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畸形是妇科较常见的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疾病,其妊娠后,需终止妊娠时,手术难度明显增加,应引起妇科医生高度重视.文章总结了11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人工流产术时,在术前诊断、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置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认为必须做到术前明确诊断,术中精确操作,才能避免漏吸及子宫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血管供应的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方法将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术的100例患者按门诊编号随机分为保留子宫血管的STHMUV组(研究组,n=50)及传统次全子宫切除SROU术组(对照组,n=5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及残端息肉情况,同时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 a,2 a抽血化验检查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变化,并进行围绝经期症状观察.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及残端息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症状几乎不出现;对照组术后FSH,LH明显升高(P0.05),E2降低(P0.05),围绝经期症状出现较多.结论 STHMUV术组在卵巢激素分泌方面的影响不如传统SROU术组明显,该术式对保留卵巢功能、延缓卵巢早衰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1前言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对于宫颈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及化疗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其中宫颈癌的手术适应症包括:Ⅰ_(A1)期:全子宫切除术,卵巢正常者应予保留,或可行宫颈锥切术。Ⅰ_(A2)-Ⅱ_B早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正常者应予保留。宫颈癌根治术后的诸多术后并发症中,尤其以膀胱排尿功能的  相似文献   

4.
腹式及阴式子宫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经腹全子宫切除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其中30例施行经腹全子宫切除,30例施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每个病例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24、72 h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含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天数。结果:术前两组病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24 h两组病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含量均下降,与术前比较P<0.05,其中经腹全子宫切除组较经阴道全子宫切除组下降明显,两组间比较P<0.05;手术后72 h阴式子宫切除组IgG、IgA、IgM及补体C3、C4含量回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式子宫切除组除IgM及C4回升外,IgG、IgA及C3仍处于低水平;与经腹子宫切除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机体的创伤小,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小且持续时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应用孕激素预防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5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258例与对照组2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应用孕激素药物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无药物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1年随访,统计患者复发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ER、PR及VEGF表达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确切,术后给予孕激素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采用德国STORZ电切镜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BPH 2 530例。结果 2 286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最大尿流率由术前6.9±1.2 mL/s上升到术后14.0±2.2 mL/s,残余尿量由术前145.6±33.2 mL下降至28.6±14.2 mL,手术前后有显著差异。术后并发症:暂时性尿失禁196例;肾盂肾炎31例;附睾炎21例;继发性出血32例;会阴水肿5例;残留前列腺组织28例;尿路感染23例;切穿前列腺包膜11例,其中6例出现TUR综合征,死亡2例。结论 TURP是治疗BPH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但手术操作的技术水平是治疗的难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方法 在LAVH-Ⅰ型的基础上结合部分Ⅲ型,即在镜下离断双侧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或卵巢悬韧带),打通阴道后穹窿,并离断双侧骶韧带;经阴道处理主韧带及子宫血管.结果 5例患者全部成功实施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80~250 mL,平均165 mL,无1例大出血、副损伤及术后病率.结论 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既克服了开腹手术和阴式手术的缺陷,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特别适合初学者和基层医院开展,是子宫切除方式的又一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方法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因患子宫内膜癌疾病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二病区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结果:统计两组各25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示,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23%,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2.7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心理、生理状况,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壁与会阴伤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我院1998年-2005年收治的14例腹壁与会阴伤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术切口、阴道分娩侧切及会阴裂伤后形成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多为子宫内膜种植所致.异位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差,应早期首选手术治疗.结论:避免子宫内膜组织脱落、遗留在伤口是预防和减少医源性EMT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疗效及血清VEGF及MMP-9的影响.方法将8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术前使用新辅助化疗,术后常规化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MMP-9、肿瘤标记物CA125及CA19-9的变化,观察手术时长和术中失血量、术后18个月内两组患者的复发及生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清VEGF,MMP-9及CA125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术后18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11. 9%,对照组复发率为26. 1%,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生存率均为100%.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血清VEGF及MMP-9水平降低更显著,术后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下附件手术的各种操作技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腹腔镜附件手术,包括单纯卵巢囊肿28例、输卵管妊娠32例,多囊卵巢9例,卵巢畸胎瘤8例,卵巢巧克力囊肿6例,输卵管粘连4例,卵巢冠囊肿3例.