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从探索供港食品监管模式入手,利用RFID、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一种供港食品有害物质全程溯源与实时监控模型,并给出模型具体功能模块实现方法,对食品供应链各环节中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溯源与监控。该模型可为监管机构供港食品风险控制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内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RFID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关注.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PS、GIS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在食品追溯的基础上实现供应链的监管,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供应链跟踪.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监管主体不统一、各类信息“孤岛化”和缺乏全过程监管等现状,提出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点,保障食品安全。 通过国内外文献的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发现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将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原料供应、食品加工、运输和销售全过程的海量数据聚合在一起,形成有效、实时的大数据,有效进行食品风险管理和食品供应链管理。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管理,实现食品安全源头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全程监控的监管目标。 云计算可以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全过程的大数据高效分析,且无时间、地点限制,云计算还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信息“孤岛化”问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应用中的不断融合 和全面推广,不仅能够进行事后的被动追溯,还能够实现事前、事中的主动管理和全天候监控,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吕颖 《科技信息》2011,(18):I0216-I0216
将RFID技术用于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有利于彻底实现“源头”食品追踪和食品安全科学化、透明化管理。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危机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从整个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养殖种植、食品加工、食品冷藏、售后溯源等环节出发,综合运用ZigBee、RFID、Android等物联网应用技术,分析并设计了一种食品溯源系统,实现了对食品供应链全过程的场景模拟。  相似文献   

6.
民以食为天,当今食品安全屡屡爆光,反映出食品安全监管的缺失。以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中的应用为背景结合衢州特产柑橘,系统对柑橘在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的关键信息进行采集;应用RFID的电子标签进行存储,通过读写器,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库中;在应用层设计合适的用户程序界面;实现对衢州特产柑橘质量安全的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浅析RFID技术在奶粉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映娜 《广东科技》2011,20(14):83-84
本文浅析RFID技术,并介绍了RFID技术在奶粉供应链中的应用,以及我国政府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过RFID技术在奶粉供应链联合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食品供应链溯源系统中,数据采集和记录的机构相对独立,存在着数据易受篡改、主体间信任等问题,架构了区块链赋能牛肉供应链可信追溯模式,设计基础信息维护、生产管理、智能合约、溯源管理模等核心信息管理模块,通过数据信息将资金流、牛肉商品流和物流紧密整合在一起,并利用HTML+CSS+JavaScript+mysql搭配Hyperledger Fabric技术实现了溯源系统的设计并模拟使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溯源系统基本可以实现从牛肉养殖到销售的实时跟踪、追溯和监管,提升牛肉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区块链技术具有公开透明可验证、不可伪造篡改、可跟踪溯源等特性,能够有效优化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浙商银行的应收款链平台、中国宝武的"通宝"平台为例进行分析,它们的共同点是有能够支持对核心企业信用进行分享的"通证(Token)".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授信对象范围较窄、对信息整合有局限、交易过程监管困难等问题.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如开放性、去中心化、可溯源、智能合约等,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应用的核心部分是基于底层技术实现通证的应用,通过联盟链发放该链独有的通证,将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通证化,区块链技术及通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中的痛点问题,对传统供应链金融进行改造升级,把我国供应链金融引导到新的阶段.区块链传递核心企业信用,更好地实现信用穿透,建立更完善的信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射频识别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在食品安全信息溯源方面的发展与应用,以及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从技术与性能等方面对RFID和条码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了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信息跟踪与溯源、质量管控和生产过程优化等方面的典型应用,并结合我国RFID与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技术的应用实际,提出了食品安全溯源的关键技术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企业向消费者发送食品溯源信息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企业向消费者发送食品溯源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精炼贝叶斯Nash均衡进行求解。研究发现,"优质"企业向消费者发送足够的食品溯源信息便能实现其与"劣质"企业的分离均衡,"次优"企业则需要发送过量信息才能够取信于消费者,实现分离均衡,而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有利于发挥溯源信息发送的信号作用,实现"柠檬市场"向"优质市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随着食品安全监管进入大数据时代,基于海量的食品安全数据,监管方式正发生智能化变革。基于科学的食品安全问题定位,食品安全监管由分段监管、人工监管、以罚代管、事后监管、主渠道监管向全产业链监管、循“数”监管、全方位监管、事前事中监管和全面监管转变,而这种转变的推进急需智能化监管机制的支撑,包括智能化的责任交接机制和智能化监管机制,以及包括智能化问题发现和可视化链条合成。  相似文献   

13.
可追溯性是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原则,介绍了一个基于二维码与云计算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介绍了二维码技术和溯源理念,然后通过现场调研对溯源流程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功能和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对消费者体验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详细阐述了溯源信息的采集、传递和最终展现,并对溯源系统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刘启强  何静  祁姗姗 《广东科技》2014,(12):211-213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就具备了较为系统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其机制也较为成熟。对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现状进行对比研究,希冀通过对国外成功经验的梳理,为国内食品安全溯源和监管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优势,提高供应链信息化水平,设计开发了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和物联网的供应链原型系统。借助物联网中的二维码、RFID和NFC实现供应链各主体数据的自动化上传;利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完整保存了整个供应链各主体的数据,保证了数据公开透明、可追溯且不可篡改,同时兼顾了隐私数据的加密保护;并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数据查询功能。通过这些优化和改进,使供应链系统更加自动化、更加安全可信,便于监管溯源。  相似文献   

16.
庄嘉良 《科技信息》2013,(17):91-91
为了提高大型动物肉类食品的安全性,将动物的虹膜识别技术引入食品供应链管理中,构建基于虹膜识别的动物肉类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达到大型动物肉类食品安全信息查询及出现安全问题后的个体溯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合理评价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和微生物等危害物在粮食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综合风险,在分析全国26个省份粮食加工品抽检数据及其他多维度数据基础上,兼顾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优势,从统计特性、抽检特性和调研特性三种互补角度构建多维层次风险指标体系,实现大量异构数据向量化风险指标转变;继而应用关联规则挖掘各指标间内在关系,实现各指标权重分配,构建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实现多维数据驱动的粮食供应链危害物风险评价和优先程度排序。希望为监管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抽检策略、确立优先监管领域和分配风险监管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0月23日,由广东省和一优粮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一优粮")与蚁米控股公司联手打造的国内第一条粮食流通和安全溯源联盟链(以下简称"粮通链"),在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发布。作为"区块链+粮食产业"的创新平台,该项目将实现区块链的食品溯源、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等功能,通过建立全流程数据共享,从根本上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优势,提高供应链信息化水平,设计开发了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和物联网的供应链原型系统。借助物联网中的二维码、RFID和NFC实现供应链各主体数据的自动化上传;利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完整保存了整个供应链各主体的数据,保证了数据公开透明、可追溯且不可篡改,同时兼顾了隐私数据的加密保护;并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数据查询功能。通过这些优化和改进,使供应链系统更加自动化、更加安全可信,便于监管溯源。  相似文献   

20.
黄强  陶健 《科技信息》2012,(23):54+100-54,100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暴露出监管技术的不足。本文首先从食品安全监管技术发展现状出发,阐述食品安全监管在技术上的不足,然后分别介绍商品条形码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工作原理,最后以物联网技术在生猪食品安全监管上的应用为例,说明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应用前景,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