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袁晓平 《安徽科技》2003,(11):18-19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与国有大企业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独立创新能力薄弱、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等问题.同时,长期以来我国产学研活动之间的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不畅,使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不能自发地、顺利地进入企业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不健全,缺少适合市场需求的、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高效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目标并存的复杂过程。为全面掌握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核心因素,通过对上海204家企业、中介、高校院所、政府机构的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构建了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上海科技成果转化面临供需两端问题,面向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政策变量虽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但管理模式与手段尚未同步跟进;同时,企业需求端的吸收能力有待提升,下一步公共政策供给应聚焦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7月6日.“合肥市-安徽大学校企科技创新对接会”在安徽大学举办。来自合肥的2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家们和安徽大学相关专家共聚一堂,开展科技成果交流和对接活动。本次校企对接会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了合肥市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促进企业在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共建研发中心、设备共享等方面与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建设是破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推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科研院所集聚了大量的人才、技术等科技创新资源,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是国家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力量,在自主创新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甘肃省独立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分析,客观评判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经济转型下提升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城市、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必然要求。目前,太原市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薄弱,迫切需要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以增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迫切需要通过与企业建  相似文献   

6.
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转化价格低,科研人员转化收益分配比例过低,由此造成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强,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规定,基于以上政策背景,论文介绍了在基本评估方法基础上更适用于技术资产价值评估的定价方法,提出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原则,并建议通过不同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选择适合的技术资产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在技术创新领域乃至经济领域经常被提及、甚至被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当前,安徽仍然面临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经济价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项目成果的转化效果受到认可的比例不高以及有效科技成果供给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是否能够用线性思维来解决?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寻。  相似文献   

8.
正高校、科研院所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尚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障碍。科研人员利用职务科技成果开展创业活动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区域创新,由于对法律规定存在模糊理解,较少有高校、科研院所愿意将职务科技成果向科技成果完成人转让。本文以完成人优先受让权为视角,通过对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创业活动相关问题的实践研究,提出将科技成果向完成人转让以优化相关权利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日前,湖南省针对该省大部分企业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缺乏,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核心竞争能力不强,而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又有大批技术人才和大量需要转化的科技成果这一实际,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作为科技与经济的重要结合点,已然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本文以爆破技术研究院为例,分析了转制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强化转化意识、健全体制机制、结合市场需求等5个方面探索了新形势下转制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措施,在成果转化方式、转化效率、转化规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转制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开发类科研院所,作为一支重要的科技力量,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在走向市场、为经济建设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目前大量科研力量独立于企业之外,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开发工作分散、重复的状况还很严重。因此,只有推进开发类科研院所向企业化转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运行过程,运行的主体是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而企业是这种转化的最终实现者,因而它是两个运行主体中关键的、起决定作用的一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对科技成果以及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益的需求强度低,企业对吸收科技成果并将其转化为商品、转化为生产力的积极性不高。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不能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中看到明显的好处;从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直得到各级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技成果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才能发挥萁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1996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法律的形式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1999年,《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出台,明确了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积极转化科技成果的具体规定,我省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系相应的政策,对于加快我省技术成果的转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秦蒙 《天津科技》2014,41(8):35-38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更好融合的重要桥梁,是科技创新成果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有力结合点。在对科技成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别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企业—政府3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的诱导机制与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确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后,科技成果转化越来越受到政府各级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已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项重要指标。在我国,每年有3万多项科研成果、专利,而能够转化的仅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转化率。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与经济脱节已是长久困扰我国的基本问题之一,科技成果转化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6.
股权激励是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属科研院所股权激励状况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科研院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7.
<正>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困扰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一个老问题。在2015年以前,以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入股企业,科研团队只能占到30%左右的股权比例,剩下的70%归属于科研人员所在的国有科研单位;而现在,按照《中  相似文献   

18.
《定西科技》2003,(1):7-8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地方和企业开展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见》,根据全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就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科技合作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9.
郑剑华 《海峡科学》2007,(7):24-24,35
当前,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许多高校、科研院所“生产”的所谓成果或技术往往只是部分单元技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很成熟。它离实际应用尚有一定距离。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要想走到“样机”阶段,一方面在技术层面尤其在系统集成方面还需继续研究攻关.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实现技术的“商品”化,许多高校、科研院所大量”半成品”的研究成果待字闺中。由于高校、科研院所基本上没有能力独自实现成果的中试与产业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拜杜法》是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制度制定的重要参考物,虽然中国也出台了类似《拜杜法》的相关法案,但由于中美两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体制机制、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社会服务属性不明显.因此,文章梳理《拜杜法》以及技术转移转化相关法案,重新认识《拜杜法》的实质与内涵,梳理国内外技术转移转化做法的来源与出处,重点研究《拜杜法》的权属逻辑,通过对比中美高校、科研院所体制的异同点,研判中美在不同权利逻辑下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化评价体系、培养专业化团队和强调目标导向的科研管理等方式,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质量,提升成果转化效率,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