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切向粘滞修正的夸克分布函数,构建出粘性色流体力学.在粘性色流体力学的理论框架下,推导具有切向粘滞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胶子自能.以此为基础,研究粘性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色散关系和谱函数;讨论切向粘滞对色散关系和谱函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超高能重离子碰撞能在原子核线度内产生高温高密度物质,导致夸克囚禁的解除,产生一种新的物质状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如果这种从强子物质到夸克物质的相变在实验中得到证实将是对强相互作用理论QCD(量子色动力学)的有力支持。由于超高能重离子碰撞目前主要发生在宇宙线事例中,而宇宙线事件一般是不等核碰撞,快度分布在核子—核子碰撞质心系中是不对称的。本文应用流体力学模型讨论宇宙线中不等核碰撞事例,得到了能量密度分布和不对称的快度分布。本文所讨论的流体力学将应用在今年的羊八井实验中直接从EAS事例数中挑选出超高能重粒子碰撞事例,寻找夸克胶子等离体。  相似文献   

3.
基于MIT袋模型,在纵向能量近似下,求解了高能重离子碰撞核子的部分子波函数,进而得到了核子的袋压强,并确定了高能重离子碰撞过程中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临界温度。此外,还利用有限温度QCD求和规则,讨论了手征对称性恢复和双轻子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和部分子模型,研究了相对论质子-质子碰撞产生的大横动量光子.在微扰量子色动力学中,大横动量光子的产生源主要有康普顿散射、夸克-反夸克湮灭、胶子夸克单圈以及部分子散射末态的光子碎裂等.理论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解释各能区质子-质子碰撞产生的光子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在 SPS、RHIC 和 LHC 碰撞能区,利用 SU(2)规范对称性,研究了强子物质中介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热光子. 计算结果表明,在 SPS 能区,强子气体对热光子谱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在 205 MeV 初始温度条件下,强子气体热光子产额比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产额高. 在 RHIC 和 LHC 能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作用随碰撞能量的增加而逐渐变得重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夸克组合模型的原理和夸克组合律(QCR)的基本步骤.解释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RHIC和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产生,详细描述了夸克组合模型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应用.本文使用了蒙特卡罗方法通过程序实现组合机制下对RHIC反应的模拟,并在拟合实验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组合机制下夸克横动量分布对强子横动量分布的影响.本文绘制出重子介子比的动量谱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最主要的物理目标之一是寻找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存在的证据并研究其特性.在研究QGP的诸多探针中,重味夸克偶素在重离子碰撞中由于"色屏蔽"效应而造成的压低被认为是QGP产生的直接信号.随着实验和理论的进展,人们发现QGP中的"再产生"和冷核物质效应也会显著地影响重味夸克偶素在重离子碰撞中的产额.近年来,以中美为主研制的STAR缪子探测器(MTD)大大提升了RHIC能区的重味夸克偶素实验研究能力,为探索其在QGP中的各项行为提供了精准的实验依据.本文总结了RHIC-STAR合作组近年来在200 GeV质子-金核和金核-金核对撞中重味夸克偶素J/ψ及Y的产生的实验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近年来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重味夸克偶素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极低横动量J/ψ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相对论性核-核碰撞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实验室内产生和探测QGP(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机会。对QGP的探索不仅对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更是对QCD(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产生的极端高温高密条件下对QGP的探索为研究物理学的许多领域提供了可能。该文简要介绍了从SIS能区到...  相似文献   

