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群众舞蹈中的少儿舞蹈普及教育最终目的不是创造节目,而是创造人。孩子,才是我们群众舞蹈的真正好作品。正确地认识群众舞蹈中少儿舞蹈普及教育的特殊性,研究目前的少儿舞蹈培训方法是我们群众舞蹈活动中少儿舞蹈普及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张守华 《科技信息》2008,(22):161-161
音乐是美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音乐欣赏课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也要用新的方式来思考如何让高校音乐欣赏课更能为广大学生热爱,达到美育的效果,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高雅音乐和正确对待流行音乐。从而使音乐欣赏课在提升大学生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提高修养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最富情感的艺术课程,通过情感的体验,使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它具有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4.
徐佳路 《科技资讯》2007,(7):242-242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已经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而音乐教育在素质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对音乐欣赏课的深层次理解,探讨了音乐欣赏课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已经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而音乐教育在素质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对音乐欣赏课的深层次理解,探讨了音乐欣赏课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幼儿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良好手段.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素质、思想品质、智力开发及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教育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文章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欣赏课的整合所带来的教学优势,亦对如何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音乐教学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民俗舞蹈是指传统民间风俗舞蹈,是因民族意识而形成的现象.社区舞蹈是指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迎合社区生活的文化现象.双方文化的现实差异与如何弥合的问题是“文化嫁接”提出的前提,此前提期许农村与城市之间可以通过社会群体结构方面与思想文化方面的嫁接实施,经由第三方舞蹈院校机构的参与生成,使民俗舞蹈能够进入城市社区以促成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的有效建立.鼓子秧歌舞蹈经由专业人士的改造而在社区广为流传,是个成功的嫁接例子.  相似文献   

9.
庄庆雪 《科技资讯》2007,(17):118-118
由于欣赏课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十分尴尬。曾经有欣赏课上成专业讲座、讲艺术家的故事课、幻灯片放映课、自习课等等。事实上欣赏课的关键是吸引学生参与欣赏,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因此我们只要抓住美术欣赏课的特点:①直观性;②质疑性;③视觉性。不但难题不攻自破,还可“张扬”美术欣赏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朱爱芳 《科技资讯》2007,(21):163-163
舞蹈是综合了文学、绘画、和音乐艺术要素而成长起来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我国老一辈著名舞蹈艺术家吴晓邦曾指出:[1“]舞蹈是综合了文学、绘画、和音乐这三种艺术的要素而成长起来的一种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综合性艺术。正是这种有机的综合,创造了舞蹈艺术的独立性,并且完整的表现了他的特殊性。”古人云:“言之不足故歌之,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古老而独立的舞蹈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他综合了文学、绘画、和音乐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程云 《当代地方科技》2010,(22):155-155
体育欣赏课程是体育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精神活动,使人能得到满足和心理体验,最终通过欣赏体育运动蕴含的美达到娱乐的目的。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审美教育,这不仅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高中开展体育欣赏课的价值进行探讨,同时阐述了开展体育欣赏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欣赏课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发挥欣赏课独有的优势,上好欣赏课成为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但当前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呢?本文主要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实验研究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院系舞蹈选修课的教材内容时数,教学操作实施以及考核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技术教学的重点教材可定为标准交谊舞和拉丁舞,并把布鲁斯作为交谊舞的入门舞;在教学时数上以72学时为宜.其教学难点是舞步与音乐的相互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5.
"三节龙·跳鼓舞"是流传于湖北省云梦县伍洛寺镇的一种传统舞蹈,是由当地传说与古老的祭祀舞演变而成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该舞的道具形制、表演形式以及舞蹈动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2010年5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鉴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本文根据自己参与"三节龙·跳鼓舞"的挖掘、搜集、整理、编写过程中的体会,对该舞的起源、表演、传承与创新发展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动作捕捉技术的发展,基于音乐的舞蹈生成技术逐渐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而如何提高音乐和舞蹈的匹配以及舞蹈生成的真实性是研究的关键点.本文提出的基于过渡帧插值的音乐驱动舞蹈合成,旨在解决为音乐合成与其局部节奏和强度匹配且衔接自然的舞蹈动作问题.为了充分挖掘音乐和舞蹈的局部相关性和提高生成舞蹈的丰富性,先对目标音频分段,然后对音乐片段和动作数据库中已有的动作片段进行特征匹配分析,最后对和目标音乐片段特征匹配的动作片段进行过渡帧插值衔接.本文提出的过渡帧插值算法,使插值后的动作同时保留前一帧动作和后一帧动作的特征,避免动作突变,从而实现自然过渡.另外,提出一种音乐驱动舞蹈合成的框架,包含音乐和动作的共同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分析和动作片段的插值衔接.音乐和动作的共同特征提取从节奏和强度出发,特征匹配分析利用节奏点的同步程度和强度分布的相似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合成逼真的舞蹈动作,具体合成舞蹈视频在项目网站上呈现.  相似文献   

17.
谭大为 《科技信息》2007,(21):197-198
美术欣赏课是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进而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要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质量,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本文在分析美术欣赏课教学目标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对上好美术欣赏课提出必须注意教学目标、教学特点、课前准备及教学步骤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安定 《科技信息》2007,(17):189-189,191
高职美术欣赏课教学应符合当今时代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目前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现状,本文试图通过多种方式的授课法改变这一情况,使学生以审美的目光观察生活及事物,真正或得欣赏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9.
张可 《科技信息》2010,(10):I0246-I0246
在高校非音乐专业中音乐欣赏课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明确作为音乐专业核心课程的欣赏课和作为非音乐专业选修课程的欣赏课,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欣赏课需要结合普及音乐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流行音乐与音乐欣赏巧妙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音乐欣赏与多元文化相结合等特点,才能更加规范性、科学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舞蹈是人体内在美和外在美相结合的一种肢体语言艺术,贾拉路丁鲁米曾经说过:当你跳舞的时候,你觉得整个宇宙都在跳舞.当中的忘我状态好比天地间的自然融合,勾画成一幅美丽壮观的风景图.我们知道,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会更充分体现了舞蹈的内涵及韵味,就新时期的舞蹈艺术发展的道路进行研究,来探索舞蹈它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