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背景下,平台模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区别于一般的价值共创活动,是由平台企业主导,生态系统各利益相关者通过竞合互动和资源整合而共同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现有研究缺乏从理论逻辑、研究重点到发展趋势的系统性回顾.本文首先对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界定,对关键因素和过程机制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按照平台生态系统竞合关系、平台生态系统协调治理、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三个主题对现有研究进行述评;最后,结合平台生态系统动态化、网络化特征、不确定环境和数字化背景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显著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及其经济绩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绩效的概念模型,并以调查问卷获得的302家工业企业信息为样本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工艺创新会通过技术升级(绿色产品创新)的中介效应来改善其经济绩效。技术的不确定性对绿色工艺创新与绿色产品创新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市场的不确定性对绿色产品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反之不成立。同时,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边界,只有在这个边界范围内才具有调节作用。上述研究对于深化绿色技术创新过程认识及政策设计优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户部分多归属条件下双边市场平台纵向一体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行业中,平台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日益成为理论与实践关注的焦点。在考虑平台竞争且消费者部分多归属的情况下,平台与企业用户纵向分离时,平台对企业用户收取的接入费始终为正,而对消费者收取负价格,且平台利润高于互补品企业的利润。通过引入表示平台企业提供的基础产品与企业提供的互补品之间互补程度的参数d,在Hotelling两阶段博弈框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双边平台的纵向一体化对平台价格结构、市场份额以及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台间存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平台与互补品企业之间互补程度较低,则平台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后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与纵向分离相比,基础产品市场份额减少但利润增加,互补品的定价及市场份额更高。上述研究结论分别在多个行业案例中得以印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经典“任务-平台”关系设计(task platform relation design, TPRD)中忽视了指挥控制(command and control, C2)组织所处战场环境不确定性的不足,研究了更符合作战实际的不确定性下C2 组织结构的“任务-平台”关系设计(task platform relation design under uncertainty, TPRDU)问题。考虑了使命成功不确定性、使命执行时间不确定性和平台的能力损耗不确定性,建立了以使命成功概率(mission success probability, MSP)最大为目标的机会约束规划模型。设计了用于求解该模型的分散搜索(scatter search, SS)算法,该算法在生成新解时采用平台冗余设计(platform redundancy design, PRD)策略。最后的计算实验表明了TPRDU问题的实际意义和分散搜索算法的有效性,并验证了PRD策略对MSP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平台企业脆弱性爆发导致平台参与者退出平台面临履约或违约的两难抉择,进而制约网络效应实现,严重影响平台生态系统发展的问题,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平台互补商和平台客户间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引入环境约束、关系嵌入以及资源约束等平台企业脆弱性影响因素。探讨其对平台参与者间履约策略选择的影响,并对各参数的演化结果进行实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平台企业脆弱性增大促使双方迅速向违约方向演化;高平台企业脆弱性下,系统演化对超额收益、总成本和违约成本的变动敏感,降低互补商总成本分担系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平台参与者选择履约策略,而客户总成本分担系数、互补商和客户的超额收益分配系数变动已不能使系统演化至均衡。因此,降低平台企业脆弱性,增加超额收益,降低总成本以及互补商总成本分担系数,加大违约成本等措施,均有助于平台参与者的策略选择由“违约”转向“履约”,最终推动平台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平台与互补企业之间的排他性行为日益增多,排他性行为所引发的问题逐渐显露,因此政府加大了对排他性行为的管控力度.综合考虑网络效应与溢出效应的作用,运用Spokes模型在排他性网络下构建平台与互补企业的两阶段博弈模型,探讨平台产品与互补产品的排他性行为对平台企业创新投入与定价的影响,并与非排他性网络情境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排他性网络下,平台与互补企业的创新决策均衡状态随不同条件变化发生转变.在单个平台与互补企业进行创新投入时,网络效应与溢出效应对创新投入均有促进作用,选择创新投入的平台与互补企业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在一定条件下,未进行创新投入的平台及互补企业将被激励进行创新投入;当所有平台与互补企业均进行创新投入时,仅溢出效应对创新投入有促进作用,此时企业的均衡利润低于均不进行创新投入时企业的均衡利润,企业将陷入创新投入的“囚徒困境”.与非排他性网络相比,排他性网络下的企业创新投入更少、平台定价与企业利润更高.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平台企业的排他性行为动机,分析排他性行为对平台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对平台监管与反垄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投资、激励机制设计和组织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信息技术项目特点,认为项目再发展研究对项目价值、项目费用非常重要;认为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用户和发展商有效地投资,是“提高项目价值,减少费用”的重要手段.本文深入分析了激励机制、再发展研究投资和项目实施的组织形式及相互关系,研究了用户、发展商“双赢”的谈判结果.可以得到三点结论:(1)利润共享机制激励下或/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用户、发展商投资不足,项目价值次优.(2)私有信息共享情况下,有助于增进投资.(3)利润分配规则,决定用户和发展商投资,决定项目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经济带边界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飞  陈修谦 《系统工程》2004,22(12):101-104
