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赵国升  刘伟  张春英 《松辽学刊》2008,29(3):133-134
采用相转移催化法,用1,3-二(溴甲基)苯和对甲苯磺酰胺合成了N,N′-二对甲苯磺酰基-2,11-双氮杂-[3,3]间苯环番.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以甘氨酸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与C60反应,首次获得了一种新型的2-(4-甲酰基苯基)C60吡咯烷衍生物.通过核磁、质谱、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该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确认,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微分脉冲伏安法对其进行性能测试,表明该物质具有良好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苏氨酸、对苯二甲醛及C60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恒温(90℃)反应24 h,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利用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以及质谱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初步推断该产物为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其分子式为C60(C11NH13O2),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了该物质的光学及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从胆甾醇出发,通过3-羟基保护、三氧化铬氧化、7-羰基的官能团转换和3-位羟基去保护,合成得到五个3-羟基-5-烯-7-取代含氮甾体化合物,它们分别为:3-羟基-胆甾-5-烯-7-甲氧肟醚(5)、3-羟基-胆甾-5-烯-7-苄氧肟醚(6)、3-羟基-胆甾-5-烯-7-氨基硫腙(10)、3-羟基-胆甾-5-烯-7-氨基腙(11)和3-羟基-胆甾-5-烯-7-腙(12)。  相似文献   

5.
4-吡啶苯甲酰肼(1)与芳香醛缩合得到酰腙(2a~2h),而后2a~2h与丙酸酐环合,以良好的收率合成出2-芳基-3-N-丙酰基-5-(4-吡啶基)-1,3,4-(口恶)唑啉类衍生物(3a~3h),并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对3a~3h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的抗菌试验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金属盐Zn(CH,CO2)2·2H2O与2,4-氨-6-(2-吡啶)-1,3,5-三嗪(daptz)配体通过混合溶剂挥发法合成了单核锌配位化合物[Zn(daptz)2(CH3COO)(CH3CH2O)]·2CH3OH,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二甲基二氯化锡与双2-羟基-1-萘甲醛对苯二甲酰腙反应,合成了二甲基锡双2-羟基-1-萘甲醛对苯二甲酰腙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铋(Ⅲ)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配合物的生成及其生成条件,测定了各级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吸光系数,考虑了各级配离子百分组成的变化对摩尔吸光系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准刚性环化合物2,3.二氢-9,10-二羟基-1,4-蒽醌(DHHA),并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确定了结构.循环伏安实验表明DHHA在玻碳电极上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在加入DNA后,其氧化峰电位出现了正移,且峰电流出现了明显的降低,表明二者的作用模式可能为沟槽结合,当DNA浓度处于9.0×10-6mol/L-4.5×10-5mol/L之间时,DNA的浓度与氧化峰的电流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所以,在此范围内可以对DNA进行定量检测.计时库仑实验、微分脉冲实验以及紫外.可见光谱实验都进一步证实DHHA与DNA的相互作用,且它们的作用模式可能为沟槽结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新型功能性的咔唑二羧酸配体——9-乙基-3,6-咔唑二甲酸(L1)的合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表征,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和单光子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好的紫外吸收和单光子吸收荧光效应.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二种新的5-取代1,10-菲咯啉化合物phen-NHCO(CH2)nBr(n=9,11),它们是高效的分析化学试剂、钌(Ⅱ)类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活性材料的配体.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确证了其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统计缩合法合成了2种新型两亲性3∶1不对称酞菁锌,1-(对羟甲基苯氧基)-六烷氧基酞菁锌(RO)6(HOCH2phO)PcZn(II)(R=n-C4H9;n-C5H11),并用UV-Vis光谱、元素分析、IR光谱和TOF-MS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考查了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测定并研究了它们在DMF,DMSO及DMSO与H2O的混合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统计缩合法合成了三种含异硫氰基3∶1不对称酞菁锌配合物(RO)6NCSPcZn(II)(R=n-C4H9;n-C5H11;n-C10H21),并用UV-Vis光谱、元素分析、IR光谱和TOF-MS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测定并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4.
在Reid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对Vilsmeier反应作了进一步改进,以硫化钠代替使用,贮存均不便的硫氢化钠分解Vilsmeier盐,以较高的收率获得一系列的3-硫代甲酰基中氮茚(硫醛),测定并研究了3-硫代甲酰基中氮茚(硫醛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质谱,归属了主要谱峰,探讨了它们随化合物结构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初步分析了薄叶红厚壳药材的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薄层色谱法(TLC)、紫外吸收光谱法(UV)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的图谱研究.本法简单,可靠,既可作为薄叶红厚壳质量控制标准,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掺氮类金刚石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红外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俄歇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拉曼散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红外椭圆偏振光谱等设备,对射频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掺氮类金刚石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红外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薄膜中氮含量随工艺中氮气/甲烷流量比的增加而增加并趋于饱和.光谱中CH键吸收峰(2859~3100cm-1)逐渐消失,而且CNH键(1600cm-1)、C≡N键(2200cm-1)和NH键(3250cm-1)对应的红外吸收峰强度随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拉曼散射中G峰向小波数方向位移和峰值展宽的现象说明薄膜中形成了非晶的氮化碳结构,与原子力显微镜显示的薄膜中富氮的非晶纳米颗粒相对应.偏振光谱分析认为,富氮纳米颗粒的存在导致了薄膜在红外波段折射率由1.8降低到1.6.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空气中经紫外光辐照前后的聚(甲基环己基硅烷)(简记为:PMCS)溶液或膜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随着紫我光照时间的增加,PMCS溶液和膜的荧光光谱峰位依次蓝移,荧光强度依次降低,并用GPC,XPS及IR光谱研究了在空气中经紫外光辐照前后的PMCS溶液或膜。结果表明,其荧光光谱峰位蓝移及荧光强度降低,与聚硅烷发生了光降解和光氧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邻苯二甲硫基二乙酸和过渡金属铜(II)、镉(II)、镍(II)配合物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ICP发射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差热热重分析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与金属的比例为1:1,硫参与了配位。对配合物进行了荧光性能的研究,紫外荧光光谱显示它们无荧光性。一系列的研究说明:刚性杂环直接连硫乙酸是搭建新型材料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Tb3 掺杂比例的莫来石发光材料,经XRD结构分析表明,材料为Al6-xTbxSi2O13固溶体(x=0.02~0.12),随着Tb3 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的晶格有膨胀的趋势,通过材料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确定了材料的最佳组成。  相似文献   

20.
广义Fibonacci超晶格的能谱性质—准周期Krnig-Penney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准周期Krnig-Penney模型,对广义Fibonacci超晶格的电子态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能谱具有类似康托集的结构,即能谱具有自相似性质,且能隙在谱中稠密分布。对以S_l块为单元胞的周期性结构,电子能谱具有似块状周期性能级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