9.
在RHIC的PHENIX的快度接收范围内,采用EKS98和HKN04给出的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数,计算了√sNN=200 GeV/核子p-Au,p-p碰撞中色八重态产生机制下J/ψ粒子微分截面随快度的变化.在RHIC能量下,最主要的粲夸克偶素产生过程是胶子融合.所得结论与实验数据对比,有助于了解胶子分布的核遮蔽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超高能重离子碰撞研究的现状,说明了预言存在从核物质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相变的根据。对于实验上产生这种相变的可能性及探测它的方法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在相对论热力学中熵是一个Lorentz不变量。在超相对论能量下的重离子碰撞中,体系的熵又和完全的状态方程有关,并与发射的不同种类的粒子的比率相应。因此我们选定熵作为一个膨胀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演化参数,并建立包含膨胀和不可逆味动力学的熵方程;从带有源项的动力学方程和热巨配分函数的关系,带有熵产生项的熵方程被等同地导出,在源项中,我们试图充分地包含所有的粒子,即除了少量强子是在碰撞初产生的外,主要是来自于体系膨胀期间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变的贡献,夸克-胶子相向强子相的演化是采用了强唯象学模型来描述的。源的区域在双曲线t2-X2=τ=1(fm/c)以上,在该区域内,和,在源区域以外,TμSμ=0,体系仅作绝热膨胀。自此人们清晰地看到,在源区域内,熵是如何被强子和重子物质产生出来的。相变过程中的熵密度的演化是通过对熵方程积分的数值计算得到的,结果能够用来评价获得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可能性,也一样可用以讨论对它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在RHIC的PHENIX的快度接收范围内,采用EKS98和HKN04给出的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数,计算了(s_(NN))~(1/2)=200 GeV/核子p-Au,p-p碰撞中色八重态产生机制下J/ψ粒子微分截面随快度的变化.在RHIC能量下,最主要的粲夸克偶素产生过程是胶子融合.所得结论与实验数据对比,有助于了解胶子分布的核遮蔽效应.  相似文献   

13.
喷注淬灭现象是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可能产生高温高密新核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QGP)的特征之一.我们分别测量质子-质子碰撞和重离子碰撞中的各种强子谱产额,并通过比较不同体系强子谱的产额,发现重离子碰撞中强子产额相对于质子-质子碰撞产额有所压低,进而研究喷注淬灭机制.不同强子产额的压低程度检验了一些理论预言,并为新的理论的提出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从COSY实验证实了六夸克奇特态ΔΔ双重子存在以来,目前对这一研究得到理论和实验的广泛重视.本组曾提出了手征SU(3)夸克模型并在这一框架下对ΔΔ双重子态进行了正确的预言,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研究表明隐色道(CC)效应对ΔΔ双重子态的影响很大.在此框架下利用共振群(RGM)方法,进一步研究了隐色道效应对奇异数为-1的Σ*Δ双重子自旋单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道计算的结合能为32.2MeV,耦合道时变为39.5MeV,可以看出隐色道耦合对Σ*Δ系统结构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J/ψ反常抑制现象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相变信号,在核与随动者吸收理论的基础上,导出了有相变产生时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J/ψ微分产生截面,并对NA50合作组给出的入射动量为158AGeV/c的Pb Pb碰撞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表明在NA50合作组的实验中,QGP物质已经产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本研究小组荻中山大学学生科研基金资助以来对有限温度(T)和有限化学势(μ)下的overlap费米子形式的格点量子色动力学进行的解析研究工作作一个阶段性回顾.我们使用overlap费米子方案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并提出了包括夸克一胶子等离子体理论在内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核子和介子中的部分子分布函数是描述其性质的基本物理量,但不同研究小组给出的分布函数并不一致.从最简单的价夸克模型出发,提出了在某一低动量标度(Q~2)下,K介子完全由价夸克组成,胶子和海夸克都是通过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辐射产生.根据一个考虑了部分子间重组效应的演化方程一Modified DokshitzerGribov-Lipatov-Altarelli-Parisi(MD-DGLAP)方程和相应的实验数据,给出了K介子的初始价夸克分布函数,对高动量标度下的部分子分布进行了预言,并与其他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高能重离子碰撞的主要目标是探寻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而粒子发射源的时空结构和动力学信息是分析QGP相关信号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利用色八重态产生机制和不同的核介质效应模型,在RHIC-PHENIX和HERA-B的运动学范围内,计算了重离子碰撞中J/ψ粒子产生截面比的y分布,以及在xF<0范围内a(xF)的xF分布,并与最新公布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显示出不同的核介质效应模型对截面的影响相差很大.结论对于验证xF<0时核介质效应模型的适用性、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形成标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部分子模型,计算了高能重离子碰撞的大不变质量双轻子产生.分析了双轻子产生的Drell-Yan过程的领头阶贡献和次领头阶(夸克-胶子康普顿散射、夸克-反夸克湮灭过程)贡献.数值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解释RHIC能区Au+Au 200A GeV碰撞和SPS能区Pb+Pb、In+In 158A GeV碰撞产生的大不变质量双轻子实验结果,验证了Drell-Yan过程在不变质量M4 GeV区域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