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受到了严重破坏,本文以江门市历史街区保护为例子,分析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意义,研究探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方法。做好历史街区的保护和规划的关键,是提高对历史街区的认识,认真学习,研究保护规划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文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保护区在城市改造中应注意保留街区的人文色彩.如果街区建筑采用全部拆旧建新的方式,可能出现两个问题:一,仿传统建筑的新建四合院雕梁画栋影响原街区的建筑风格;二,巨额建筑费用,必然使街区更换新主人,通过原住户表现的老北京风俗也会人去物失.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应考虑以房改加危改的形式,修缮原建筑,保留部分老住房户,政府着重做好街区规划,解决市政设施建设,居民和单位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外迁或留住,留在文化保护街区的单位和居民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共同营造本区域的人文色彩,通过法律的形式把保护规划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3.
探索现阶段保持户县历史街区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拼贴城市"理论对户县历史街区空间肌理进行整合优化.结果表明,运用"拼贴城市"的技术手段,能够使户县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得到修复,地域特色得到传承,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得到协调与连续.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过程中,运用"拼贴城市"理论和手段,对保护传统建筑形态、特色街巷和整合街区内的历史要素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彭俞华 《科技资讯》2007,(12):198-199
本文通过对历史街区保护基本内涵和规划中存在问题的阐述,从5个方面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措施,强调街区传统文化生活保护的重要性及体现历史街区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历史街区是城市的身份象征和文化归属,保护历史街区,弘扬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对每一个城市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该文以探索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为目的,通过对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及街区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规划思路,解决历史街区的复兴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昊  岳婷 《甘肃科技》2014,(11):3-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张掖市正在经历从传统向现代化快速转型的过程。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保持城市的整体活力不断加强,如何将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得以保留,有必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以张掖市文庙巷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为例,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从遗址保存走向文化再生的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改扩建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经常是拆除旧有建筑,重建新"文物",使得城市特色逐渐消失,变得"千城一面";如何保留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成为城市建设中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以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为出发点,通过问卷调研及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比分析台北市与喀什市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过程中的异同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适用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贾鑫  刘今 《科技咨询导报》2010,(28):138-138
通过对北关街现状的深入调查和分析,追溯其历史文化渊源,采取以风貌型保护为主,尽量保持街巷原有格局,改善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续历史街区风貌,探索出对历史街区的实施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至今仍然保存着很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城市。在城市向着现代化迈进的巨大潮流推动下,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城市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关乎在城市更新中实现城市空间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越来越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规律入手,通过调查研究、资料搜集,结合哈尔滨历史街区的现状,描述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特点,研究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历史街区"主题公园"保护更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是民族传统、自然禀赋和地域文化的富集地区.研究显示,历史街区面对现代与后现代双重发展语境,选择旅游产业主导下的“主题公园”模式作为保护更新策略,缓解了复兴的资金压力,保护和延续了地域文化传统,但也出现了商品化、戏仿化和碎片化等物质表征.究其原因,是“主题公园”式的保护更新模式将历史街区纳入了资本循环的社会再生产逻辑,将作为生活场所的历史街区变成了市场商品.其真正动力来自于资本借助消费过程从传统生产领域跨入日常生活范畴,最终建立了时空结构本身的集体生产与消费模式.因此,三峡库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的核心是维护自然的时空结构,除了保护历史街区的物质形态,还应该保护街区传统日常生活,并以案例说明通过保护社会关系网络达到维护日常生活形态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天水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从古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着手,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既要保留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同时也要对街区现代化设施安装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指导,既要保护古建及街区的完整性,同时也要满足生活的便利性和开发的经济性;应该加强古建管理者和历史街区居住者对古建及传统民居的科学认识,要修旧如旧;加大文物管理部门的建设审批权限,以文物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指导老街区及其周边的工程建设,保证新建建筑物不影响不破坏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对宗教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既要注重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也要注重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娘子关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研究,比较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新农村规划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对娘子关村现状保护与更新中出现的问题及保护规划制定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历史街区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下应该以更新促保护,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4.
在对历史街区的现实问题的探讨中,思考如何进行保护的方式.将历史街区的保护和经济效益并行考虑,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提出了实现循环保护的措施.从而对洛阳历史街区的保护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护扬州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空间格局,文章采用问题分析法和纵横比较法,分析街区特色,针对街区现状,建立合理的保护框架,提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并建议历史文化街区应发掘自身特色,构建合理的保护框架,促进街区的活力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城镇是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载体,反映着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城镇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无可避免地经历着新的变化,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文化街区的历史真实性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贴着现代化标签的毫无历史文化底蕴的"新生代面孔".在现代化建设中,为了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整体的独特风貌并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如何有效地、合理地开展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和发展工作,让历史文化城镇能和谐健康的发展是城市管理者和规划师们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7.
城市历史性商业街区 ,是反映城市历史发展脉络、展示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居民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旧城市的改造与更新 ,大量富有历史氛围与传统气息的历史性商业街区受到很大破坏。文章从城市设计的角度 ,在简要阐述商业街区的现状与相关理论、分析其社会文化结构及空间类型的基础上 ,探讨对城市历史性商业街区进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街区既有文化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对于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要有综合的观点,以保护为旅游开发的前提,以旅游开发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开封是七朝古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根据开封的具体情况,应将开封市历史街区保护划分为重点保护区、风貌控制区、风貌延伸区和环境协调区四个层次,可构建露天建筑博物馆,开展宗教文化游、红色旅游、古都风情游、传统商贸街旅游等活动,使开封历史街区旅游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化,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9.
大同市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章分析了大同古城历史街区的价值、现状及当前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保护的措施和具体方法力图最终达到保护--保存、保护--利用、保护--发展三者的协调,从而全面、完整地保护好古城的历史及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鲁南文化、运河文化、大战文化三大文化遗产,是南北文化交汇之地,是由文物古迹、历史遗存和历史街道构成的明清时期的重要城市文化遗产;在现阶段的保护和开发中,采取了修旧如旧和整体保护的策略,以"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大战故里"作为城市营销名片,激发了城市魅力、盘活了历史资源,并成为了海峡两岸首个交流基地;针对台儿庄古城的历史和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激活资源、挖掘内涵、增加文化体验的发展策略,并强化营销古城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