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由于实验条件较差等方面的因素,大多数学生学完课程后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不能灵活应用,而本文所述的单片机实践教学系统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系统的设计立足于教学大纲,能完成标准51核单片机及51增强核单片机的各种实验——键盘扫描、A/D转换、D/A转换、LED显示、LCD显示、PCA以及I^2C、SPI、UART各种串行总线;能满足现行教学中各种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测量气体绝热指数的智能仪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用单片机控制的新型测量气体绝热指数智能实验仪.该智能仪器的硬件核心部分是MCS51单片机,外围电路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键盘和LCD显示模块等四部分.传感器将压力、温度转换成电学信号,A/D转换器对这些信号进行数字化转换,单片机对采集的压力和温度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再送入具有图形和文字显示功能的LCD显示模块,实现对压力和温度的实时显示.键盘电路完成实验人员对仪器的设置和操作.单片机程序设计使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便于以后对实验装置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大型仪器,往往操作简便,但原理及数据分析复杂。大型仪器教学在于让学生获得将大型仪器应用于自身科研课题中的能力,通过展示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使不同知识背景和科研领域的学生获得将大型仪器分析技术应用于自身的研究。目前高校大型仪器实验课程教学中,往往侧重于实验操作的培训,而理论课也侧重于原理教学,导致学生对数据处理和仪器应用能力缺乏。针对这种现状,笔者以色谱-质谱连用技术的教学为例,经过探索和尝试,提出采用体验式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提升学生将所学大型仪器应用于科研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自制设计了一种MCS-51单片机接口实验板。利用它可以做存储器扩展、并行I/O扩展、串行通讯、A/D转换、D/A转换、键盘、LED显示、打印等多种单片机接口实验,弥补了传统的单板单用的不足,给出了其硬件组成及各种接口说明,并列出了实用主程序和接口子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5.
提出智能仪器与仪表课程的改革措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试改革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目的是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后的智能仪器与仪表课程教学,以实际应用的智能仪器与仪表组织教学内容,以构建具有特定实用功能的智能仪器与仪表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智能仪器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及设计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陈颖  林育兹 《实验室科学》2013,16(1):173-175
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智能仪器设计课程的能力培养结构,并应用“案例教学法”创新智能仪器设计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新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实施互动式教学,拓展仿真教学、加强团队实践训练和开展启发式教学等五个步骤,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培养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基于TMS320C6713的DSP芯片,拥有2.4GHz传输频率的软件无线电实验系统。该系统由核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A/D,D/A转换器、收发信机三部分组成。由于该平台核心数据处理能力最高可达2400MI/s,收发频率高达2.4GHz,因此可以仿真大多数现有的编译码和调制解调算法。特别是其灵活的设计理念给实验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实验平台。最后,文章以通用数字调制设计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培养高师学生教学能力的必要性,介绍了热学课培养学主教学能力的教学改革实验的具体做法,两轮实验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说明:该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教学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促进了热学知识的学习。最后分析了实验成功的原因,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将仿真教学手段引入仪器分析实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昊  张犁黎 《科技信息》2009,(27):144-144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作为仪器分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培养化学化工相关专业的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正确使用分析仪器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国内大部分高校在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在仪器分析实验中引入仿真实验手段,可以针对性地拓展教学内容,节约教学成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同时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水平。并对仿真教学的实施步骤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仪器短缺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自制教具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消除初中学生对实验的恐惧心理,而且还能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荣军 《科技资讯》2009,(24):201-201
本文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然后以A/D转换接口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应用技巧,最后强调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对智能仪器课程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及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探索:引进案例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在保证系统基本架构完整的基础上,实时更新扩展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专科的几门基础课程中,《高等代数》的内容较为抽象,特别是习题难做。学生初学《高等代数》,遇到一些稍难的题目,往往不知该如何下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控探索能力,指导学生依据题目的题设条件及结论,结合所学的公式、公理、定理、性质等,从不同方向与角度去分析与思考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措施。为此,本文就《高等代数》的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点浅见。一、考虑特殊值,引导学生观条例1:对任意n阶矩阵A和B,都有*B-*A一1[分析]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就如何推进该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建立全新教学体系进行探索,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和设计了一套基于USB2.0总线的智能实验系统,此系统采用了EZ—USB—FX2为主接口芯片,采用了AD7874为A/D转换芯片,具有多路采集和速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校普遍单独开设A/D转换实验和D/A转换实验的现象,提出了一个集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为一体的综合数字电路实验。实际操作,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效果表明该方案改变了传统单一实验的验证性,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达到了解知识体系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数据采集系统芯片ADμC(Microconverter)将模数转换器A/D、数模转换器D/A与单片机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大大简化了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本文介绍了美国ADI公司ADμC824的原理、功能和应用。采用ADμC824设计并实现了高精度的A/D转换采集板,有效分辨率达到稳定18位。阐述了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了提高A/D转换精度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需要注意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型尿液分析仪的研制要点。该仪器增加了比重、白细胞和维生素C3种成分含量的分析功能,为诊断提供了更多的检查数据。该仪器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综合运用光学滤波、数字滤波、高速高精度A/D转换、参考试样校正等方法,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9.
教学模型在工程制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模型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建立形体的概念,增强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采用协同教学设计理念,基于Java3D和Java Appletd等技术,充分考虑网络虚拟交互式教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工程制图课程的网络虚拟实验系统。该系统是教学过程优化的一种崭新手段,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工程制图实验教学的缺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工程制图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OMAP3530微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设计了智能全站仪,可实现距离和角度测量、参数设置及数据管理等功能.为提高系统野外续航能力和显示效果,采用TLV0832微处理器设计了双电池供电和双LCD显示硬件电路.在分析Linux 2.6.29的SPI同步串行接口驱动运行机制和驱动接口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Linux 2.6.29的内核配置SPI驱动方法,针对TLV0832的A/D转换时序和TLV5626的D/A转换时序,设计相应的测试程序并实现了双电池显示和双LCD背光控制功能.本文设计可为全站仪GUI应用程序调用底层驱动及其他户外仪器实现双电量显示与双LCD背光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