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吊钟型涡流柴油机的起动孔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了起动工况下有、无起动孔对涡流室内流场及燃油喷雾过程的影响,起支孔的开设,对整个涡流室内的 涡流开矿不大,而对燃油喷雾过程则起促进作用。从而改善了涡流柴油机的冷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2.
综合论述了影响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性的结构和运行方面的因素;对变起动孔倾角和孔径对起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成功地解决了165 F柴油机的冷起动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涡流室式柴油机主副室温差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对燃油喷束与横向空气流的相互作用作了简化计算;并对定容压力室内喷束穿过不同结构起动孔时的扩展形态进行了高速摄影.上述研究证实在起动转速下,燃油穿过起动孔进入温度较高的主室,从而改善了涡流室式柴油机的起动性能.研究还发现,好的起动孔具有使燃油经历二次雾化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燃烧室的结构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起动性等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通过改进485型柴油机涡流室式燃烧室的结构来改善起动性。由新设计的涡流室镶块所构成的球锥形平底涡流室称QZ型涡流室式燃烧室。它的容积比V_k/V_c=38.5%;压缩比ε=20.5;通道面积比f_k/F=0.96%,通道倾斜角α=40°;涡流比Ω_c≈47;漏斗形起动孔30°×φ2mm,倾斜角β=60°;镶块的球锥母线半径R=30.5mm。实验证明,QZ型涡流室冷机起动性能较好,在气温10℃时,不用预热即可顺利起动,显然优于原机涡流室和D型涡流室;在负荷特性上,在标定功率37PS时测得燃油消耗率g_e为198.58/(PS·h),比原机降低6.4g/(PS·h),在标定转速2000r.p.m.时测得功率N_e为41.3PS,比原机增加1PS。  相似文献   

5.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吊钟型涡流室柴油机的起动扎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了起动工况下有、无起动扎对涡流室内流场及燃油喷雾过程的影响.起动扎的开设,对整个涡流室内的主涡流形态影响不大,而对燃油喷雾过程则起促进作用,从而改善了涡流室柴油 机的冷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6.
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机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论述了影响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性的结构和运行方面的因素,对变起动孔有和孔径对起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成功地解决了165F柴油机的冷起动问题。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涡流室中,燃烧室的面容比较大,冷起动较难;柴油机涡流室镶块在冷热交变工况的作用下易发生热疲劳、裂纹、脱落等现象- 为了改善柴油机涡流室的冷起动性,提高镶块的可靠性,笔者提出了新型镶块材料———细结构模压石墨,并采用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了4Cr9Si2 、铸铁、陶瓷和模压石墨四种镶块材料的热导率、冷起动性、排温、油耗及示功图- 分析试验结果后得出:新型镶块材料———细结构模压石墨能减轻机械负荷,降低燃烧噪声,提高柴油机的可靠性,改善柴油机的冷起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冷起动稳定着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稳定着火的可能性 ,指出了达到稳定着火的途径和方法 ,实现了主燃烧室定时定点稳定着火 .稳定着火的实现为把涡流室式柴油机从过高的压缩比中解放出来 ,为进一步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涡流室中,燃烧室的面容比较大,冷起动较难;柴油机涡流室镶块在冷热交变工况的作用下易发生热疲劳、裂纹、脱落等现象。为了改善柴油机涡流室的冷起动性,提高镶块的可靠性,笔者提出了新型镶块材料--细结构模压石墨,并采用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了4Cr9Si2、铸铁、陶瓷和模压石墨四种镶块材料热导率、冷起动性、排温、油耗及示功图。分析试验结果后得出:新型镶块材料--细结构模压石墨能减轻机械负荷,降低燃烧噪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涡流室柴油机燃烧系统参数对经济性的作用规律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两种涡流室柴油机S1100和S195的燃烧系统主要参数供油提前角、柱塞直径、连接通道宽度和涡流室容积作为正交实验对象,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了涡流室柴油机燃烧系统4种主要参数对经济性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涡流柴油机燃烧系统参数对经济性的作用规律。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两种涡流室柴油机S1100和S195的燃烧系统主要参数供油提前角、柱塞直径、连接通道宽度和涡流室容积作为正交实验对象,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了涡流室柴油机燃烧系统4种主要参数对经济性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12.
运用S195型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过程的实测数据,分析了非稳态燃烧过程的不稳定性;针对3种不同的燃烧型式,进行了放热规律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计算涡流式柴油机连接通道流量系数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和二维数值计算模型.首次精确地计算出连接通道流量系数随曲轴转角的瞬时变化规律.研究和分析了通道结构参数和发动机运转因索对流量系数的影响,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及其计算结果,对于改善和提高涡流室式柴油机性能,进一步提高其工作过程的计算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S195型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过程的实测数据,分析了非稳态燃烧过程的不稳定性;针对3种不同的燃烧型式,进行了放热规律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介绍把一台单缸涡流室式柴油机涡流室镶块直连接通道改为变角度连接通道,活塞顶双“w”坑主燃烧室改为腰鼓形双“w”坑主燃烧室的研究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在稳流试验台上测量通道改进前后的流量系数,倒拖试验台上用热线风速仪测量改进前后燃烧室中的气流运动状况,详细分析研究了变角度连接通道的气动喷射特性和燃烧室改进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燃油经济性及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涡流室涡流比对涡流室式柴油机污染物生成影响规律,采用标准k-ε-f湍流模型和LUENT动网格技术构建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烧仿真计算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得到合理的仿真计算模型参数。对不同涡流室涡流比时涡流室式柴油机压力和温度分布以及污染物生成影响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涡流比Rs对涡流室式柴油机气缸燃烧及污染物生成的影响规律是NOx生成量随涡流比Rs的增大而下降,而Soot生成量随涡流比Rs的增大而增大;可以通过优化在Rs为2.5~3.1范围内找到1个合适的涡流比Rs,使涡流室式柴油机气缸NOx生成量和Soot生成量均为较小值。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计算涡流室柴油机连接通道流量系数的热力学模型和二堆数值计算模型。首次计算出连接通道流量系数随曲轴转角的瞬时变化规律。计算分析了通道结构参数与发动机运转因素对流量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风冷柴油机镶块双通道安装位置对涡流室内涡流形态的影响,以BHl75F柴油机为例,基于FLUENT流体仿真软件,研究活塞从曲轴转角210°CA运动至上止点(TDC)时双通道倾角对柱形平底涡流室内涡流特性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镶块双通道倾角对涡流室内涡流形态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设计的30°、40°、45°及50°四种通道倾角方案中,涡流室内涡流发展过程较为相似,均在连接通道左侧形成自由涡,随着曲轴转角的增大,涡流强度增大,涡核上移并稳定在O点位置附近;相对30°、45°通道倾角而言,40°、50°对应的涡流形态发展较快,且在喷油始点附近位置,45。通道倾角所获得的涡流形态更稳定、矢量速度和涡流尺度更大,有利于提高油气混合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发超短型螺旋进气道与合理的匹配供油系统参数、燃烧室形状,在生产工艺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现X195柴油机燃烧系统由涡流式改直喷的目的。实践证明方法可行,耗油率、排气温度、冷起动温度、排气烟度得以降低。  相似文献   

20.
智能控制在柴油机低温冷起动上的应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级递阶智能控制原理对柴油机低温冷起动的两个难点进行研究,设计出相应的分级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系统分为智能监控中心和自动控制单元两级,采用RS-232接口将这两级结构连接,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瓣换,仿真实验表明,系统能使被控对象-柴油机低温冷起动加温装置正常运行,达到了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