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弹性箔片轴承的气弹润滑解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引入柔性箔片的静、动变形以及联立求解气体润滑Reynolds方程和弹性箔片轴承的静、动变形方程,给出了弹性箔片空气动压轴承的完全气弹润滑耦合解,完全气弹润滑解不仅适用于箔片轴承的静态性能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动态刚度和阻尼的计算,从而为弹性箔片空气动压轴承静、动态性能分析和相应转子系统动力学行为预测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一种实现支点弹性和阻尼的新型可倾瓦轴承,在瓦块支点与轴承体之间设置了弹性垫片,使瓦块的支点支撑在弹性垫片上,弹性垫片与轴承体之间有微小间隙,与轴承润滑共享供油槽以实现局部挤压油膜效应,并在模拟真实透平压缩机尺度的转子振动试验台上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加装此垫片能够增大转子的1阶临界阻尼,有效提高转子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考虑空穴效应和微观弹流润滑效应的连杆大头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混合润滑的计算模型,提出了穴蚀位置的识别方法,分析了轴承润滑状态并获得了轴承摩擦损失的热量分配方法.结果表明:连杆大头轴承处于混合润滑状态,其粗糙接触发生在上轴瓦顶部的两侧边缘;结合轴心轨迹、润滑油填充率、润滑油填充率的变化率和液动油膜压力变化率可以有效识别穴蚀位置;连杆大头轴承的平均摩擦功率为0.44kW,最大粗糙摩擦功率仅为111.1mW,但对其瞬时摩擦功率的监测并不能判断局部的润滑状态;大头轴承的润滑热量散失以热传导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低速工况下处于混合润滑状态的滑动轴承易因变形或倾斜而发生磨损。为分析轴颈倾斜和磨损对滑动轴承混合润滑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计入轴颈倾斜和弹性变形的平均流量方程、G-T接触方程和Archard磨损方程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及超松弛迭代法计算混合润滑状态下轴承特性参数和时变磨损参数,对比了轴颈倾斜前后或磨损前后轴承的润滑性能,并分析粗糙度和边界摩擦系数等因素对各性能参数的影响。搭建摩擦磨损试验台测试了倾斜状态下轴承的润滑特性,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重载大偏心时轴承转变为混合润滑状态,轴颈倾斜程度越大,轴承越容易发生混合润滑;轴承倾斜后,压力峰值和接触区域形状发生改变,磨损量因而发生变化,并且磨损深度分布沿轴向或周向倾斜;磨损降低了油膜的动压效应,并且使膜厚比降低,导致油膜压力峰值下降约20%,接触压力峰值降低约90%,承载力最高下降约19.71%;对比磨损前后的轴承形貌发现,轴颈倾斜使得磨损集中于间隙减小的一端。该研究可为实际工程中轴承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限元法解雷诺方程,研究了双向人字槽液体润滑止推轴承的承载力、轴向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并与相同参数下正转、反转的单向人字槽止推轴承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双向人字槽止推轴承的承载力、轴向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稍差于正转时的单向人字槽轴承,但优于反转时的单向人字槽轴承,在合理的设计参数范围内,通过优化,双向人字槽液体润滑止推轴承可以得到良好的动力性能,在变向转动工况下,其动力生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压粘效应对短径向轴承流体动力润滑的影响,采用线性化的压粘方程,结合短径向轴承的雷诺方程,用傅里叶正弦变换方法得到了油膜中压强的解析解,并以此解析解为基础,推导出了承载量系数、摩擦力、功耗等公式。计算结果与一些文献中关于润滑现象的定性叙述是一致的。与其他文献之不同点是对计及压粘效应的短径向轴承进行了定量计算。在所推导公式中使压粘系数α等于零,经过问题的退化,可以得到常粘度时轴承性能的相应公式,将其结果(数值计算或公式)与有关文献中的解析解的相应结果作了广泛比较,两者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在薄膜润滑的无限短径向轴承中,薄膜间隙和吸附层厚度对润滑剂的影响不可忽视.引用薄膜润滑的等效粘度模型推导无限短径向轴承的等效粘度计算模型以获得薄膜润滑无限短轴承的解析解,并运用该模型进行薄膜润滑条件下无限短径向滑动轴承的性能分析,确立了参数与轴承性能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工程实际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空气轴承的弹性均压槽力学性能分析与测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空气轴承.建立了弹性环形薄板的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模型.设计了含有均压槽气体润滑轴承的计算模型和弹性环形薄板的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模型的耦合计算过程.探索了用多重网格法求解四阶偏微分方程(弹性薄板变形控制方程)的迭代过程,取得成功.对新型气体静压推力轴承的环形弹性均压槽弹性变形的检测结果表明:均压槽的宽度、深度都能随设计压力的改变产生满足控制要求的尺度变化,表明这种结构的设计、制造和检测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为对主轴承结构参数和润滑油参数进行优化匹配,根据动载滑动轴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模型,结合AVL Excite软件对CA4D32柴油机主轴承进行多体动力学与弹性流体动力学耦合仿真.精确选取标定工况下影响各主轴承润滑性能的轴承宽度、供油压力、供油温度、润滑油类型、径向间隙、轴瓦油槽方向、轴颈油孔位置等关键因素,以最小油膜厚度为优化目标,基于正交设计法,确定各主轴承润滑性能最优参数组合,并对该参数组合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各主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增大9.1%~32.1%,一个循环内最小油膜厚度明显增大且其波动趋于平缓;各主轴承总摩擦功率损失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动静压支承滑动轴承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于承载部件的动静压支承滑动轴承进行了弹性流体润滑分析.采用有限元方法产生柔度矩阵计算动静压支承滑动轴承的弹性变形,并在考虑滑动轴承弹性变形下,得出其动压效应随轴承转速的变化、承载能力随偏心率的变化以及静刚度随偏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弹性流体润滑分析中,用柔度矩阵法可以准确计算动静压支承滑动轴承的弹性变形以及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11.
