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的物流配送路径问题,引入考虑车辆载重和速度的碳排放度量方法,以TSP为基本参考模型,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 将该模型与传统的仅考虑经济费用的路径优化模型进行比较,说明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的路径安排策略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 通过数值实验探讨了碳交易、碳价格和碳配额对物流配送路径策略、碳排放量和总成本的影响. 并根据数值实验结果提炼出了一些对物流企业如何控制成本和降低碳排放的配送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蒋雨珊  李波 《系统工程》2014,(2):150-153
碳管制与交易政策是一种有效的减排政策。首先研究了在碳管制与交易政策下,企业的最佳生产量和相应的期望利润,并且分析了碳管制与交易政策对企业管理和决策的影响。由于考虑了碳足迹的限制,企业的最优生产量要小于仅仅以利润为目标的最优生产量,且存在一个与企业碳交易相关的阈值。当该阈值超过、等于或小于碳限额时,企业可以买入、卖出碳权或不进行交易,此外分析了碳限额、碳价、碳足迹对最佳生产量和企业总利润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数值分析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同时对研究结果做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评价与解释。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发展,将需求响应和碳交易机制引入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调度中,有助于引导用户和系统运营商优化用电和调度计划。通过分时电价和需求响应激励补贴等综合型激励措施引导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并基于IGDT(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理论构建了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以及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随机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KKT条件和大M法将双层模型转化为单层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引入需求响应和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之后能够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环保运行。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引起的气候变暖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措施以应对这一难题.研究表明消费者能源消费行为对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对消费者能源消费行为的引导、管制和激励,形成低碳能源消费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个人碳交易(personal carbon trading,PCT)的理论框架,构建了个人碳交易机制下消费者能源选择模型并对碳交易市场均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个人碳交易机制能够刺激消费者选择清洁能源,形成低碳能源消费模式;碳排放权的供给曲线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供给曲线,其供给量随着碳价的升高而降低;初始碳配额量应该设置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才能保证买卖双方的交易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5.
碳配额交易机制被认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有效的碳减排市场激励手段.为了探究此机制下企业生产、减排和碳交易的最优决策以及低碳技术的扩散度,构建了低碳技术-传统技术两种减排博弈模型,分析各参数对最优决策的影响;同时,以WS小世界网络为载体,设计演化规则,利用数值仿真探索各要素对低碳技术扩散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微观层面,碳配额和竞争强度升高对减排水平、碳价格和碳交易量提升无益,但产量与碳配额正相关,与竞争强度负相关.宏观层面,低碳技术的扩散程度取决于企业间竞争强度以及碳配额水平,碳配额的降低以及企业竞争强度的减弱都能够促进低碳技术的扩散.与补贴机制相比,碳配额交易机制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即碳配额交易机制能够促进低碳技术扩散程度并令企业获得更高利润.  相似文献   

6.
基于时间因素的报童问题理论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童问题是一类特殊的运筹与管理问题。传统的报童模型解决的是不考虑时间因素的适时单一周期问题。通过对基于时间量的问题研究 ,给出了报童问题新的模型与方法 ,并结合实例给出应用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碳市场中初始碳排放权的分配和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都存在利益冲突与博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案,并应用基于权重向量改进的多权重Shapley模型,分析了统一碳交易平台建立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该分配方案不仅包含了碳排放权分配的三大原则,更考虑了各种分配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参与减排行动各个主体的利益,有利于各个经济体完成减排任务。而改进的多权重Shapley模型不仅运用ANP考虑了所有的影响因子,且以博弈论的思想分别探讨了各影响因子的作用,具有更符合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胡伟  裴莹 《系统管理学报》2022,31(3):567-576
