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带宽受限和拓扑改变频繁使得移动Ad hoc网的QoS(服务质量)保障十分困难。文中全面论述了支持移动Ad hoc网用户QoS性能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QoS服务模型、QoS信令、QoS路由技术、QoS MAC(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协议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指出了与这些问题相关的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分析移动Ad Hoc网络的发展历史、特点,讨论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移动Ad Hoc网络为无线数据传输,特别是图像和实时视频,提供应用所需的服务质量QoS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以及现有研究的解决方法和提出的QoS框架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MPLS下一代网络的QoS机制的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解决下一代网络的一个关键技术--如何保证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的难题,在对比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的QoS机制的基本模型InteServ(Integrated Service)和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MPLS(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技术在下一代网络中QoS机制的实现,并提出了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QoS集中控制体系结构.该结构具有强可控性,基于显示路由方案对单个业务流进行有效地控制,避免了资源冲突,达到了集中式控制优化网络性能效果,从而保证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用最大QoS共享路径算法改进MRSVP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MRSVP(Resource Resercation Protocol with Mobile Hosts)协议的基础上,针对MRSVP协议在处理单播流时的缺陷,提出了最大QoS(Quaity of Service)共享路径的概念,给出了计算最大QoS共享路径的算法并对MRSVP协议进行了改进.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RSVP协议相对改进前,在网络重载情况下,缩短了重新进行资源预留的路径,从而提高了资源预留成功率,增加了移动主机在子网间切换的成功率,缩短了移动主机切换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当前Ad Hoc路由协议一般都是单路径协议。然而由于多路径路由方式可以大大减少路由开销,提高数据传输率,减少网络拥塞,是未来Ad Hoc网络路由的主要方式。为此分析讨论了几种典型的多路径路由协议,并对这些多路径协议进行评价,对其性能进行比较,讨论了多路径协议在QoS(Quality of Service)、能源和安全方面的应用,指出未来多路径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便携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倾向于成本经济、方便实用的无线网络,Ad Hoc网络就是结合这个需求,以其独特的自组织特点被公认为最佳的移动网络构架,但是,长期以来拥塞问题一直是限制Ad Hoc网络性能的影响因素;基于此,通过对Ad Hoc网络拥塞的影响与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对Ad Hoc网络拥塞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对移动Ad Hoc网络的拥塞控制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移动Ad Hoc端到端TCP拥塞控制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
RSVP在VoIP网络中QoS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在VoIP(Voiee overIP)网络中,缺少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问题,提出了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协议在VoIP网络上的应用方法.此方法实现了端到端的资源预留,从而保证了网络中的QoS.RSVP协议在网络中的实际应用,证明了它能够提供有保证的QoS.通过这一网络工具,精确地划分了网络上数据包的类型,并应用端口建立网络内部的规则,使得实时的数据流变得有序,满足了网络整体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无线移动Ad Hoc网络(MANET)是一种不依赖任何固定设施的移动无线多跳网络。由于Ad Hoc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资源限制,一个有效和分布式的MAC协议是一个挑战性研究工作。本文分析了典型的Ad Hoc网络MAC协议。然后根据这些协议的设计目标、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讨论和性能对比。  相似文献   

9.
3GPP/3GPP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提出的基于会话发起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的多媒体子系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为下一代无线网络的多媒体业务提供了可行性.但是,使用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的分组交换来传输数据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抖动、分组到达失序和分组丢失等问题.首先介绍了一个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网络和IMS共存的体系结构,分析了SIP,H.248,公共开放策略服务协议COPS(Common Open Policy Service)如何保证QoS(Quality of Service)的;接着讨论了如何保证3G网络架构下基于SIP协议的多媒体会话的QoS,解决网络阻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移动Ad Hoc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Ad Hoc网络比传统的有线和无线网络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问题,入侵检测技术可作为第2道安全防线来弥补入侵预防技术的不足;由于移动Ad Hoc网络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已有的入侵检测系统不适合被运用到移动Ad Hoc网络中。文章设计了一个新的适合移动Ad Hoc网络的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充分考虑了移动Ad Hoc网络资源受限的特点,对整个网络进行了簇的划分并且提出了一个划分簇的算法,进而对不同的Agent进行了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1.
