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减负中的两个问题 :当前学生课业负担的特点及其对减负的启示 ;当前减负应该处理好的七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通病,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人格的形成,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势在必行。然而人们对减负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认识和不良的倾向。应当客观地认识减负,处理好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并从教育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入手,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魏颖 《天津科技》2014,(10):115-116
近几年,随着滨海新区教育投入的增加,学校布局调整初见成效,师资水平有所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是由于观念和方法问题,也出现了部分教师、学生为了"高分"而拼体力、拼时间的现象,由此"减负"再次成为尖锐的热点话题。分析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减负的对策与建议,指出只有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才能实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政府部门才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政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这一要求,然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只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基于对旬邑县中小学课业负担现状的调查,本文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能在旬邑县全面贯彻落实“减负”,着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开展,促进当地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减负”,这是学校教育多年来一直没有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一方面归根于人们的教育观念没从根本上更新,另一方面对“减负”的理解浮于表面或偏面。为了很好地剖析有关“减负”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减负”所蕴含的深层范畴,就“减负”作一些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沉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幸福感的获得和体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相互配合,真正将"减负"落到实处,学生才会有幸福感。本文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进行了简要梳理,对影响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储燕  许宝如 《江南学院学报》2000,15(3):111-111,F003
“减负”,这是学校教育多年来一直没有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一方面归根于人们的教育观念没从根本上更新,另一方面对“减负”的理解浮于表面或偏面。为了很好地剖析有关“减负”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减负”所蕴含的深层范畴,就“减负”作一些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课业负担过重导致的学生学习时间过长和体育锻炼不足,容易引发体能下降、睡眠不足和视力下降等体质健康问题。在历次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减负"工作势在必行。研究认为:通过动态调整学生负担的均衡性,减轻语、数、外等学科的学业压力,加强体育等实践性内容的时间和负荷,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科学和有效的"减负"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假设当前学生课业负担的几个特点是造成他们课业负担过重的内在原因,认识这些特点对当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以此为"减负"寻找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过重的课业负担已使广大的学生家长教师苦不堪言。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势在必行。基于教育新政,教师需要从容应对:首先要转变思想,确立正确的“减负观”。其次要关注课堂,努力实现课堂的增效:一要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二要抓实课后的自主学习;三要打造高效的常态课堂。  相似文献   

11.
周军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2):146-148
“减负”是国家针对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应试教育”现象,提出的一项素质教育措施。它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文理想,内含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殷殷期望。本文研究目的:针对教育改革中,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以后的实践问题,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有关理论与实践,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服务。研究方法:现状分析与理性阐释相结合。主要结论:“减负”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理念,而采取的一种方法途径;学生体育能力的铸造,是“减负”后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体育创新活动能力,只能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就重;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的课业负担就轻。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根本措施。本文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做了重点说明。  相似文献   

13.
减负!社会的热点,学校的焦点,学生的冰点,成为一个常新不衰的老话题。对此,一位坦诚的校长语出惊人:“减负至今还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在许多人的理念中,“减负”往往会影响应试,而学生以应试跳“龙门”,家长以应试行“龙凤”,学校以应试成“名校”……于是,有了打油诗“减负喊得轰轰烈烈,学生负担扎扎实实。  相似文献   

14.
过重的课业负担已使广大的学生家长教师苦不堪言.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势在必行.基于教育新政,教师需要从容应对:首先要转变思想,确立正确的"减负观".其次要关注课堂,努力实现课堂的增效:一要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二要抓实课后的自主学习;三要打造高效的常态课堂.  相似文献   

15.
张新娜 《科技信息》2007,(23):228-228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近几年来持续不衰的热门话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社会的、家庭的和学校的等诸多方面,其中应试教育是最直接的根源。"减负"是实施素质教的重要前提,"减负"工作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各项改革配套才能真正见效。  相似文献   

16.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减负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结合生物新课标的要求,自主、探究、合作的有效学习方式为减负找到了依据,从而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减负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减负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对此应有高起点的认识;减负对教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科学施教;减负,还需要科学配负。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这一普遍现象,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达成了教育必须进行改革的共识。就此。教育界已开展了教育如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问题的大讨论,在江西省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教育界别的委员们,也对此问题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另外,有的地方已经开展或正在准备开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各种教改试验,可谓热热闹闹,沸沸扬扬。这无疑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也有利于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的认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目前教育界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新学期开学以来,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接着江泽民主席又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一时间,减负成了当前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数学课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在中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学生学习时觉得比较难学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从而学好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增长知识马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数学课该如何减负,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减负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减负,学生减负不等于教师也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课堂创新教学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并结合课堂创新环境的构建 ,论述了课堂创新是课业减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