结果本组90例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无严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125min,平均(60.5±25.6)min,术中出血5~60ml,平均(30±27.5)ml,肛门排气时间6~4h,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3.6d.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疾病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为进一步扩展手术范围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妇科附件腹腔镜手术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下附件手术的各种操作技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腹腔镜附件手术,包括单纯卵巢囊肿28例、输卵管妊娠32例,多囊卵巢9例,卵巢畸胎瘤8例,卵巢巧克力囊肿6例,输卵管粘连4例,卵巢冠囊肿3例.结果本组90例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无严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125min,平均(60.5±25.6)min,术中出血5~60ml,平均(30±27.5)ml,肛门排气时间6~4h,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3.6d.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疾病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为进一步扩展手术范围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探讨计划生育手术导致子宫穿孔的原因、应对措施及改进方向。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计划生育手术所致子宫穿孔患者20例临床资料,确定穿孔原因,评估治疗结果,归纳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20例子宫穿孔患者中,18例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处理,术后常规对症支持并给予抗菌药物,另外2例采用宫缩药物治疗7d未能娩出胚胎组织,改行经阴道人工流产术,最终全部患者均顺利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4~28d。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手术已经相当成熟,手术安全性较为满意,但术前若未能对子宫位置、体积、质地等信息做到充分了解,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可能因操作不当而造成子宫穿孔,对于此类情况,除非穿孔较轻、情况相对不危急的场合,均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对于普通产科医生,经常学习相关的案例报告,形成一定的预见性思维,对于降低计划生育手术术中子宫穿孔风险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补肾为主的中药复方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机理,为其临床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并以苯甲酸雌二醇注射剂为阳性对照,观察中药复方对去卵巢大鼠肾上腺、子宫、脾脏、胸腺等器官重量的影响.结果:中药复方能增加去卵巢大鼠肾上腺、子宫、脾脏的重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其增加胸腺重量的作用较弱,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中药复方能增强去卵巢大鼠内分泌、免疫功能,该途径可能为其临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宫颈口松弛程度、阴道出血量及术中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对象240例,分观察组、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术前静脉注射异丙酚,对照组术前未给予任何药物,手术方法两组相同.结果观察组镇痛率为100%,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宫颈口松弛程度和术中不良反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较好,可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减少术中不良反应,缩短手术时间,对子宫收缩无影响,可以广泛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宫颈口松弛程度、阴道出血量及术中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对象240例,分观察组、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术前静脉注射异丙酚,对照组术前未给予任何药物,手术方法两组相同.结果观察组镇痛率为100%,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宫颈口松弛程度和术中不良反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较好,可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减少术中不良反应,缩短手术时间,对子宫收缩无影响,可以广泛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淫羊藿黄酮(EF)对去卵巢小鼠血清雌二醇(E2)、子宫内膜及骨密度(BMD)的影响.选取36只4月龄的C57雌性小鼠分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切除双侧卵巢后给予安慰剂)、观察组(切除双侧卵巢后给予EF).于术后4周抽血测雌激素含量,处死后经定量CT测第一腰椎BMD,并切除子宫制备病理切片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指标显示:观察组BMD较对照组轻度下降,而模型组BMD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模型组及观察组血清E2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子宫内膜厚度两组均较对照组低,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EF可对小鼠卵巢切除后引起的骨质疏松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不改变血清E2浓度,不作用于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并行阴式子宫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的53例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无任何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前45例经期延长,其中4例失访,术后月经缩短天数为1~20 d不等,平均(6.7±3.7)d,其中40例术后经期正常,2例经期较前明显缩短,3例月经症状无好转;2例经期延长伴不孕患者术后经期正常,其中1例自然妊娠并足月剖宫产分娩;2例经间期阴道流血患者术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术后42例患者复查阴道彩超,结果显示35例憩室消失,4例憩室较前缩小,3例憩室无变化。手术有效率达89.8%。结论:阴式子宫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是一种微创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内侧颞叶癫痫认知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选择32例内侧颞叶癫痫患者,并行前颞叶及内侧结构切除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术后1年半及术后2年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神经生理学评价,统计分析语言智商、操作商、记忆商和总智商的变化规律。结果内侧颞叶癫痫患者术后1月与术前比较语言智商、记忆商下降(P0.05),而操作商和总智商无差异(P0.05);术后半年语言智商、操作商和总智商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记忆商仍下降;术后1年、术后1年半、术后2年患者的语言智商、操作商、记忆商和总智商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与术后半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能部分改善内侧颞叶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手术后半年认知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和疗效.方法: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328例,术后出现PGS17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和诱发因素.结果:术前流出道梗阻是术后PGS的高危因素.腹腔镜手术较常规手术能降低术后PGS的发生危险.胃镜、X线口服造影和核素标记胃排空测定对PGS的诊断有价值.经非手术治疗,术后PGS在术后6周内一般可以恢复.红霉素对PGS的疗效有明确的个体差异.结论:对于PGS,保守治疗一般可以缓解.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