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孢囊放线菌(Actinosporangium)是目前国际上有争议的一属放线菌。这属放线菌比较罕见,我国未发现过这种菌。在分离筛选稀有放线菌的过程中,我们从河北省保定地区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8562),其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上均能形成假孢囊,细胞壁Ⅰ型,形态结构与游动放线菌科各属和链霉菌科其它各属以及有假孢囊的马杜拉放线菌属有明显的区别,应列入链霉菌科成为独立的一个属——孢囊放线菌属。经形态与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全面鉴定,并与国际上已知孢囊放线菌进行比较,8563菌株同已知孢囊放线菌近似种明显不同,应是新种,因其气生菌丝和假孢囊呈紫褐色,定名为紫褐孢囊放线菌新种(Actinosporangium violaceofuscum sp.nov.)。 本文对这一新种的分离筛选与鉴定进行了描述,并对孢囊放线菌属的存在及其分类地位问题提出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2.
从花园土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其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上形成假孢囊,气生菌丝亦形成螺旋状孢子丝,细胞壁Ⅰ型,应列入孢囊放线菌属。由于这株菌与国际上已报道孢囊放线菌属的种均不相同,因而是一个新种,定名为灰色孢囊放线菌新种(Actinosporangium griseus sp·nov·)。这是我们继已发现的紫褐孢囊放线菌新种之后的我国又一个同属新种。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地区植物根际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筛选具有抗菌及抗肿瘤活性的药源菌株,采用改良聚乳酸-明胶和海藻糖-脯氨酸2种培养基,选择分离采自厦门市翔安区香山风景区、南京市中山植物园及玄武湖公园的17份植物根际土壤样品中的放线菌,并进行16SrRNA基因鉴定、系统进化分析及抗菌和抗肿瘤生物活性测定.共分离到178株放线菌,其中链霉菌151株,其余27株为稀有放线菌,占总数的15.2%.稀有放线菌分布在9个属中: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韩国生工菌属(Kribbella)、野野村氏菌属(Nonomuraea)、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链孢囊菌属(Streptosporangium)、拟孢囊菌属(Kibdelosporangium)、纤维微菌属(Cellulosimicrobium)和栖白蚁菌属(Isoptericola),包含2株新种.对分离得到的所有放线菌进行液体小量发酵,并测定其发酵粗提物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所测定的178株放线菌中,有82株对一种或多种指示菌表现出抗菌活性,占供测菌株的46.1%;有60株对一种或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占供测菌株的33.7%.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际土壤中放线菌资源丰富,其中抗菌和抗肿瘤活性较强的菌株可为后续微生物药物研发提供有利资源.  相似文献   

4.
黔东北喀斯特土壤放线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放线菌分布特点及其多样性特征,从黔东北区域采取土样61份,采用平板稀释法,利用3种培养基分离放线菌,通过形态特征、分子鉴定及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鉴定放线菌,并对部分菌株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从土样中共分离出80株放线菌株,经初步鉴定排重后,选取22株进行分子鉴定,经16S rDNA序列分析,分属于链霉菌属(17株)、诺卡氏菌属(2株)、小单孢菌属(2株)、高温单孢菌属(1株),链霉菌属放线菌占了77%。并有5株放线菌分别对大肠杆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青霉菌(2株)具有抑菌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黔东北喀斯特土壤放线菌多样性和丰富度,为贵州喀斯特土壤放线菌分布和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从云南地区分离到的34株生抱囊放线菌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全细胞壁化学组分的分析,并据其孢囊着生的位置、形状;细胞壁的化学组分将它们初步归于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和链孢囊菌属(Streptosporangium)。依其在五种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将其作了初步的分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贵州喀斯特地貌高海拔读取土壤放线菌多样性,通过在贵州喀斯特地貌高海拔自然保护区采集土壤,对放线菌进行分离、提纯和培养;并对已获得的放线菌菌株的16Sr DNA、18Sr DNA、ITS以及26S通过引物进型PCR扩增,扩增后行进DNA序列测定以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包含了1株为疑似新型放线菌、1株为链孢囊菌属,为较稀有菌属。4株为拟诺卡氏菌属,11株为链霉菌属、为常见菌属。此次研究初步揭示了贵州喀斯特地貌高海拔地区土壤中放线菌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昆明地区土壤放线菌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昆明黑龙潭森林的同一地段在雨季和旱季各采集五份森林土,旱季从大观楼采集湖底土五份。用五种培养基分离了土样中的放线菌。经分类学研究,其放线菌组成如下: 1,旱季森林土:游动放线菌12株,小瓶菌2株,孢囊链霉菌2株,间孢囊菌1株,小耳孢囊菌2株,小单孢菌7株,诺卡氏菌18株,链霉菌1461株。 2,雨季森林土:游动放线菌2株,孢囊链霉菌3株,小耳孢囊菌2株,小单孢菌4株,诺卡氏菌23株,链霉菌1290株。 3,湖底土:游动放线菌5株,小耳孢囊菌1株,小单孢菌4株,双歧放线菌1株,诺卡氏菌14株,链霉菌243株。  相似文献   