A numerical study on flows around a slender body of revolution at a high angle of attack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trength and circumferential angle of perturbation on flow asymmetry.A source term model is applied to simulate a real geometrical perturbation near the tip of the slender body.It can greatly facilitate the adjustment of perturbation strengt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stable phenomenon does not appear any more at a small perturbation strength.For different perturbation strengths,the energy of the asymmetric perturbation flow experiences a similar spatial exponential growth regime with the same growth rate.The appearance of the bistable phenomen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nonlinear saturation of the perturbation flow as perturbation strength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2.
理论研究了外部扰动信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1 300 nm-VCSEL光子神经spiking动力学抑制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VCSEL在适当的外部连续光注入下可工作在重复频率为亚纳秒级的连续spiking区;在引入外部扰动信号后,对于较小的扰动信号强度,VCSEL的spiking动力学抑制特性不受影响.随着扰动信号强度的增加,VCSEL在扰动信号作用区可激发出重复频率更低的spikes信号.当扰动信号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VCSEL在扰动信号作用区激发的spikes信号可被有效抑制.此外,被抑制的spikes信号区与外部扰动信号的持续时间基本一致.对于一定的扰动信号强度和持续时间,VCSEL激发的spikes信号在扰动信号作用范围可被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高阶多元Markov链联合稳定分布向量的几个扰动界:结合高阶多元Markov链概率转移矩阵左、右特征向量的相关性质, 得到高阶多元Markov链联合稳定分布向量的扰动界, 新的扰动界结果是一阶多元Markov链联合稳定分布向量扰动界结果的推广;利用高阶多元Markov链概率转移矩阵的特殊性, 给出其联合稳定分布向量可计算形式的扰动界, 也是已有一阶多元Markov 链联合稳定分布向量相应扰动界结果的推广;结合Paz不等式, 通过分析高阶多元Markov链联合稳定分布向量的分量扰动, 得到了联合稳定分布向量基于分量形式的扰动界, 便于观察高阶多元Markov 链中具体某条链某个状态的扰动.  相似文献   

14.
应用粒子输运模型来研究粒子温度扰动分布情况,得到了温度扰动分布函数与热传导率以及阻尼因子的关系,计算表明,在均匀介质系统下,其温度扰动分布函数伴随热传导率以及阻尼因子的增大在减小.电子输运由中心位置向等离子体边缘靠近时,温度扰动分布函数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
计算了洛伦兹模式随时间变化的非定常态的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在比较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和线性奇异向量模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它们随时间的演变.结果表明,线性奇异向量代表初始扰动最优增长的方向,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由于受非线性的影响不能代表扰动最优增长方向,它代表在预报时刻有最大非线性发展的一类初始扰动.另外,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代表了最敏感或最不稳定的扰动模态,从而揭示了非线性对洛伦兹模式敏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相空间中离散完整系统Mei对称性摄动和绝热不变量。给出未受扰动系统Mei对称性导致的精确不变量,讨论在小扰动作用下系统Mei对称性的摄动,得到系统的Mei对称性摄动导致的绝热不变量。最后举例说明结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首先, 根据有限频原理计算SS前驱震相的边界敏感核, 分析SS前驱震相对间断面起伏状况的敏感性。然后, 利用SPECFEM软件正演间断面存在起伏扰动下的SS前驱震相波形, 得到其到时扰动量, 与利用有限频敏感核计算得到的到时扰动量相比较, 说明有限频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SS前驱震相的波前愈合效应。最后, 利用边界敏感核反演界面起伏状况, 展示当考虑SS前驱震相的有限频效应时, 可以更好地恢复界面起伏的真实状况。研究结果为正确利用SS前驱震相反演地幔间断面起伏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用边界形状摄动法(PMOBG)研究具有一维扰动壁的矩形波导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模式分析.为此,首先将边界条件变换为可以用摄动方法处理的形式,再用伸缩参量法将支配方程分解为ε0阶和ε1阶问题,借助于微分方程的可解性条件得到解.作为与规则矩形波导的比较,讨论了边界形状扰动对波导中的模式简并、传输参量和场结构的影响,并将这一影响归结为对边界形状摄动因子(PFBG) 和相对截止波长摄动因子(PFRCW)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局部凸空间中双重扰动的超有效点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讨论了连续意义下超有效点的稳定性,运用扰动的知识,得到了局部凸空间中双重扰动的超有效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多重时标方法系统研究了非线性薛定谔(NLS)方程单孤子解在小扰动条件的演化规律,得到了孤子参数精确到小扰动一阶量的绝热演化方程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