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直接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与体育教育的宗旨相悖.分析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则,这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十分重要,它可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并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其运动强度和技巧难度都相对提高,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和预防机制,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问题,往往会给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对高校体育教学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高校体育教师应对运动损伤的知识和能力不强等问题,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该文主要就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尝试探索高校体育教学常见运动损伤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中三个年级600名普通中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就三个年级高中生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点、运动损伤的时段、项目、身体部位、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运动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提出了在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中预防和减少损伤的必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运动损伤已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正不断侵蚀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如何降低体育课的运动损伤率,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对高中体育教学有重要意义.将中医推拿纳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既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又能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介绍运动损伤及其危害,从中医推拿的作用入手,探讨其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群体活动中出现的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被调查的600人中,有146人次出现不同种类的运动损伤,发生率为24.3%;运动损伤主要出现在课外活动和比赛中,其中场地欠佳、球类项目特点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了多种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特征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峰 《科技信息》2009,(10):223-224
本文通过问卷及访问调查分析,对广州市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时发生运动损伤的类型、部位、时段以及原因等情况进行调查,试图找出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特征和一般规律,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上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何传胜 《科技信息》2012,(8):294-295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教学理念,以保证体育教学工作正常顺利进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本文介绍了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吕达兰 《科技信息》2013,(7):173-173,211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身心健康的,如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重视运动损伤,一旦发生了运动损伤,就会给学生造成生理上的痛苦,心理上的负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周鹏  周忠林 《科技信息》2009,(31):J0143-J0143,J0355
在普通高校中,足球专项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课程之一。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运动亦是发生运动损伤最多的项目之一。研究足球教学中运动损伤情况,对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足球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会给学生造成生理上的痛苦、心理上的负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本文详细分析了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以达到减少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运动损伤调查及预防对策——以广西工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高校体育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各个项目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对比损伤状况并寻找原因,分析高校体育运动保健存在的不足。结合广西高校的体育运动开展状况,探讨我区高校体育运动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及实际方法,为其它高校体育运动的健康教育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沿用以运动技术为主的教学体系,既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技能与习惯,因而高校体育应建立健身教育体系.文章阐述了建立健身教育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健身教育体系的立足点,以及改革旧的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模式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3.
江西高校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睡眠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江西省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睡眠状况,并了解影响体育专业学生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全面调查法,以江西省5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皮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问卷调查。结果体育专业学生的睡眠状况比非体育专业学生要差,其PSQI=6.727±3.673,PSQI总分≥8的比例为36.6%,明显高于其他研究结果;通过PSQI与SCL-90、SSRS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体育专业学生对自身状况的评价和他们的社会支持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睡眠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针对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优势、机遇和基础设施作了分析和论证。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潜力和发展优势正逐渐显现出来。应抓住高校改革和扩招的历史机遇,开拓高校体育消费市场,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发挥高校专业人才优势,并充分利用体育赞助促进高校体育水平提高,进一步培养和开发高校体育市场,实现高校体育产业的超常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及我省教育学院体育教育现状和学生特点进行分析 ,提出各学院如何根据现有教学条件 ,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制定和编写具有地方性的教学大纲 ,教材和教科书 ;改革体育课程设置 ;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体育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改革考核办法等 ,以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学工作 ,为中等学校培养业务合格、身体强健、一专多能的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6.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必需,同时也是高校体育目的之所在。为此,高校体育必须在新形势下重新构建其目标、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程度,使其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城区初中体育教学存在"体育教师义利观扭曲"、"体育教学伦理观念缺乏"、"师生伦理关系淡薄"等深层次伦理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从"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体育伦理观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保障体育教师的权益"等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电话访谈法统计了湘、鄂两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运动伤病,其患病比例为41.4%,分析了主要伤病的病因、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对实现终身体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体育通过快乐体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积极主动参与体育的习惯;传授体育文化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学生锻炼的方法和体育能力;创造全方位的体育的环境,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大学体育意识现状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分析大学生体育意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了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应成为现阶段高校体育教改的重要任务,并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若干途径与方法,以寻觅深化高校体育教改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