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燕青  李甲  王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7):7122-7128
为提高民航飞行员的陆空通话绩效,基于认知心理学,分析飞行员的注意力、短时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四项认知能力对其陆空通话绩效的影响。选取20名飞行学员作为被试,模拟飞行员与管制员陆空通话,通过分析被试在各项认知能力下陆空通话绩效,并结合专家对各项认知能力赋的权值,建立飞行员综合认知模型。结果表明: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和短时记忆能力对其陆空通话绩效的影响显著;其思维能力对错误指令的识别具有显著影响;语言能力显著影响飞行员要求管制员重复指令的次数。飞行员较高的认知能力,对提高陆空通话绩效,保障航空器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达 《当代地方科技》2010,(21):103-103
随着我国民航的运输周转量快速增长,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安全性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空管系统的安全性,可以为进一步保证飞行安全、优化空管系统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切实提高航空安全运行质量,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航安全运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航空安全事故,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的自身系统控制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防范因陆空通话差错造成航空不安全事件风险,基于管制员认知过程,从无线电频率、是否使用管制员母语、陆空通话语速和指令复杂程度4个维度分析陆空通话对管制员监听差错的影响。选取52名管制员作为被试,使用E-prime搭建实验平台模拟管制员监听机组复诵场景,分析被试在不同场景下监听陆空通话绩效。结果表明:无线电频率干扰、陆空通话使用非母语、复杂指令会导致管制员监听差错的显著差异。本研究为强化陆空通话管理,有助于提高空中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任娜 《科技信息》2012,(9):199-199
跑道安全是航空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跑道入侵问题是对航空安全的一个严重威胁,全球航空业都在为如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而出谋划策。近年来,中国民航发展迅猛,民用航空飞行量迅速增加导致机场高度繁忙。中国民航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跑道运行的安全性,保持了很高的安全水平。跑道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分析跑道入侵、了解引起跑道相撞危险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人为因素成为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的主要因素,对人为因素的分析有助于从认知角度找出管制工作中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善。本文围绕管制员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心理素质等5个方面对人为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Word软件在富文本格式(RTF)文档解析的漏洞利用攻击,通过对Word程序的逆向分析,研究其在RTF文档解析中产生缓冲区溢出漏洞的原理,并提出一种基于指令回溯及特征数据构造的漏洞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分析Word漏洞的触发原因、触发点和触发机制,给出了面向RTF文档的缓冲区溢出漏洞的分析流程.实验测试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Word的RTF文档解析漏洞.  相似文献   

7.
民航无线电英语通话是国际民航地空通信的通用语言,也是一种具有明显特征的英语变体,本文主要介绍陆空通话的一些特征并对其中的字母、数字、标准词和指令进行分析。飞行员和管制员应当予以充分的注意以保障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8.
管制员"错、忘、漏"是威胁空管安全运行的重要潜在因素,而人为原因的"错、忘、漏"又是无法完全避免的。通过加强机场塔台管制员安全意识培养和严谨工作作风培养,严格规章制度和陆空通话,充分利用雷达及各种辅助设施设备功能,加强班组资源管理和做好相互监督和提醒等手段,将有效减少管制员的"错、忘、漏",切实提高航空安全运行余度。  相似文献   

