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市棚室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尤其是温室冬春茬及越夏栽培番茄、黄瓜的多年连作,近两年根结线虫病在我市日光温室严重发生,并呈蔓延之势,一般发病的温室造成损失为20%~30%,严重发病的温室造成损失达60%~70%,甚至绝收。这种病害已成为当地温室番茄、黄瓜生产中的严重障碍之一。本病除了能危害番茄、黄瓜外,还能危害茄子、芹菜、莴苣、菜豆等30多种蔬菜。因此,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已成为当前我市温室蔬菜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积温模型的温室栽培生产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在定期上市目标下的温室栽培的生产规划,以作物积温模型为依据,利用历史气象数据和市场价格信息,建立基于积温模型的温室黄瓜栽培生产规划决策模型.基于WEB开发了温室作物栽培生产规划决策系统软件,系统能实现在定植时间确定条件下预计上市期及逐日环境优化决策、在作物计划定植日期和上市期条件下的逐日环境优化决策、温室运行过程中的逐日环境优化决策.以温室栽培黄瓜为例,分别进行了给定定植日期的规划决策和温室运行的实时规划决策,决策结果表明:系统能根据用户所提出的决策目标和温室运行状况,实现温室栽培生产的规划决策.  相似文献   

3.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从荷兰全套引进三公顷自控玻璃温室,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工厂化生产,具世界一流水平。 温室采用无土栽培、天然降水灌溉、配方施肥、营养液滴灌、补给CO_2,计算机自动调控温度、湿度、通风、肥料、水分等技术,定时进行营养液、温度、EC值、PH值等理化测定,并随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使作物处于最佳生长环境,同时引进国内外高产、优质、抗病作物品种,每年可向市场提供1500吨优质洁净无污染的西红柿、辣椒、黄瓜等蔬菜,产品富含维生素、矿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保护地蔬菜面积不断扩大,大棚温室黄瓜栽培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环境以及栽培管理方法等方面原因,黄瓜霜霉病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给菜农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网纹甜瓜营养液深液流栽培管理与环境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营养液深液流栽培方式,以网纹甜瓜为研究对象,根据作物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对于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营养液组分的不同要求,采用自主研制的温室环境测控系统,调节并控制网纹甜瓜生长的小气候环境和根际环境.一茬网纹甜瓜营养液深液流栽培实验证明,自主研制的营养液自动循环系统和基于CAN总线的温室环境测控系统能够完成预期的环境调控任务,作物生长快、产品无污染、品质优.  相似文献   

6.
1994年-1996年在榆中县和平乡示范区进行温室蔬菜生产高效益栽培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了秋延后番茄和冬春茬黄瓜高效益栽培模式及相应的栽培技术。该模式使番茄平均产量达到5723kg/km^2,产值137354.6元/hm^2;冬春茬黄瓜平均产量达到130689kg/hm^2,产值245143.5元/hm^2,两茬实现产量187920kg/hm^2,产值达到382498.1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温室和大棚中,对夏季高温下多种蔬菜作物无土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配套的技术为1)营养液实行动态管理,2)采用一些节能型环境调控措施,协调温度与光照、湿度之间的矛盾.结果表明,无论是营养液膜培、深水培或固体基质栽培形式,只要选择合适的品种,都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7~9月期间,生菜、鸭儿芹连作2茬产量可以达到6 kg/m2以上,空心菜达到4 kg/m2,莴苣、西洋芹的产量为2.5kg/m2,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冬暖蔬菜大棚茬口安排的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到菜农的经济利益。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好冬暖大棚的蔬菜茬口,我们在多年的试验和观察的基础上,总结了几种有效的栽培模式,供广大菜农参考。 一、冬暖大棚蔬菜的主要茬口类型 冬暖大棚蔬菜主要有三种茬口:秋延迟茬、冬春茬和早春茬。 1.秋延迟茬 7~8月播种育苗,10~12月产品开始上市,12月底拉秧。主要作物品种是黄瓜、蕃茄、辣椒、西葫芦、菜豆等果菜类。 2.冬春茬 9月播种育苗,10月定植,翌年1~5月采收上市。主要安排嫁接黄瓜、番茄、茄子、辣椒、香椿、苦瓜等。这一茬作物对大棚结构、蔬菜品种及栽培管理技术有严  相似文献   

9.
成明 《安徽科技》1999,(1):34-35
(l)采用合理的棚型结构 塑料大棚的棚型较多,性能各异,生产上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季节、生产水平和经济基础,合理选用棚型,这是确保大棚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2)选用适合大棚栽培的优良品种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对品种的要求比较严格。冬暖型塑料大棚栽培黄瓜,要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春用型塑料大棚栽培冬春茬蔬菜,要选用前期耐低湿、弱光、早熟,后期能适应高  相似文献   