8.
沧州高盐环境嗜盐放线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NaCl的质量分数为10%和20%的不同培养基从35份采自河北沧州高盐环境样品中分离得到33株中度嗜盐放线菌和13株耐盐放线菌.多相分类研究表明,嗜盐菌株具有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分类特征的多样性,在系统发育上试验菌株分别属于拟诺卡氏菌属、链霉菌属和纤维单胞菌科一新属.分析结果表明,沧州地区高盐环境中嗜盐放线菌主要类群是拟诺卡氏菌属和链霉菌属,另有少量纤维单胞菌科放线细菌;也说明高盐环境是分离新物种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从河北省廊坊地区土壤中分离出46—8、46—5、46—16等菌株,经全面分类鉴定,应属于游动放线菌科(Actinoplanaceae Coch)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 Couch)。这三株菌的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相同,且均有别于国内外已报导的已知种和新种,定名为灰褐游动放线菌新种(Actinoplanes griseobrunneus nsp.)。 在进行放线菌稀有属种的分离筛选过程中,从河北省廊坊地区土壤中分离出46—8、46—5、46—16三个菌株,其特征相同,均具有游动放线菌科游动放线菌属的特点,应隶于游动放线菌属。经与国内外文献资料所报道的已知种和新种进行比较,其孢囊和孢囊孢子的形状、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所有比较种均有显著的区别,定为新种。 本文报道这一新种的全面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陕西略阳铁矿尾矿土壤放线菌进行分离鉴定,研究放线菌代谢产物抗菌活性。采用稀释涂布法对陕西略阳铁矿尾矿土壤样品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初步排重,对所有菌株进行16S r RNA测序,通过构建发育树确定其菌属。同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l)和白假丝酵母菌(Canidia Albicans)为靶标菌研究放线菌代谢产物拟菌活性。分离出菌株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14株菌株,其中10株属链霉菌属(Streptomyces)、3株属于小单孢子菌属(Micromonospora)、1株属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鉴定所得14株放线菌代谢产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10株则表现出较明显的抑菌作用,占总数的71.43%。表明尾矿土壤所分得菌株丰富,可判断所分离放线菌中链霉菌属占较大比例,且筛选出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为丰富和挖掘放线菌资源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反硝化培养基分离得到24株菌株,通过好氧吸磷试验和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确定其为反硝化聚磷菌.16SrRNA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24株反硝化聚磷菌可归于5个不同的属,分别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普罗维登斯菌属(Providenc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假苍白杆菌属(Pseudochrobactrum).  相似文献   

12.
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对张掖市盐碱土壤中放线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分离到9株菌.不同氯化钠浓度的CM培养基对9株菌进行嗜盐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A2、A5、A6属于弱嗜盐放线菌,另外5株属于中度嗜盐放线菌.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菌株A1、A2、A4、A5、A7、A8和A9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tes),A3为链轮丝菌属(Streptoverticillum),A6为诺卡氏菌属(Nocardia).  相似文献   

13.
3株抗灰霉病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云南永胜、中甸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3株放线菌菌株YIM31658,YIM31679,YIM31777.具有很强的抗灰霉病活性,防效均达到100%.通过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分以及16SrDNA序列等多相分类研究,确定其分属链霉菌属和链孢囊菌属.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选择性分离方法从秦巴山区三尖杉植物根际土样中分离得到放线菌35株,以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 typhl)为靶标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三尖杉根际土壤放线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6株放线菌表现出至少对一种靶标菌有抗性,占总分离菌株的45.7%,其中,菌株CF003对所有靶标菌均具有活性;经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这16株放线菌分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  相似文献   