9.
航空器在终端区飞行时,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不能严格按照计划航线飞行。通过分析历史航迹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隐马可夫模型的终端区航空器综合态势识别方法。首先提取航迹数据的各类特征点,然后根据其x坐标、Y坐标以及Z坐标建立3个隐马尔可夫模型。通过训练3个模型的参数,对航空器在终端区内的高度态势、速度态势以及方向态势进行识别。最后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航空器的综合态势进行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识别出终端区航空器的综合飞行态势,为管制员发布管制指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飞行流量的增长,跑道侵入成为威胁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跑道侵入的统计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找出对跑道侵入影响的主要因素,然后对各主要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各因素的关联序,明确了跑道侵入影响因素关联度中最主要因素是人员因素,飞机侵入影响因素关联度中主要因素是空中交通管制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针对焦炉生产中工作环境恶劣而机车定位控制要求高的情况,提出基于感应无线技术的焦炉机车自动走行控制方案。重点阐述了利用感应无线技术抑制数据通信中的同频干扰问题,构建同轨道多机车位置检测应用模式,建立三维机车自动走行控制立体结构模型,设计了感应无线硬件电路。文中设计的系统具有设计先进、功能丰富和可靠性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李铁男  翟涛  温强 《应用科技》2005,32(8):31-33
本系统在滴灌水网的控制节点处加装无线通讯单元实现了对全系统的远动功能.滴灌控制装置主要由PLC、无线数传电台/遥控模块、交流变频器、远传压力表组成.通过PLC控制数传电台和遥控模块,成功地实现了数传电台及遥控模块间的无线通讯,使得滴灌系统中各节点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13.
穿透地层的矿井地下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探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穿透地层无线通信的特点,采用终端短路单级天线及单边带调制和弱信号接收技术,提出一种可行的穿透地层矿井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RTX增强Windows实时性的虚拟无线电实现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indows线程切换与线程调度存在毫秒级的时延和不确定性,无法满足通信系统底层协议处理的实时性需求,使得完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虚拟无线电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提出并实现一种虚拟无线电实时性增强方案,解决上述实时性问题。RTX(real-time extension)是对Windows系统进行实时性扩展的实时操作系统,能保证线程处理的实时性和确定性。设计了基于Windows和RTX的虚拟无线电实现架构,将通信系统的协议处理实现划分为基于RTX实现可满足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物理层通信协议处理和基于Windows实现实时性要求较低的高层通信协议处理,并给出了两部分处理模块间数据与信令的交互机制。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基于RTX实现通信协议的处理能够达到微秒级的控制时延,可以满足大部分现代通信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从而为采用Windows的虚拟无线电的实现提供一种有效的实时性增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数字无绳电话PHS系统是结合了最新无线访问技术和智能网络技术的新的通信服务.介绍了PHS系统的无线访问方法TDMA/TD和无线通道.按照通信协议的分层,设计了相应的软件结构.在物理层,实现了基本的物理帧传输;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了滑动窗口协议的数据帧传输;在网络层,实现了无线管理、移动管理、呼叫控制等.给出了这些层的典型函数模块.应用层是由中断驱动来实现各种服务的,并按优先级来调度处理事件.PHS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基于DSP实现语音端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以DSP芯片为核心的语音端点检测模块,用于有线/无线自动转接设备。该模块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应用短时能量、短时过零率和短时自相关语音特征参量进行联合检测,达到了比较满意的端点检测效果。该模块应用于系统中能够实现通话方语音对通话过程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7.
具有远程监控的智能化抽油机节能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化抽油机节能器,给出了该节能器节能控制策略和优化控制算法。提供有RS485串行口和TTL串行口。通过外置SA68D21DM无线数传模块,在10-15km范围内,可实现抽油机设备运行工况的远程监测、监控。  相似文献   

18.
软件无线电技术(Software Radio Technology)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实现无线电通信的新兴技术,它是利用软件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各种功能.本文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和体系结构,详细分析了其实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临时组网通信过程中使用超短波电台作为常用的通信手段,讨论了自组网技术在超短波电台通信网络过程中,组网路由协议在实现高效组网和有效数据传输所起的关键作用。进而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军事指挥、抗震救灾等野外临时性工作的应用场景,对不同自组网路由协议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通过仿真和评估测试路由协议在超短波电台通信网络中负载情况及数据投递情况,从数据投递率和归一化路由负载两方面对路由协议进行了性能比较和分析。实验数据表明,DSR协议的性能表现具有明显的优势,分组投递率高,路由负载较小,比较适合移植到超短波电台通信网络中使用。此外,AODV协议具有较小的路由负载,也可应用于低带宽的超短波电台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 ,降低网络的造价。提出了虚拟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 ,它将软件无线电中通用的可扩展硬件平台应用于个人蜂窝通信网中。按照功能将无线通信系统的基台分为 4部分 :天线、中频、基带、控制 ,并且通过高速的网络互联起来 ,从而实现虚拟化。采用虚拟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的越区切换 ,并且可以实现各种宏分集算法。而传统的蜂窝系统结构不容易实现宏分集 ,或者只能采用选择式宏分集。接着着重分析了虚拟无线通信系统在最大比宏分集方面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它比码分多址中的软切换中所采用的选择式宏分集能够带来更低的中断率 ,从而提高系统的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