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物理教学中,发现各物理教科书中,对于楞次定律的叙述在文字和研究问题的角度上都不相同,但从揭示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上讲,对楞次定律的表述越来越更加严格,更加完善,更加精炼。楞次定律是从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因此,在学习楞次定律之前首先做一些演示实验,并由此可知: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感应通量发生了变化,则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和楞次定律的结论。楞次定律表述(一)“闭合导体回路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企图使感应电流本身所产表述是从磁通量变化的观点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磁场一章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是用左手定则判定;而电磁感应一章中,闭合回路中一段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要用右手定则判定。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即要判定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的方  相似文献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是确定闭合导体回路中,由于磁场变化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的两个定律。在借助它们确定非闭合(断路)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时,通常是采取把断路用虚线连接,构成为一个想像回路的方法。由于想像回路不像闭合导体回路那样、一经确定就是唯一的,而是有任意个可供选择的。对于不同的想像回路,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两种情形,从而分别给出确定这两种情形想象回路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作者讨论了处于外加均匀磁场中的导体棒,当其在导轨上均速运动时,导体回路中的电磁感应问题,推出了回路中的感应电流、自感应电动热和自感应系数公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大学普通物理教科书中有关描述电磁感应定律的两个公式:即计算“闭回路中感应电流”与“通过回路的感应电量”公式进行了讨论,认为这两式成立是有前提条件的,也就是:闭合回路中的电导率(或电阻率)是均匀(处处相等)分布的。  相似文献   

6.
闭合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将产生自感,自感电流对总感应电流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利用磁势求出闭合圆线圈的自感系,进而计算出闭合圆线圈均匀磁场中旋转时产生的自感电流和总感应电流,结果表明在某些条件下自感因素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源区核电磁脉冲SREMP对埋地导体的耦合规律,运用数字滤波与FDTD混合方法,在时城内计算了在10 kt当量核武器爆炸产生的SREMP作用下埋地导体耦合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初步分析了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随埋地深度和传输线长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埋地深度相同时,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峰值随传输线的长度增加而增大,上升...  相似文献   

8.
从避雷针保护范围及雷电流分析入手,研究了避雷针引下线周围,通信台站布线及接地系统构成的金属线框,若非闭合其回路上的感应电压大小与雷电流关系,若闭合其回路上的感应电流以及各段电压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雷电峰值越大,波头时间越短,金属线框距雷击点越近,设备损坏可能性越大;若该金属线框作为通信台站防雷、保护及工作共用接地线,因雷电强电磁感应,使共用接地系统的地线电位无法处处相等,并有达数百至数kV变化,将使通信台站内的设备,特别是逻辑集成电路工作混乱、CPU死机或硬件损害。文中的定量分析结论,可为通信台、雷达站及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电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出了一个结论。该结论不但适用于闭合回路中的感生电动势的计算,而且也适用于有限长导体上的感生电动势的计算。通过三个实例,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和正确的解答。这种方法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丰富了感生电动势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使感生电动势的计算大为简化,而且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连铸设备中间包钢液入口与浇注口距离近无法安装感应加热装置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蝶式感应加热中间包,并建立三维非稳态磁-热-流耦合数学模型研究电磁场对蝶式中间包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得到感应加热功率与升温特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感应电流在中间包中形成闭合回路且主要集中在通道处.偏心电磁力使得钢液在通道内产生旋流并伴有较大切向速度,流出通道的钢液向浇注室上方运动.中间包过流量为2t/min时,无感应加热情况下出口温降为7K,而有感应加热情况下,当加热功率由600kW增至1000kW,出口温升由8K增至27K.  相似文献   

11.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揭示了电和磁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它的发现无论在科学上还是技术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电磁感应定律在解决电磁感应现象中有重要应用。本文首先阐述电磁感应定律两种表述形式的等效性其次通过特例分析了定律的具体应用最后阐述了电磁感应电动势在回路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导体面电荷分布与表面典率半径的关系罗长薰,梁斌(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西安710062;西北电业职工大学,西安710054;第一作者,男,65岁,教授)在静电学中,孤立导体表面电荷分布与其表面曲率半径有关.通常研究孤立导体面电荷分布与表面曲率半径的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有限元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电渣炉重熔期大电流导体产生磁场的空间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磁感应强度在电极表面的分布在单导线返回电流时最大相差35.22%,双导线返回电流时最大相差13.26%,四导线返回电流时最大相差5.8%;这种磁感应强度的差别导致电极表面产生的涡流密度不均匀,进而影响电极熔化速率.从磁场对重熔工艺产生影响的角度来考虑,采用结构对称炉型可较大地减少磁场对工艺的不利影响,减少熔池内搅拌力不均匀等不利因素.分析指出,为了减少电抗造成的电能损失,消除散磁,降低电流的搅拌作用,防止出现点状偏析,同轴设计电路(同轴导电立柱、同轴电缆)将会成为电渣炉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两带电导体球外的电势分布和相互作用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般电像法入手,讨论并给出了两任意带电导体球附近的电势分布和相互作用力公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防止触电 ,除了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外 ,还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与大地零电位点之间存在对地电压。在短路接地回路上 ,人体接触电气设备带电外壳的点与站立点之间存在接触电压。而在距接地体 2 0m范围内 ,人的两只脚之间存在跨步电压。跨步电压较高时 ,人体就会触电。该文对保护接地、接触电压、跨步电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电压型感应加热电源利用静电感应法实现负载匹配的三种拓扑电路的静态特性。在负载电阻的变换范围内,对感应线圈参数变换的灵敏度、各补偿元件承受的电量值(电压、电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不同拓扑电路的使用条件和优缺点。最后通过典型感应线圈的仿真与实验,证明了分析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用电像法研究带电导体球与点电荷作用的场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像法,研究了任一点电荷在不改变带电导体球的电荷分布及改变带电导体球的电荷分布两种情况下所形成的电场强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图论思想方法,讨论了复杂电路中独立回路的选择,提出了断圈、避圈选择独立回路,使用实践表明:此方法适用于任何复杂电路的独立回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有瓦斯的煤矿环境中,井下工作人员等效于移动的孤立静电导体,人体静电比井下器材静电更具有隐蔽性、偶发性、危险性.本文通过实验确定能代表煤矿特殊环境中的人体电容、人体电阻,建立煤矿环境中的人体ESD物理模型,为制定煤矿人体静电安全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