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超密集网络中,针对小基站密集部署会导致干扰加剧和资源分配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预测和着色图的信道资源分配方案。首先,利用深度学习工具实现对网络中未来时隙的流量预测;其次,将不相邻的小基站分配到同一集群以缓减网络中的共道干扰;最后,结合流量预测的结果和着色图为每个小基站分配合适的子信道。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机器学习能够有效预测小基站的流量波动,同时基于流量预测的信道分配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干扰、提升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TD-SCDMA和WCDMA的标准规范,从理论上分析了TD-SCDMA基站和WCDMA基站在同一地理区域共存或共站址时相互间的干扰,论述了FDD/TDD系统共存研究的方法,对FDD/TDD干扰产生的相对容量的损失进行了仿真,给出了工程实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军用PCS系统中移动基站的位置登记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基站技术是军用PCS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未来的战争中,基站根据需要可以自由移动,并有可能带大量用户共同移动,基站移动到新地方后能够快速和网络恢复连接,建立通信。基站的可移动性带来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网络中对移动基站进行拓扑更新和对用户群的位置进行快速有效登记。简要介绍了移动基站技术的概念后,以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为基础,对移动基站的拓扑更新和用户群的成组位置登记提出了新的策略,补充和完善了原有的协议,使得新的协议能够适应基站移动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军用PCS系统中移动基站的位置登记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基站技术是军用PCS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未来的战争中,通信基站根据需要可以自由移动,并有可能带大量用户共同移动,基站移动到新地方后能够快速和网络恢复连接,建立通信。基站的可移动性带来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网络中对移动基站进行拓扑更新和对用户群的位置进行快速有效登记。简要介绍了移动基站技术的概念后,以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为基础,对移动基站的拓扑更新和用户群的成组位置登记提出了新的策略,补充和完善了原有的协议,使得新的协议更能够适应基站移动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刘娟秀 《科技资讯》2013,(18):13-1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IP技术的不断成熟,对需要操作与维护的通信基站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地提高,对通信基站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使用的移动通信基站动力监控抽隙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基站动环监控稳定性的要求,为此,本文对在基站的动力系统以及传输网络的特点上进行分析,对移动通信基站动环监控IP组网的方案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6.
移动通信基站接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站的接地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移动通信的建设和设计单位,基于当前各类基站接地网的现状,分析了基站接地网工程设计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最后给出当前几类典型移动通信基站因地制宜的接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移动通信网中大量的、分散的基站需要采用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提出了一种基站集中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案。详细的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的接口和通信协议的设计。通过对该系统的初步测试和运行,它能够使基站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获取基站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了基站的可靠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杨保东 《科技信息》2012,(34):302-304
BBU集中放置,通过光纤连接到覆盖不同区域的RRU,BBU如同一个“基带池”,使流动在不同区域的话务资源,能够共享同一基带资源,通过BBU+RRU分布式基站技术的研究,提出了BBU基带池集中组网建设模式,在应用场号、资源的投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传统建设方案相比,可有效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对无线网络的建设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无线通信站点防雷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雷击的产生出发,简要介绍了基站引入雷害的主要途径,着重讨论了无线BTS防雷工程的主要措施,以及在移动通信基站工程建设中雷害防护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参数,并列表说明了GSM基站防雷接地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10.
刘文鹏 《科技信息》2012,(6):261-261
家庭基站是为解决移动通信室内覆盖问题而提出的新技术,其能以较低功率为用户提供高速率宽带服务,是新一代固定移动网络融合(FMC)手段。本文介绍了家庭基站的概念,提出了家庭基站对互联网和移动核心网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家庭基站的频率干扰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GPS伪距差分解算改进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差分GPS定位技术是通过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来消除公共误差部分,以提高定位精度。伪距差分是目前用途最广的一种定位技术,文章详细列出了GPS伪距差分解算模型的数据处理算法,对于伪距差分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改进模型,该模型降低了对基准站接收机时钟的要求。由于基准站的精确坐标已经知道,在计算卫星坐标时,要计算接收机钟差,因此基准站的接收机钟差可以精确获得。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感知数据存在空间和时间冗余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调整数据发送阈值的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算法——DADST算法.首先,节点采集周围信息后发送给基站,基站接收到数据后对其进行Huffman编码,并依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即时调节基站向各节点发送数据的门限阈值;其次,各节点依据接收到的编码判断向基站传输压缩码还是原始感知数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数据传输精度的同时,能显著提高网络数据传输量和网络工作效率,减缓了节点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了解中国南方单基站CORS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测量精度,解决测绘及相关专业学生及科研工程项目采用该系统进行外业测量数据采集的问题,在校园测量实习基地,使用南方单基站CORS系统,设计两种不同的作业方案,与静态GPS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精度统计表明:中国南方单基站CORS系统进行平面点位测量达到了校园控制的精度要求。为后续利用该系统进行校园实习基地平面控制网改造及科研项目外业测量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技术准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便于快速获取兖矿集团本部所辖矿区范围内的各类地表形变信息,借助GNSS、计算机、无线通信、网络等先进技术,进行了煤矿单基站CORS系统的建设。以已知控制点观测、铁路桥沉降观测、村庄沉降观测为范倒,进行了基于单基站CORS系统妁实时动态定位(RTK)应用测试,通过与传统测量数据的精度对比,验证了CORS系统在矿区地表形变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优秀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影响广泛的社会性问题.以同济大学文远楼为例,提出了一种以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为主要数据获取手段的针对大型历史建筑数字化工程方法 .首先对目标体进行分站扫描,获得点云数据,同时使用扫描仪和全站仪采集每站靶标数据;然后,利用Matlab编程实现转换算法,根据采集的同名点靶标数据进行配准计算,将每站点云数据转换到统一的坐标系下,并对转换模型精度进行分析;最后将完全配准的点云数据网格化并修饰处理,建立真三维的历史建筑数字化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建模方法快捷、有效,配准模型精度较高,最终建立的三维模型真实,保留了其细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当测点的位置已确定时,短距离三角高程测量的测量精度与测站所选择的位置有关.文章根据测站的位置与精度最优圆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当测站选择在不同位置进行观测时高差测量精度的变化规律,指出了测站位置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7.
CDMA蜂窝网无线定位技术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检测移动台信号到达2个基站的时间差实现CDMA蜂窝网中移动台定位的方法研究,对该定位技术进行了实际测试,分析了造成蜂窝网络中无线定位误差的原因,提出了实际情况下实现该项技术必须考虑的因素,通过验证,达到了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移动台分配策略,充分考虑了宽带码分多址(WCDMA)网络的小区呼吸效应,在移动台分配过程中,对移动台与基站的链路连接关系进行了优化,使得各个基站的负载相对均衡.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完成同样的覆盖时,采用所提出的移动台分配策略可以显著减少规划区域内所有基站所需的发射总功率.  相似文献   

19.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中,网络层的路由技术至关重要.在分析了低功耗自适应分簇协议( 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LEACH)及LEACH相关的路由协议之后,提出一种基于LEACH的能量高效分簇路由算法(energy-efficient clustering rou...  相似文献   

20.
基站是通信网络的重要能耗节点,精准计算合同能源管理(EPC)模式下基站节能量成为该领域的技术瓶颈.以3类典型场景通信基站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滚动时间窗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基站能耗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预处理的基站配置参数与实时数据建立滚动时间窗,采用PSO优化训练模型参数,并通过LSSVM回归估计训练模型,得到随时间窗数据变化的基站动态能耗模型.仿真试验与样本基站实测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能耗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及泛化能力,对基站节能工程的评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