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下综合管廊内合适的温湿度环境是各类专业管线及附属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障。选取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地下综合管廊单元模块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5—11月、2022年10月—2023年3月对管廊内外温湿度与进排风风速进行现场实测,进一步测算通风换气次数,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Pearson)确定各实测参数之间的显著关系。结果显示,管廊内温度受日变化温度影响小,受年平均气温影响大。廊内温度全年变化范围为11.7~23.5℃,廊外温度每降低5℃,年廊内温度最大降低1.3℃,单日廊内温度最大降低0.3℃。2022—2023年湿度在60%~70%的占比7.4%,湿度> 70%的占比3.2%;研究时段换气次数达到2次/h的占比为8.3%。廊外温度与廊内温度、廊内湿度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11和0.801。结果表明:管廊内温度受日变化温度影响小,受年平均气温影响大;廊内环境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自然通风对于改善廊内温湿度环境效果不佳。研究结果为地下综合管廊通风设计与智慧管控技术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针对综合管廊造价高于传统市政管线设施,其估算具有影响因素众多、非线性等特点,综合考虑管廊长度、截面面积、舱数以及管线入廊个数等10个特征因素,充分利用遗传算法(GA)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建立了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通过MATLAB仿真试验,对综合管廊的投资估算进行预测研究,并与传统BP神经网络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相关测试表明:检验样本的模拟输出值与样本真实值呈线性吻合,相对误差基本在5%以内,说明该模型预测综合管廊的投资估算比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容纳天然气、供热、给水、电力等多种市政管线于一体的综合管廊已成为保障城市“生命线”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天然气管线作为其中最具威胁的危险源,一旦发生泄漏极易在管廊受限空间内形成易燃易爆气体云,给综合管廊安全运行带来巨大的爆炸风险。为揭示多因素影响下综合管廊复杂受限空间内燃气爆炸传播特性,有效支撑管廊燃气爆炸事故后果评估及安全防护需求,该文使用自主研制的综合管廊燃气爆炸实验系统研究了甲烷体积分数、泄压口和舱内附属设施(燃气管道、配电箱、灭火箱等)对火焰传播过程和超压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体积分数为9.5%时爆炸超压达到峰值;与封闭管廊模型相比,综合管廊预设的通风口可以起到较强的泄压作用,超压峰值衰减率达28.4%;燃气舱内附属设施会加速火焰传播过程并导致更大的超压峰值。该研究能为提升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孙影 《科技资讯》2013,(22):228-228,230
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因其节约空间、减少重复建设成本、遍于维护、不影响城市景观等诸多优点被城市所广泛采用,目前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发展较晚,技术、管理等方面相距西方发达城市有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对西方发达城市综合管廊的介绍,在分析了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城市发展综合管廊中值得我国借验的经验,以便为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的敷设与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综合管廊电力仓温度控制调配管理问题,有效提高其温控调配效果,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管廊电 力仓运维作业优化算法。该算法基于解空间分割原始思想,设计解空间分割处理机制,并应用其对当前综合管 廊电力运维下,不同等级电压进行测评,计算得到管廊电力仓磁场。基于电磁场数据,对自然对流微分方程、 能量方程联立求解,计算得到管廊电力运维作业的传导数据,获取电力仓温度的对接分布情况。最后对得到的 电力仓磁场计算数据和对流分析数据参数分别划分子空间,明确划分个数和空间个体数,获取最优解,实现运 维升级。实验数据证明,局部最高温度降低了将近 27%,绝对温度降低了 32%,电力仓温控调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地解决现有综合管廊投资估算方法的预测精度不高,且预测精度易受样本量大小、特征参数冗余或贫缺等问题,构建一种将主成分分析法(PCA)与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结合的综合管廊投资估算预测模型.采用PCA对影响综合管廊投资估算的特征参数进行降维,剔除噪声或冗余数据,以贡献率较大的主成分作为LSSVM的输入向量,综合管廊单公里造价作为LSSVM的输出向量;利用PSO对LSSVM的核函数参数σ与惩罚因子参数C进行寻优,建立基于PCA PSO LSSVM的综合管廊投资估算预测模型,并对测试集样本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PCA PSO LSSVM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3.28%,满足投资决策阶段对投资估算预测误差的要求(±10%),且与PCA LSSVM模型、PSO LSSVM模型、GA BP模型和GA SVM模型相比,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67.29%,70.52%,48.13%和38.60%.PCA PSO LSSVM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性能优,可作为综合管廊投资估算的有效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预制拼装RC管廊自重大和吊装难的问题,通过试设计UHPC预制拼装管廊主体构造,并进行1:2模型的静力试验,得到了各级荷载作用下UHPC综合管廊的顶板、底板和侧墙的破坏形态、荷载-变形关系、钢筋和混凝土应变,并对整体受力机制、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UHPC管廊重量可减少30%,破坏模式与RC管廊基本一致,均为弯曲破坏,但UHPC管廊的开裂荷载和变形能力明显提高。