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艳 《科技资讯》2011,(2):207-207,209
农村小额信贷是面向农村和低收等融资弱势群体的小额贷款形式。本文通过农村小额信贷自身的特点,探讨了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通过明确农村小额信贷群体、规划信贷商业化目标、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小额信贷商业化模式、制定长期效益风险机制、建立健全信贷双方信用制度多种组合方式,促进模式创新,从而推进商业化可持续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实现农村经济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财政支农水平提升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以市场主导的金融支农效率高于以计划主导的财政支农效率。利用川、陕、渝三地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对金融、财政支农的经济效应从农村产值、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三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的结果支持了理论假说。最后,提出应进一步优化金融支农的结构功能和制度安排,提升金融支农力度,同时扩大财政支农中生产性支出比重,提高财政支农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财政支农支出是政府为了扶持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之间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将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资金支付给农业领域而形成的支出。本文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财政支农支出规模、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以及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和方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就引入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的方式和金融创新工具,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农村领域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我国近年的实践分析,小额信贷在扩大信用社资金运用渠道;优化农村金融结构;调动了农户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农户生产能力等方面,对缓解农村信贷配给提供了积极地作用。本文从小额信贷概述、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小额信贷对农村信贷配给的作用贡献还有推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建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徐厚淑 《科技信息》2010,(33):I0403-I0403
近年来,随着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各级财政支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为提高农业综合实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作为财政支农最前沿的县乡两级财政,在财政支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在支农资金的来源渠道中,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建立稳定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是政府财政工作中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肖新成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5):103-105,117
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检验了我国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的研究结论是:为最大限度的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效率,必须大幅度增加财政支援农业资金的投入,在农业受灾之年要增加农村救济费用,适度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压缩财政价格补贴支出,这些措施应成为我国今后调整支农支出结构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财政支农补贴政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农补贴是各国为保护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而普遍采取的政策手段之一。针对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农补贴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补贴政策,遵循直接受益和简便合理的原则,增加财政补贴的资金投入,改进财政吏农补贴方式,合理确定财政支农补贴重点,增强财政补贴的支农力度。  相似文献   

9.
张志英 《太原科技》2007,(11):61-61,63
为了有效发挥农村金融的职能作用,农村信用社要用活用足国家赋予的信贷政策,扩大信贷资金来源,有效发挥经济杠杆职能,提升农金支农力度,最终实现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 ,应按照公共财政要求 ,界定支农支出范围 ,确定有效的扶持重点 ,保持对农业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支持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支农资金管理 ,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从信息经济学视角和信息不对称原理出发,对农村信贷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农村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不良后果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弱化信息不对称和降低农村信贷市场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支农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因其特殊的地位和自身的弱质性受到了特别的支持和保护.近几年,我国每年全国的财政支农投资规模都在加大,但由于资金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很低,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额财政投入、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协调使用和对农业科技进步高度重视等多方面的支农经验,对我国改进支农的政策和措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经济的主要资金来源,能够引导农业资源合理配置。随着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各类信贷机构已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其产业组织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投融资的效率水平。从产业组织角度分析农村信贷市场结构和行为的政府规制政策,及其对市场绩效的影响程度,有利于探索其发展的合理规制。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经济的主要资金来源,能够引导农业资源合理配置。随着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各类信贷机构已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其产业组织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投融资的效率水平。从产业组织角度分析农村信贷市场结构和行为的政府规制政策,及其对市场绩效的影响程度,有利于探索其发展的合理规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9年~2017年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全国和区域层面,研究了农业保险、农村信贷与乡村振兴三者之间耦合协调程度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显示:(1)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农村信贷与乡村振兴三者之间的总体耦合协调水平,从介于0.5~0.6的勉强协调发展型,发展到介于0.6~0.7的初级协调发展型.受制于农业保险、农村信贷较低的发展水平以及两者较低的耦合协调水平,农业保险、农村信贷与乡村振兴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2)从区域来看,农业保险、农村信贷与乡村振兴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一种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增强的空间格局.农业保险、农村信贷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分层现象,导致不同区域三者协调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从各角度探析不完全信息下小额信贷的运营机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孔媛 《科技信息》2009,(30):344-345
"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进程的重大问题。财政支农资金虽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支农资金在当年的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却一直停滞不前,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差距拉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保障等制度不完善、农民负担加重等问题急待解决。本文主要从宏观调控法的角度研究如何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加强配套法制度的制定,建立农村公共财政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何红霞 《科技信息》2007,(23):16-19
小额信贷于1976年在孟加拉国首先推行,近年来得到国际组织认可,并向发展中国家推荐。虽然"格莱珉银行模式"早在1993年就引入了中国,并自此成为中国大多数小额信贷机构学习的模板,但并未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微小型企业、城镇贫困人口和农户难以获得贷款,实现他们的投资机会,故发展小额信贷在我国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小额信贷的四种典型模式,并对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国情并通过借鉴国外小额信贷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发展并完善我国小额信贷的建议,包括合理定位小额信贷业务、巩固农信社在农村小额信贷中的地位、规范小额信贷公司、大力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小额信贷业务等。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协调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目前的落后状况,严重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财政实力不断壮大,综合国力明显提高。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所以,在新时期政府投资导向的转变,财政支农力度的进一步提高,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政府支农投资的重点应着重哪些领域,财政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挥职能,在此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针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的诸多问题,笔者建议: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投入力度;调整农发行职能定位,拓宽其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强化其支农作用;加快农信社的改革和创新步伐,使其真正成为金融支农的主力军;建立资金回流农村的长效机制,多渠道解决“三农”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问题;合理引导、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