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存在实操课程比例少、教学与就业相互脱节、实践型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直接造成大多数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计算机教育的内涵和真正目的,也无法准确说出学习计算机知识对其未来的择业就业有何意义。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化高职教育的必然趋势。该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就业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分别探讨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为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突出实践课程教学,重点强调“职业化-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本质要求.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要贯穿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始终,通过校企合作、提供专业岗位实践实习等方式来强化职业化技能训练,从而满足社会对“职业化-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高原  王土央 《科技信息》2011,(15):10-10,16
结合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分析了当前电子信息类实验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校企合作机制等环节对电子信息类实验课程改革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杨晓云 《科技资讯》2013,(23):181-181,183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宗旨对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下"双辅导现场教学"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在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双辅导现场教学"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该实践教学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校企合作"双辅导现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为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企业调研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时代发展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不仅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及良好的计算机技能应用能力,还必须能够结合所学完成创新。在此背景下,学校在培养计算机人才时,需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以此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该文主要从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下计算机教学改革及校企共同开展实践活动3个方面探讨校企合作培养计算机创新人才的具体路径。力求为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培养计算机创新人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淑珍  刘立静  王海霞 《科技信息》2011,(23):I0030-I0030,I0047
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如何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突出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如何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计算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有力地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张宏甫  许媛 《科技资讯》2013,(22):193-193
校企合作为当前职业学校较为常用的合作发展方式,可有效推进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的创新改革、优化发展,提升学生综合技能水平,完善专业师资队伍管理,进而真正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优质、全面发展。为此,本文就强化校企合作入手,探讨了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科学策略。对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优化专业发展,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琼  翟志清 《实验室科学》2012,15(4):134-137
提出并介绍了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注重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优化,培养工程应用及创新人才。发展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完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采取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实验教学运行模式;加强实验教育改革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CDIO教育模式引入到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中来,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开展专业课程的学习,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大纲,以源于企业项目为导向、建立一体的实验实践环节,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合作企业的需求,使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形成无缝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基于CDIO模式的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蔡亮 《华东科技》2022,(4):122-124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计划,旨在深化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供应链管理课程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立足构建供应链管理课程,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赵杰 《科技信息》2013,(10):15-15
计算机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实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不断完善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情境的以项目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艺术类非陶艺专业的陶艺课程时间安排有限的情况,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精神指导下。湛江师范学院决定立足本地条件,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和专业方向特点,从建立校外陶艺教学实践基地入手进行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确立了校内课堂、陶艺工作室的传授与校外陶瓷企业实践基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丰富了课程讲授内容和实践知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教育的热切期盼,又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高校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整合师资队伍,融入企业文化和行业需求的应用性课程,加大校内实训和校外实操力度,采用"平台+专业模块群"的理论教学体系,设置独立运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构建起适应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创新体系,不断改革和完善现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则是本文的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14.
施海霞  王慧 《科技信息》2007,(4):158-158
文章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紧迫性、现实意义和突出问题着眼,围绕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构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等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肖永霞 《科技信息》2011,(19):21-21,407
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阐述了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结合我院应用英语专业的改革实践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经济"新常态"下,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是培养化工行业需求的应用人才的有效途径。实施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因此,通过提高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双方的认识、围绕企业技术岗位,完善课程建设、加强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双方深度合作、依托职业教育集团的方式大力促进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建设,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化工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诸如观念、师资、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瓶颈。目前国内多数高校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注重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改革和建设,也关注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但是这些环节往往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并不是针对企业需求而设定的。面向社会需求,强化能力培养,开展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基于校企合作,以《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为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企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达到校企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应本着"以职业为中心,从实践中学习"的理念,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方针,本文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对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课程开发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阐述了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基础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目的与意义,并根据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需要提出了课程培养计划,制订了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具体措施,对<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大规模路由设计”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情况.在课程建设中,课程团队切实结合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合理设计.通过合理的课程建设,使课程建设切实服务于专业建设;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形成专业建设带动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20.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实践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