针对微网群碳权分配机制不合理、碳权交易效率低以及节点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微网群碳权交易优化决策模型。结合区块链的信息透明、去中心化、安全可信的特性,建立微网群碳权交易架构。采用微网群违约惩罚机制,对微电网节点的信誉值进行定量计算,实现信誉值与微电网节点交易优先级的深度融合。利用改进的PBFT共识机制,将联盟链内节点进行等级划分,达到约束节点共识权限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违约惩罚机制的碳权交易流程和算法,实现微网群内部多对多交易的自动执行,保障了碳权交易的高效性。根据微电网节点碳排放量阈值,将微电网节点分类,完成微网群碳权分配方案的针对性设计。在买方市场环境下,依据用户总效用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碳权交易优化决策模型,使微网群用户参与碳权交易市场的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保障了微电网节点用户的经济利益。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保障微网群碳权分配的合理性,在提高碳权交易效率的同时改善了微电网节点用户的效用收益,进一步提高了微电网节点参与市场交易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智能区域代理商整合区域内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然而在联营市场(包括日前和实时市场)交易机制下,联营市场电价的随机性增加了代理商的市场交易风险.基于此,提出了以联营市场条件期望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报价决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联营市场电价的随机特性,并将模型转换成带条件风险价值约束的随机优化问题.由于含随机性变量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计算困难,因此利用蒙特卡罗模拟,预测电价分布特性,采用抽样平均近似法对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并通过构造函数将原问题化为凸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数值实验表明代理商通过控制EVs参与联营市场竞价交易,对EVs进行充电管理,可有效降低峰谷差,有助于电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碳价、交易成本及减排效果问题是个人碳交易研究的核心。在现实中,碳交易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效率的讨价还价;相比企业碳交易,个人碳交易的交易成本更高,进而影响消费者报价策略。本文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情境下的报价博弈模型,研究了交易成本对消费者报价策略的影响。同时通过数值模拟法对比了个人碳交易与阶梯电价在减排效果上的差异。研究发现适中的排放权初始碳配额量是消费者报价博弈行为开展的基础;博弈模型存在两个纳什均衡点,交易成本对买卖方双方的报价策略影响不同;个人碳交易机制的节能减排效果更优。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期望为中国未来个人碳交易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后补贴时代”的市场化发展,提出建立面向下游消费者的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以接力补贴政策的退坡。以消费者年均综合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碳交易机制下的新能源汽车消费选择模型,并计算分析碳交易市场均衡碳价及其影响因素;然后基于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以现实世界中的典型车型作为案例,对模型进行数值验证与情景分析,进而得出相关政策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碳价与均衡碳价的关系是影响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市场碳价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在碳排放成本方面优势逐渐显现,理性的消费者将更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与电能碳排放因子,可导致均衡碳价下降,进而提高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占比;通过合理调控初始碳配额与市场碳价可增加社会平均福利。因此,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引入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可有效驱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选择行为的转变,促进道路交通低碳转型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为控制碳排放量,实施低碳政策以促进低碳供应链管理是必然选择.考虑由多个制造商、销售商和需求市场构成的供应链网络,分析两种减排政策:碳税和碳限额与交易政策,探讨两种减排政策下供应链网络成员的优化问题及均衡条件,以及两种减排政策的均衡条件,构建两种减排政策下的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基于欧拉方法求解模型,给出算例,分析碳税政策下,不同碳排放阈值下网络均衡结果的变化及最优的碳税税率确定问题;探讨碳交易政策下,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对网络均衡结果的影响,给出最优碳信用的分配方案;最后对两种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下的碳排放量低于碳税政策下的排放量,碳交易政策下的网络总利润高于碳税政策下的总利润.碳税政策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财务压力,碳交易政策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碳交易制下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联合生产决策模型,分析了碳价格对汽车生产商产量、定价及利润的影响,在配额交易量不受限和受限两种情形下,得到了碳价格波动下生产计划的鲁棒区间及其应急调整策略,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扰动管理下最优的初始生产计划,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文中结论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碳交易制对生产决策的影响相对较大,随着碳价格升高,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逐步增强;初始生产计划存在非对称性鲁棒区间,初始生产计划的优化方向与鲁棒区间的非对称倾斜方向一致;交易限量的存在将改变最优调整策略和生产计划的应急响应区间.  相似文献   

14.
