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企业集群因其显示出的持续竞争优势,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企业集群有着生物群落的行为特征,它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生态系统。集群的类生物群落行为产生了集群的竞争优势和绩效,集群竞争优势的生态学成因才是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产业集群的退化--基于组织生态学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产业集群也有可能带来诸如经济衰退、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通过关注资源型产业集群,从组织生态学的角度对该类产业集群的退化原因作了分析。从一个反面揭示出产业集群演化的机理,从而对传统产业集群向创新产业集群的转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的交易论强调,企业空间行为是由其内部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交易特质决定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形式之一,其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而且产业集群本身又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或簇群(Industry Cluster)是一种相关的产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信息产业集群是我国产业集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主体的聚集性特征出发,根据产业集群是“企业生态演化的结果”的理论观点,对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的涌现、演化的路径及特征进行综述,分析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鱼群集群行为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智能主要针对生物群体中简单智能个体相互作用表现出复杂智能行为进行研究.个体之间的组织结构、关系和群体行为的涌现机制是其研究的关键要素.首先对鱼群游动的规律进行分析,然后采用自底向上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向量的数据模型,最后基于java技术建立了鱼群集群行为仿真系统,有效地模拟了个体鱼之间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涌现出复杂的群体行为的过程.仿真模型和结果对其它群体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区域品牌是某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集群区域品牌是以优势产业集群为依托,在某个区域内形成的具有较强生产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率的产业或产品的地理标志。本文论述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建设的关系以及建设区域品牌的必要性,通过集群区域品牌形成图的描述提出了依托优势产业集群建设集群区域品牌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是评价野生动物种群状态的重要参数.本研究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吉林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对东北梅花鹿(Cervus nippon mantchuricus)种群的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全年日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双峰趋势,主要在晨昏前后活动,且日活动节律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夏两季的活动强度较大,秋季次之,冬季的活动强度最小且持续时间最短;监测期内梅花鹿的平均集群大小为(1.42±0.03)只,集群大小和集群类型出现的频次在全年及各个季节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1~2个个体出现的频次最高,主要集群类型为雌性单个个体和雄性单个个体,其次为雌性群和母子群.梅花鹿的行为表现差异受生活史特征、气温、日照长度和人类活动的季节性变化等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的有效组织方式。《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产业集群已超过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而这一主导力量在全球生产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新的投资政策明确提出其焦点是“推动产业联系”。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群外环境的变化不但影响集群创新企业状态,而且影响集群的内部结构和行为方式。良好的群外环境是集群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必要的外部条件。以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之间的协同创新关系为主线,着重对协同创新内涵、一般过程、适应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物群集行为的无人机集群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群集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群体中的个体利用简单的规则、局部的交互,形成了鲁棒性强、自适应度高、可扩展性好的自组织行为,在系统层面体现为智能的涌现。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蚁群、蜂群、鸽群、鱼群等典型的生物群集,并从组织结构的分布式、行为主体的简单性、作用模式的灵活性、系统整体的智能性等方面分析了生物群体智能的特点。然后,介绍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无人机集群项目,总结了无人机集群的关键技术,包括集群态势感知、自主编队控制、智能协同决策。最后,从生物群集和无人机集群在直观上的相似性出发,分析了生物群体和无人机集群自主控制的映射关系,并探讨了仿生物群集的无人机集群自主控制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自然受精的方法对4对亲鱼进行人工繁殖,在水泥池进行孵化和培育,结果培育出1.2-1.5cm的鱼苗42000尾,培育至4-6cm,成活率85.2%,共35800尾。  相似文献   

12.
秋茄红树林的造林技术及其生态学原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生态学原理,结合实际造林工作经验,从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生态适应条件、林地选择、采种(胚轴)、栽种技术和种植规格等方面,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秋茄(Kandelia candel)红树林造林中的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提供我国海滩红树林的大规模营造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用水蚯蚓(A)、鸡蛋黄(B)、自制料(C)等3种开口饵料对虹鳟进行生长试验,试验时间为15d,测定其体长、体重、成活率等指标,比较不同开口饵料对虹鳟生长、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开口饵料可影响虹鳟生长,但各饵料组间虹鳟仔鱼的全长生长差异不显著,体增重差异不显著;A组成活率最高达62.0%,B组成活率为51.5%,C组成活率为51.0%。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cent excavation of Unit Dadiwan06 at the Dadiwan site in Qin’an County, Gansu.A 65 ka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is established for Dadiwan06 on the basis of absolute dating (AMS 14C and OSL), stratigraphy, climate change events and archaeology.Artifact distributions reveal patterns of human behavioral variation and adaptation over the past 60 ka, from primitive hunting and gathering to advanced hunting and gathering, to primitive Neolithic agriculture, and finally to advanced Neolithi...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乌鳢消化管的形态学和组织学作了较为详尽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乌鳢的口咽腔及舌的粘膜层中只有较少的味蕾,其食道肌层的排列方式与眼鳢Ophicephalus marulius恰相反。  相似文献   

16.
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了福建南部石斑鱼育苗场患病紫石斑鱼的病原.结果检出神经坏死病毒;对该病毒的RT-PCR产物进行了核酸测序和序列分析.与基因库中马拉巴斑和紫石斑神经坏死病毒编码病毒核衣壳蛋白的基因片段序列的同源性大于97%.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有2菌株分别是溶藻弧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对实验动物有一定的毒力.药敏试验表明这些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表现耐药.临床症状和实验结果都表明.神经坏死病毒感染是导致石斑鱼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溶藻弧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应为继发感染.加重了病情.使更多的石斑鱼死亡.  相似文献   

17.
暗纹东方育苗期饵料不同投喂量与成活率的关系表明,苗期相互残食是其行为特征.鱼苗饱食时残食减轻,饥饿时残食加重.鱼苗个体大小差异不显著时残食减轻,差异显著时残食加重.喂食人工饵料的驯化完成后,残食现象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18.
暗纹东方鲀育苗期饵料不同投喂量与成活率的关系表明,苗期相互残食是其行为特征.鱼苗饱食时残食减轻,饥饿时残食加重.鱼苗个体大小差异不显著时残食减轻,差异显著时残食加重.喂食人工饵料的驯化完成后,残食现象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19.
P^H对豚草萌发和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项研究表明,豚草对溶液酸碱度具有很宽的适应范围,这是豚草得以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的重要生态特性之一。但在豚草营养生长初期,对溶液酸碱度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的东北少数民族生存于森林环境,森林环境培育了各民族森林生态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各民族对其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适应,形成了与森林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生计方式、社会规范、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提出传承森林生态文化,促进城市化发展与建立区域广大的森林自然保护区相结合,是东北各民族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