10.
崔燕平  王永久 《汉中科技》2011,(4):21-21,31
马铃薯是重要粮菜作物,其高产栽培技术规范主要是采用脱毒种薯、高垄栽培、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无土栽培是当今世界发展较快的一门高技术,顾名思义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介质液来栽培植物的技术,可广泛用于栽植蔬菜、花卉、饲料和苗木等等。它包括以下三大类:水培、气培、基质栽培。水培不用基质,由植物的根直接从营养液中吸取营养,营养液又可循环利用;气培是用气雾湿润植物根部、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营养液可循环也可不循环;基质栽培时植物的根全部固定在基质里,并通过基质吸取养分和水分。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种类很多,用户可因地制宜进行选择。目前各国所使用的基质主要包括岩棉、泡沫塑料、珍珠岩、蛭石、砂以及泥炭、锯木屑等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保护地蔬菜面积不断扩大,大棚温室黄瓜栽培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环境以及栽培管理方法等方面原因,黄瓜霜霉病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给菜农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温室蔬菜苗期常见死苗原因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育苗是华北地区主要蔬菜生产的首要工作,面积大,总量多,主要品种有西芹、园葱、彩椒、西红柿、黄瓜脱毒马铃薯等作物,环境条件和病虫害引起的死苗是常见的,并且危害比较大,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需要营养液给作物提供养份,按照全自动营养液滴灌和喷淋系统的要求,营养液需要过滤,以除去不需要的固体杂质,防止喷头堵塞. 由上海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系和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联合研制的“温室营养液灌溉二次过滤装置”已于日前通过了由上海市教委主持的鉴定.该过滤装置是现代化温室灌溉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作物营养液的过滤.它不但可以防止设备的堵塞、维护喷灌系统的正常运转,而且还能滤除对作物有害的真菌等,有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 本装置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技术水…  相似文献   

15.
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和温室白粉虱等是保护地蔬菜栽培中主要发生的病虫害,具有危害损失大和防治难的特点.对这3种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72%克露WP、72%霜脲·锰锌WP和72.2%普力克水剂对黄瓜霜霉病,40%嘧霉胺SC、40%施佳乐SC和50%多·霉威WP对番茄灰霉病均有较好的效果;但部分药剂如75%百菌清WP对黄瓜霜霉病、50%多菌灵WP和50%速克灵WP对番茄灰霉病等已产生抗药性.70%阿克泰WG和10%吡虫啉WP采用喷雾和灌根防治温室白粉虱均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6.
汪俏梅 《今日科技》1999,(11):11-11
苦瓜是耐热作物,病虫害少。利用大棚黄瓜进行套作苦瓜栽培,可以充分利用大棚的休闲期,提高大棚设施的利用率。而且苦瓜抽蔓前生长缓慢,不影响冬季黄瓜的生长,后期也不用搭架,可利用大棚拱架攀缘生长。  相似文献   

17.
汉晓红 《甘肃科技》2010,26(22):169-170,163
当前大田蔬菜生产中病虫害防治仍然停留在以化防为主的理念,影响着蔬菜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病虫害防治与栽培管理之间脱节使防治工作陷入被动。通过分析蔬菜病虫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引用栽培措施对病虫害防治的理论依据,进一步强调栽培措施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地位,并提出了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蔬菜作物产量的90~95%靠光合作用制造。在露天大田主产条件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0.03%,即300ppm.一般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但是,在封闭的棚室中栽培蔬菜则显严重不足,成为当前制约棚室蔬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人工补充二氧化碳已成为我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技术措施。试验证明,大棚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000ppm,则可使黄瓜增产15~19%,芹菜增产40~45%,番茄增产25~35%。目前棚菜生产上施用气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深施碳酸氢铵 施用碳酸氢铵要求每平方米施用10克,深施5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我国蔬菜业发展和蔬菜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以及国内外病虫害综合防治(IPM)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我国蔬菜产品农药超标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安全蔬菜生产从根本上是以蔬菜自身的健康生长为基础的,从而初步提出了“健康栽培”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20.
蒋永仲 《遵义科技》2008,36(2):48-50
3+4旱作中耕作物管理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新疆生产兵团研究成功在旱地作物(主要是棉花、玉米1栽培管理的一项现代化农业管理和栽培措施,至今仍在贯彻应用,而且产生越来越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02年后,我们将这项生产技术措施引入遵义地区一些单位推广应用。通过在湄潭县对辣椒、茶叶等作物的试验,同样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的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