移动无线自组网(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是由无线移动节点所组成的具有任意和临时性网络拓扑的动态自组织网络系统,每个节点都可以作为主机和路由器使用。由于移动自组网的独特组织形式,固定网络和有中心无线网络的很多协议无法直接被它采用,因而需要设计专门适用于移动自组网的协议。其中,路由协议是自组网设计并研究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对MANET中的经典AODV路由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节点MAC层信息感知,表征出链路拥塞状态,同时将MAC层信息跨层共享,提出时延跳数积作为网络层路由判断和选择的依据,改善移动自组网传统路由协议遇到的拥塞问题,优化路由工作和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2.
移动Ad hoc网络中具有均衡策略的稳定性路由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自组织、不依赖预设的基础设施快速展开的网络。在Ad hoc网络中,移动终端可以自由移动,从而会导致链路频繁的断裂。由于该网络动态的特性,建立稳定的路由进行数据传输显得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均衡策略的链路稳定性路由算法,并且将它在传统的AODV协议上实现得到了一种新的协议,即N-AODV。该算法在路由建立阶段,通过节点间的相互运动预测链路的生存时间,并且将路由稳定性与跳数之间进行均衡,选择出稳定性较高、跳数较小的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新协议相比AODV、SSA协议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自组网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支持多跳的临时性的网络自治系统。Ad Hoc网络是一种由移动节点组成、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的自组织网络。本文针对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在OPNET 10.5环境下如何实现等问题,在介绍网络仿真软件OPNET 10.5和无线协议AODV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采用AODV协议的移动节点实例,详细分析了在此仿真环境中分组递交率、端到端的平均时延、路由协议开销等关键参数的变化形态。  相似文献   

14.
对Ad hoc网络中的QoS保证进行研究,针对现有的QoS路由协议没有考虑节点负荷、节点碰撞等本地信息,提出了一个在Ad hoc网络中提供QoS的路由协议——QoS-Aware多目标优化路由协议(QMOR).该协议把QoS请求———带宽作为接入控制的参数,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算法是DSR协议的扩展,在目的节点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选路,算法的优化参数包括路径时延、缓冲区中已存包的长度和重传数目.通过仿真,结果显示了QMOR协议无论在静态网络和动态网络,都有比DSR协议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传统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s)黑洞攻击解析模型存在网络拓扑结构固定、网络传输性能预测精确度低的问题.针对使用按需路由协议的MANETs网络,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拓扑近似技术的黑洞攻击解析改进模型(improved black hole attack analytical model,IBAAM).IBAAM协议使用随机模型代替传统解析模型使用的n元2立方体模型,并将网络结构扩展至随机拓扑结构,使用最短跳距离概率描述表示网络拓扑结构的随机拓扑信息,再使用K均值聚类法实现跳距离文件配置以求解任意拓扑结构下的攻击概率问题,从而在不利用任何实际拓扑先验信息条件下有效预测MANETs网络平均丢包数目.IBAAM实验结果表明,在多种不同固定Ad Hoc拓扑结构下,IBAAM的网络丢包预测精确度在仿真结果的95%置信区间内,能够有效预测网络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存多种Ad Hoc组播路由协议的有效性差、控制开销大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动态广播环的组播路由(DRMR:Dynamic Ring based Multicast Routing)协议,确定了DRMR协议的实现框架,定义了各功能模块。在该协议中,组播路由建立和维护每个组成员广播环所构成的连通环图,当组成员广播环离开连通环图时,采用逐步扩大广播环的半径恢复其连通性。仿真结果表明,DRMR协议具有较高的数据分组递交率和较低的路由维护开销,其总体控制开销比基于需求的多播路由协议节省,能满足Ad Hoc网络对组播应用的要求,对研究Ad Hoc网络人员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未来大规模无线自组织网络中,不但要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还要保证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快速变化.现有的M-USAP(改进的统一时隙分配协议)能够在一帧内完成全网控制信息的交互,每个节点拥有全网路由信息,在小规模网络中能够快速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存在路由开销大、收敛慢、端到端时延大、节点吞吐量小、时隙复用率低和网络反应迟钝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CUSAP(分簇式统一时隙分配协议).该协议基于分簇思想,簇内采用动态时分多址协议,簇间采用多频段分割技术,实现高效的簇内和簇间节点交互.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路由收敛快、业务收发平稳、端到端时延小、时隙复用率高和网络灵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