通过阐述界定高速公路经济带边界的意义引出问题,继而构建了基于时间和运费的边界模型,最后对模型做了实证探讨,对于深化高速公路经济研究和拓展区域经济分析有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界壳论—研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边界的一种新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系统边界研究的新理论-界壳论的总体特征及其方法论。作者认为,作为生态经济建设的一项基本工作,利用界壳理论研究系统的边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边界域的知识粗糙熵与粗集粗糙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知识粗糙熵表征了知识整体的统计特征,是总体的平均不确定性的量度,知识和粗集的不确定性值被放大。从Pawlak拓扑的角度,给出了一种基于边界域的知识粗糙熵新定义,并修正了粗集粗糙熵的定义,集合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边界域来描述,能更精确的度量知识不确定性;证明了知识粗糙熵和修正后的粗集粗糙熵都随着信息粒度的变小而单调减少等重要结论。最后,通过弹簧振子系统定性仿真例子,结合定性推理技术,构造属性约简的启发式算法,消去定性描述中的冗余,获得了其系统的定性微分方程,说明了粗集理论在定性推理与定性仿真技术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商业模式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商业模式研究的发展进行梳理与剖析,对文献样本进行基本统计和共引网络分析.结论表明,商业模式研究的最新热点集中在商业模式的分析诊断和创新设计,并提出理论研究定量化、应用领域广泛化和市场研究信息化这三大未来的研究趋势.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论对商业模式的学术研究和企业界实践应用均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互联网+"蓬勃发展、环境日趋动态的背景下,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迫切性均与日俱增,但其过程通常充满困难与挑战,表现出一种维持现有结构稳定的刚性.基于商业模式刚性,构建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多轮实验比较.在环境、认知、资源因素影响下,两类企业的商业模式刚性存在不同演化趋势,进而对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系统性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提法是一种外在"标签",商业模式创新并不存在无法逾越的"基因"障碍,从而为两类异质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概推性启示:传统企业需要清醒认识市场边界的动态性并优化冗余资源结构以管控商业模式刚性;互联网企业在必要时需要适当"减速",避免未吸收冗余资源被无谓消耗后导致商业模式刚性增强,影响后续的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3.
"区块链+"商业模式赋能企业实践意义重大,但缺乏系统定量的综述指导.文章以国内外文献数据为来源,结合描述统计、合作分析、共现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等路径,探索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挖掘未来研究走向和演化趋势.研究发现:1)国内外研究起步较晚,但研究态势喜人,国内研究独著现象明显,国外研究合作脉络深远;2)强调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融合,有效赋能商业模式创新研究;3)国内外研究差异显著,国内聚焦金融领域研究,国外探索多行业商业模式创新和颠覆研究.最后构建了"区块链+"商业模式研究框架.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结论对"区块链+"商业模式的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均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4.
子母战斗部系统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块化软件设计思想,利用Visual C++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了子母战斗部多种模型算法模块、数据库模块、可视化界面模块,建立了一种具有通用性和易扩展性的子母战斗部系统仿真平台。在该平台上对某子母战斗部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平台性能可靠、结果可信度较高。子母战斗部系统仿真平台的建立,为子母战斗部系统的研制、开发提供了数字化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协同仿真平台中模型信息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型及相关文档是产品协同开发过程中重要的设计数据,对模型信息的有效管理是协同开发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本文分析了轿车产品协同仿真平台中建模过程的特点与模型信息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型信息多维管理技术,研究了其基本原理及实现机制,最后介绍了该技术在协同仿真平台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跨市场网络效应和双边平台特性下,建立序贯博弈模型,研究平台进行业务拓展时的定价策略.研究表明:1)平台定价策略受用户基础、交叉网络外部性和跨市场网络效应的影响.平台对新业务中与原业务存在跨市场网络效应的一边用户不收费,对新加入的一边始终收取会员费.平台对原业务两边用户是收取会员费还是进行补贴依赖于交叉网络外部性和跨市场网络效应的关系.2)平台原业务利润随着跨市场网络效应的增加而减小,新业务利润随着跨市场网络效应的增加而增加.3)平台原业务用户基础总是有利于总利润和新业务利润的增加,而用户基础对原业务利润的影响还依赖于交叉网络外部性和跨市场网络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标毁伤评估数字仿真平台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战场目标毁伤数字仿真平台系统。采用组件化软件设计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基于COM(组件对象模型)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分布式应用系统,为弹药毁伤威力和目标防护及生存能力研究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数字仿真平台。并在此平台上研究了动能弹对装甲目标这一典型弹靶系统的毁伤评估问题,运行结果表明该平台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均较高,评估结果也具有较高地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基于社会资本互惠互换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地方政治关联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资在二者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低成本战略作为调节变量弱化了研发投资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对地方政府而言,不要仅仅关注GDP增长而给企业施加太大的压力,而应该给企业提供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平台.另一方面,企业在与政府建立关联之后,应利用好从政府手中获取的稀缺资源和便利条件,投入到创新项目之中,为企业带来新的转变,这才是资源的良好利用.低成本战略是不利于产出创新成果的,企业不要一味地追求低成本高利润的经营模式,在长期计划部署上做出更多关于创新产品的规划.  相似文献   

19.
通过扩展人力资源柔性定义丰富了人力资源柔性研究的场景,系统性构建了人力资源柔性与金融机构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进一步解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人力资源柔性对企业组织绩效影响过程中的“黑箱”问题。通过系统性构建人力资源柔性与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影响关系模型,提出并验证人力资源柔性是人力资源实践影响业务创新的一个重要自变量,业务创新的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在影响路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介变量的角色定位非常突出,环境的复杂性也调节人力资源对业务创新的作用,为探讨对组织绩效影响的路径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