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简化拉压区应力分布图形,建立UHPC综合管廊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误差在10%左右。提出的计算公式可为UHPC综合管廊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浅埋隧道,综合管廊不可避免会受到车辆荷载的影响。为保证管廊结构运营期安全,有必要研究循环动荷载对管廊结构的影响。依托某综合管廊工程,使用ANSYS建立管廊-车辆荷载三维模型,研究了综合管廊在不同车辆荷载条件下的应力响应,发现在车辆荷载一个作用周期内,管廊的主拉应力时程曲线可分为上升区、峰值区及下降区;各车辆工况下管廊上部应力变化幅度在10%~15%左右,下部应力变化幅度在1%左右,距离地表越远的部位应力变化幅度越小。在得到管廊应力时程数据后,基于3种不同的疲劳公式编写程序对管廊进行疲劳分析,发现按Cornelissen公式及吕培印公式计算,管廊结构的最低使用寿命分别为0.42年及24.8年,不满足其设计使用年限,因此有必要考虑管廊在车辆荷载下的疲劳效应;其中管廊疲劳损伤主要集中在管廊的5个部位,中舱顶板、两中隔墙的顶端和底端,其中中舱顶板所受疲劳损伤最大,这5个部位应是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以及运营期间应重点关注的部位。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强震区软弱地层城市综合管廊的抗震性能,以某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探讨了不同设置方式的减震层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措施工况,设置垫层减震层后,管廊最大沉降减少1.61%,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别减小29.75%和4.88%,最大剪切应力减小18.49%,最小安全系数增大15.13%;设置半环减震层后,管廊最大沉降减小1.55%,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别减小34.12%和18.06%,最大剪切应力减小31.86%,最小安全系数增大18.33%;设置全环减震层后,管廊最大沉降减小16.92%,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别减小61.04%和28.84%,最大剪切应力减小35.78%,最小安全系数增大32.46%.全环减震层的减震性能优于垫层减震层和半环减震层,推荐在软弱地层城市综合管廊采用全环减震层进行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央党校中水处理工程为例,分别从管线综合设计的任务、原则、管线综合位置的控制等方面说明了管线综合设计中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并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角度,对中水处理站中给排水及工艺管道的管材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雄安新区启动区NA8路示范段综合管廊建设采用廊上架廊自动化节段安装工艺,为了研究架廊机前支腿垫层的沉降特征、承载能力及其对架廊机设计和管廊安全安装的影响,本文以雄安新区京雄城际铁路JXSG-6标固安南制梁场作为试验场地,对架廊机前支腿施工区域的垫层进行数值模拟和浅层平板载荷现场试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垫板宽度和垫层厚度对土体沉降和应力的影响,试验采用堆载块分十级加载,每级加载40 kPa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垫板宽度由1m增大至5m,土体沉降降低52.5%;考虑安全储备和找平作用,垫层厚度优化为20cm;单级加载垫层的沉降区间为0.43~0.78 mm,呈现先降低后平稳再增加的趋势;垫层累计沉降5.72 mm,在架廊机前支腿设计承压条件下,垫层地基累计沉降值仅为1.98 mm;堆载试验完成后,承压板东西两侧的路面、承压板底部砂面和承压板底部垫层均保持较好的完整度,未发现显著沉降或开裂现象;承压板垫层地基刚度为69.93 MPa/m,垫层的变形模量为58.1 MPa。研究显示架廊机前支腿垫层具有良好的承载力,能够满足综合管廊节段安装阶段架廊机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2.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国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项目实践中对回报机制与回报结构还缺乏深刻认知,对其影响因素及适用的定量分析工具还缺乏全面研究.该文从实务案例入手,对国内进入执行阶段的71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 回报机制与回报结构开展系统性的结构化研究.通过利益相关分析洞见综合营...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交通成本效益、能耗成本效益、环境成本效益作为指标,建立交叉口综合指标评价模型。利用微观交通仿真平台,结合微观排放模型CMEM对不同流量条件下,让路控制、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等三种控制方式进行仿真并评价相应的交叉口综合运行成本。结果表明:能耗成本在综合经济成本所占的比例最高;在低流量条件下,让路控制的综合成本最低;对于中高流量的交叉口,信号控制的综合成本优于其他两种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4.
