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近10年承接国内外软件外包项目,陕西软件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与其它外包基地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西安市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西安市软件外包基地竞争力的政策建议,以期对促进陕西软件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李德路 《科技信息》2007,(5):22-22,3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激烈,软件产业受各国的重视。软件外包出口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存,有利条件远远多于不利条件。只要依照国家规定,苦心经营,奋起直追,将来中国一定能成软件产品出口大国。国务院18号、24号文,鼓励软件产业产业发展,本文主要对软件外包出口的市场现状,如何进行综合作用,冲破出口发展的阻力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发展对策应从提升自身素质和扩大软件企业规模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发展突飞猛进,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巨大.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是推动软件产业高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校企结合可加速软件服务外包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程,建立合理的人才培育机制、贴近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多种模式培养人才是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系统的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是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基础产业。概述了软件与信息外包服务的背景、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战略目标,并通过SWOT分析法,对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的内部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阐述和归纳,并以此为基础,从政府、企业、人才等多方面相应地提出了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宏观     
《信息化建设》2009,(7):61-62
杨学山:工信部作为软件产业主管部门将做好五方面工作;工信部:发布《2009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07,(12):27
一直以来,科技部火炬中心通过科技计划、组织创新、网络化服务和软件产业基地环境建设,支持中国软件出口工程企业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中国软件出口工程企业提高软件出口和外包承接能力,并向软件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转移,形成一支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的"国家队",使中国软件出口工程(COSEP)成为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07,(12S):27-27
一直以来,科技部火炬中心通过科技计划、组织创新、网络化服务和软件产业基地环境建设,支持中国软件出口工程企业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中国软件出口工程企业提高软件出口和外包承接能力,并向软件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转移,形成一支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的“国家队”,使中国软件出口工程(COSEP)成为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8.
软件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而被高度重视.国家先后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和《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2005年)》等一系列政策,鼓励软件产业发展。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下,各地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软件企业.成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厦门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明确将软件产业列为发展海湾型城市重点扶持的高新产业之一.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大力营造和完善软件环境.创建厦门软件园等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经过几年的扶植培养,厦门软件产业已初具规模.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厦门软件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且与一些软件发达城市有较大差距.笔者通过剖析厦门软件产业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软件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加快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珩 《科技与经济》2003,16(3):58-59
我国软件产业近年来高速发展,与软件发达国家相比,占世界份额虽然在增大,但差距明显,而又存在企业总体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差,盗版现象严重,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通过把握软件产业发展的趋势,培养软件人才,保护知识产权,拥有核心软件技术,以扩大软件产业规模,提升我国软件产业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近日,“2006上海软件外包国际峰会”的隆重召开,将业界的目光集中到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新动向之上。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上海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高达10多亿美元,其中软件出口7.06亿美元!而新出台的十一五软件产业发展规划,向人们展示了更宏伟的蓝图。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外包究竟能为中国的软件业带来什么?外包产业的方向应该如何调整?人才缺口将如何补充? 面对这一系列疑问,本刊邀请来自上海市外经贸委、中国软件协会、上海软件对外贸易出口联盟、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大海隆软件公司的五位领导专家,畅谈当前软件外包产业热点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陈玮 《科技信息》2010,(19):322-323
软件服务外包是当今世界软件产业的发展热点,近几年在我国也发展得相当迅速。对即将从事这一行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但同时对他们的专业水平,尤其计算机英语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对从业人员计算机英语的要求,结合对高职院校中计算机英语教学现状的剖析,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徐涛 《科技信息》2011,(32):255-255,257
本文分析了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发展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现状,阐述了目前高校培养软件服务人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培养适用型、国际型、复合型、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外包人才模式,以实现教育与产业对接.合作.共赢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李剑  廖璠 《科技与经济》2007,20(5):49-51
近年来,安徽软件产业飞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沿海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通过SWOT分析法,对安徽软件产业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了阐述和归纳,并以此为基础,从人才战略、品牌战略、产业联盟、融资渠道、外包业务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安徽软件产业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全球软件外包行业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为实现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详细论述了长春大学软件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校企合作办学等方面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2008级学生的就业情况充分说明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软件产业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产业,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如何在当今形式下培养出满足软件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每个软件学院发展与学科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软件人才需求分析,结合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阐述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方法,分析实践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90年代中期以后获得较快发展。据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到2006年底,中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4800亿元,同比增长23%。2007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5800亿元,保  相似文献   

17.
软件外包专业的建设直接关系到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本研究从行业的背景以及政策解读出发,分析了软件外包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软件外包专业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8.
软件产业发展与高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也暴露出我国紧缺软件人才的问题.高职院校担负着为软件产业培养输送应用型、技能型软件人才的重任,为适应软件产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立足本地,切合实际,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当前,软件行业已成为大连经济支柱产业。作为国家级示范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大连软件园经过20年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环境不断变革,但同时,随着传统外包模式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大连软件业也遇到巨大的挑战。认清行业现状,关注行业热点,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对于大连软件业突破瓶颈、巩固自身的优势,从而打造其不可替代地位,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燕 《上海信息化》2005,(10):46-49
上海的软件产业连续四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近日,27家上海软件企业获得2005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证书,占全国总量的近1/6。以微创等外包出口型企业为产业先锋;稳步发展宝信、华为、复旦光华等超亿元软件企业,铸造产业中流砥柱;并大力扶持万达、华腾.乾隆等贴近行业应用.定位于市场细分的系统集成型龙头企业。形成了软件产业协调发展的“三度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