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源于中英两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意识差异,诸如在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方面所表达的意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习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习语是经过长时同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句,是人民智甚的结晶,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反映该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中英两种文化孕育了各具民族特色的习语,本文试从习语中分析中英两国在地理环境、饮食习惯、历史典故、宗教信仰、认知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对比我们会对双方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这反过来有助于我们掌握这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语言在漫长岁月中沉淀下来的精华,其形式简明扼要,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刻。它们与社会、历史、宗教等诸多文化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的习语可以发现,两者间存在着一些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主要源于文化的影响,其中包含了文化倾向、自然地理、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诸多文化元素。所以要透彻地研究习语就要挖掘隐藏在它们之后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习语在英汉互译的活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英汉习语互译的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英两种语言中以动物为比喻喻体的比喻性习语的分析和比较,就中西文化的差异作一抛砖引玉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因此进行两种语言的研究与对比有助于人们更深入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陈述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虎”的国俗语义,探究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减少两种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Hymes和Kim的跨文化理论为基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即,在词汇、句法、篇章教学中比较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比较中英两种语言使用者在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文章简要对比分析了中英两种语言中植物词的文化涵义的差异及其翻译方法。了解这些差异有利于了解中英两个民族在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经济生活模式与英汉习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语言的缩影。大部分习语来自普通老百姓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经历,反映出经济文化等对语言的巨大影响。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残留在习语当中。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来揭示中英两民族早期不同的经济生活模式以及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0.
张丽 《科技信息》2010,(21):252-252,269
习语是各国文化的精髓,反映各国的风俗习惯。它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因此,本文从最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习语着手,论述习语在文化上六个方面中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即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数字习语的差异。从总体上看,英汉习语在表现语义和文化特征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的习语应该首先弄清它们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灵活处理。掌握习语的文化差异,对于培养语言的领悟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习语是英语词汇中最活跃的一部分,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生动的形象和哲理性的比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习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通常具有广泛性、稳固性、整体性和修辞性等四个基本特征。习语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社会观点和态度。所以,将英汉习语作对比研究,能从中发现两种习语所反映出的两个民族生存环境的差异、习俗差异、宗教信仰及历史典故方面的差异。本文从探索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讨英语习语汉译的基本方法,加深对英语民族的了解,同时又通过对文化的了解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邓蓉 《科技信息》2009,(30):152-153
谚语作为语言的结晶,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英两种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导致谚语的翻译需考虑这些因素。本文先分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然后针对这种翻译难现象总结了几种翻译方法。旨在强调作为译者对两种文化的精确把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动物类习语,因其使用群体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动物类习语在不同的语言中负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文章就部分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喻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探讨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记录文明历史和人类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汉语和英语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以承载的文化也不相同,因此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不少差异.本文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即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进行探讨.这对中英两大语言的沟通以及两大民族的文化融合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体裁的概念以及体裁分析的特点,以两篇中、英文求职信为例,对"针对已知职位空缺型"的求职信进行体裁分析,比较此类求职信在中、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异同现象,并就造成两者差异的文化因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英汉习语中的动物形象和文化内涵因各自的文化传统的影响而有所差异。对影响英汉习语中动物形象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有助于人们更恰当、更全面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余莉  龙丽娟 《科技资讯》2006,(6):208-209
颜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本文就中英两种文化为背景,通过两种文化中对颜色理解的异同分析,来探讨颜色在不同文化中体现的象征意义,以及产生其异同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通过对比词汇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来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融文化知识于教学中,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达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9.
时芬 《科技信息》2008,(9):292-292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英汉习语反映出了两个民族在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文化差异的分析,主要探讨了英汉习语互译的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涛 《科技信息》2010,(8):I0157-I0157,I015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丰富了语言本身。猪和狗这两种动物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涵义,人们也因此对它们产生不同联想,英汉双语中有关猪和狗的习语也各具特色。为了在翻译中能更好地译出源语,实现跨文化交流,泽者应考虑其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探讨,研究英汉双语中有关“猪”和“狗”的习语,以文化差异的角度探索此类习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