15.
不论干雨季,橡胶、胡椒和咖啡根际土壤放线菌中,链霉菌的分离频率最高,占总分离频率的40%以上.其中,三作物根际土壤的链霉菌、链轮丝菌、马杜拉放线菌和孢囊放线菌等属的分离频率干季高于雨季、而小单孢菌、诺卡氏菌、游动放线菌、间孢囊菌和钦氏菌等属的分离频率雨季高于干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弥补目前学术界在产碱性纤维素酶放线菌研究方面的薄弱环节。方法通过实验从采集的土样中,分离获得6株不同菌株,利用CMC透明圈、刚果红染色及酶活测定从中筛选出1株酶活较高的放线菌菌株H,经鉴定,该菌株为间孢囊菌属的一个种(Intrasporangiumsp.);通过液体振荡培养法,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并对该菌株酶系组成及特性进行探讨。结果该菌株为好氧型兼性嗜碱菌,当接种量为6%,pH为8,在28℃条件下振荡培养5 d时生长良好。结论此菌株可产生碱性纤维素酶(CMC酶),且该酶大部分属内切β-1,4葡聚糖酶,其初始酶活力为2.912 IU/mL。酶反应温度为40℃时,酶活力可达到6~10 IU/mL;当pH为6~11,温度为10~60℃时,酶活力可保持在60%以上,能较好地满足日常洗涤的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板水解圈法对酒鬼酒制曲车间空气的细菌进行产淀粉酶活性筛选,运用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法对高酶活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5株受试菌株中,有24.6%的菌株(16株)淀粉水解酶活性呈阳性,其中有4株(JSM 2145008,JSM 2155001,JSM 2155017,JSM 2175012)产淀粉水解酶能力较强.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4个菌株分别属于细菌域3个大的系统发育类群中3个科的3个属.菌株JSM 2145008属于放线菌门微球菌科,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的氧化节杆菌的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它们之间的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8%,且在系统进化树上形成一个稳定的亚分支;菌株JSM 2155001和JSM 2175012属于异常球菌——栖热菌群异常球菌科的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分别与该属的大琼异常球菌和云威异常球菌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6%和99.9%);菌株JSM 2155017属于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科,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同温层芽孢杆菌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序列相似性为100%),它们以极高的自展值支持(boostrap value,100%)在系统进化树上聚在一起.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酒鬼酒制曲车间空气源细菌中存在较高比例的产淀粉酶菌株,且这些菌株具有较高的类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放线菌分布特点及其多样性,将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不同的生境区域,并采集24份土壤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分别在高氏1号培养基中分离放线菌;通过形态特征对所分离纯化的放线菌进行初步鉴定;经初步鉴定排重后,选取部分放线菌菌株进行16S rRNA测序鉴定。结果显示:茂兰保护区土样中共分离出126株放线菌菌株,其中链霉菌属菌株占总数的91.3%,为烬灰类群、黄色类群、金色类群等;经初步鉴定排重后,选取23株放线菌进行16S rDNA测序。经鉴定,其中21株属于链霉菌属、1株为诺卡氏菌属、1株为小单孢菌属。初步揭示了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土壤放线菌多样性和生境分布,为贵州喀斯特土壤放线菌分布和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斜阳岛附近海域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可培养共生放线菌多样性及其发酵液代谢产物的生物毒活性。【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从广西斜阳岛附近海域采集的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ea可培养共生放线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利用卤虫致死法测试其生物毒活性。【结果】从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ea中分离获得相关可培养放线菌23株,采用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后发现,这些菌株属于2个亚纲9个科9个属23种。绝大部分菌株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活性,其中10株菌株有较强生物毒活性,l株有显著毒活性。【结论】广西斜阳岛附近海域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ea中存在较为丰富的放线菌多样性,部分菌株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活性。  相似文献   

20.
150株小单孢菌的分类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承德地区土样中分离出来的150株放线菌进行了初步的分类研究,初步鉴定为小单孢菌属菌株.从中选出100株与3株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已知菌株进行生物活性的测定.通过测定发酵液的化学效价,筛选出2株庆大霉素效价高的野生型菌株,其中菌株80221的化学效价为983.58 mg/L,菌株80177的化学效价为1 076.88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