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属于市政综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其主要问题是资金的问题,仅仅靠政府财政支持很难实现大规模建设,而PPP建设模式是近年来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到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新形式,PPP的引入为我国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供了新机会。本文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研究了PPP模式下综合管廊项目投资建设风险的影响因子,并确定了23个关键性的风险指标,构建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TOPSIS方法模型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计算出风险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权重,同时结合工程案例,对所构建的综合管廊项目在PPP模式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际运用,并提出了风险管理控制办法。该方法最终将定性与定量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对综合管廊项目PPP模式下投资方案进行风险评价,评价结果具有工程实践性,能够帮助投资者有效地评判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5.
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方式,为了对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响应面模型(Response Surface Model, RSM)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选取适当的结构力学响应作为控制参数.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和优化拉丁超立方采样(Optimized Latin Hypercube Sampling,OLHS)方法,建立设计参数与结构力学响应之间的响应面模型,并评估了不同采样方法建立的响应面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采用最小样本点数量4倍的OLHS建立响应面模型能兼顾建模效率与准确性.基于响应面模型建立了考虑配筋等多种条件约束的优化模型,采用非线性规划和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求解方法不影响优化结果,模型鲁棒性好.优化后结构造价成本下降27.58%,控制截面弯矩分别下降45.10%、45.72%、24.40%.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优化后结构进行了分析,其二维响应面模型与有限元分析的误差小于14%,采用二维响应面模型替代有限元分析过程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依据特普费尔公式和申农公式,按照综合方法对图形进行了分类,对“应该如何综合”和“综合到什么程度合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不但得出在原图中需要舍弃、修改和保留的三类图形对象应占比例,而且求得综合后新图中属于采用和修改过的两类图形对象应该保持的比例,对地图综合、综合检验与工作量计算等都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缓解当前化石能源使用危机的问题,在考虑了储冷、储热和储电设备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RIES的经济性模型。将天然气购买的成本、购电成本和设备运行成本之和作为目标函数,将系统综合运行成本考虑的更为周全,约束条件中不仅包括各设备的能量交互损耗、储能设备的功率和容量约束,还引入了重要负荷备用,提高了RIES的供电可靠性。利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大大加快了求解算法的收敛速度。案例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求解算法求解速度更快,进一步减少了系统综合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8.
王建  李茂  付伟庆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6):6660-6667
了探究多舱组合预制拼装预应力地下综合管廊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表现,对进行了“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分析以四舱综合管廊为例,采用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拼装形式的装配式综合管廊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也对有无预应力钢绞线的拼装结构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研究。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无预应力钢绞线的拼装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均大于整体结构;增设预应力钢绞线的左右拼装结构可以消除左右两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移,同时也可以减少上下拼装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移,有效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分析可对预应力装配式综合管廊在地震下的结构安全提供了研究依据,对地下综合管廊的进一步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合理促进钢铁企业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技术回收低温余热,建立了有关我国政府机构与钢铁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演化稳定性以及关键参数对演化轨迹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成本和环境污染税费对ORC技术的推广是非常重要的.在政治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较高的能耗和环境污染税费更加促使政府对ORC技术推广.初始选择概率值接近或者大于临界值,对双方推动ORC技术都有利.提高监管支出以及政治和社会效益,使政府更具有积极性;增加环境污染税费、ORC发电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效益,使企业更具有积极性;提高运营亏损补贴和技术补助以及技术部署成本,对政府和企业都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20.
于晓颖 《科技潮》2009,(1):33-33
近日,建工北安“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被全国安装协会授予“安装之星”称号。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管线安装。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根据工程实际将各专业管线设备在图纸上通过计算机进行图纸上的预装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