基于GMDH-PSO-LSSVM的国际碳市场价格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际碳市场价格预测LSSVM建模输入节点和模型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 建立了基于数据分组处理方法(GMDH)-粒子群算法(PSO)-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国际碳市场价格预测模型. 首先利用GMDH算法获得LSSVM建模中的输入变量; 其次应用PSO算法对LSSVM建模中的参数进行优化, 进而使用训练好的LSSVM模型对测试样本进行预测; 最后采用该模型对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两个不同到期时间的碳期货价格(DEC 10和DEC 12)进行实证分析,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碳交易机制下制造商在有限计划期内的生产和碳排放控制策略,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与固定碳排放量同时受到学习行为的影响且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具有时变特征。通过将最小总成本对应的生产策略与最小碳排放总量对应的生产策略及不考虑碳排放时最小总成本对应的生产策略进行比较,分析了碳交易机制对生产次数、最小总成本及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最佳学习因子使碳排放总量达到最小值;碳交易机制下最小总成本对应的生产次数与碳排放限额无关;制造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次数达到降低现有碳排放总量的目的。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对碳排放参数和学习行为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并指出了实验结果的经济含义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6.
考虑碳排放的约束限制,允许缺货,分别建立了总量管制机制、碳总量交易机制以及碳补偿机制下的存货影响销售的易变质产品库存模型,分析了库存系统最优的订货策略以及减排策略,并对碳排放规制下模型的最优性进行了比较,进一步探讨了碳配额、碳价以及碳汇等对库存最优绩效的影响,最后用数值例子和敏感性分析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总量管制机制下的库存系统最优总利润及最优排放量均与碳配额的多少有关,而碳总量交易机制下库存系统的最优性与碳配额无关,但该机制可以从交易碳排放权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与总量管制机制相比,碳补偿机制的库存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更具竞争力.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各规制下,碳配额和碳价对库存系统最优绩效的影响基本稳健,而变质率和存货影响销售因子对库存最优绩效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碳政策背景下厂商策略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考虑政府推出碳限额交易政策以及未来推出碳税政策基础上,构建了具有生产和消费碳排放特征的垄断耐用品厂商出租和销售模型,研究了碳政策对厂商出租与销售策略下的市场结构、提高生产技术稳定性的意愿以及出租与销售策略选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碳政策导致市场总需求减小,但厂商提高生产技术稳定性可以降低市场需求的减小量;出租策略下,厂商有提高生产技术稳定性的意愿,且适当提高碳交易价格可以增强厂商提高生产技术稳定性的意愿;销售策略下,在一定条件下,厂商才有提高生产技术稳定性的意愿,且这种意愿越来越强;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出租策略最优;不满足该条件时,销售策略最优.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电力交易产生过量的碳化物且未遵循我国低碳目标等问题,在微电网中提出计及能源区块链电力碳排放权的跨链交易模型。利用跨链协议,建立联合补充的联盟机制,在实现降本增效的基础上有效控制碳配额上限;将碳因子、修正系数与碳权交易深度耦合,通过监管节点的考核价格来实施奖惩措施,发挥节能减排的作用;采用量子区块链技术,防止攻击者窃听密文或篡改数据,营造安全可信的碳权交易环境。实验结果表明:碳排放权跨链交易模型在节约运营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碳排放量,为优化碳权交易的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编制综合指数是科学监测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技术手段.我国的宏观指标以“小样本、短时间”为特征,重复交易模型在其编制综合指数中应用广泛.而在重复交易模型编制综合指数的过程中通常面临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处理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消除解释变量的相关性、扩大样本量避免选择误差、重新确定模型形式和参数改进方法等,前三种在重复交易模型编制综合指数中并不适用.文章以最小二乘估计为基础,从参数改进思路出发,探讨区别于岭回归的处理多重共线性的方法.通过重复交易模型的可估模型,寻找参数的可用估计,为处理其中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最后,以2010年至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产出综合指数为例,通过足够小的k可行值编制综合指数,并将其与传统岭回归方法、主成分回归方法相比,讨论该方法在处理重复交易模型共线性问题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一步体现本文处理重复交易模型多重共线性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设施选址模型针对空间垄断,忽视市场竞争.在低碳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针对政府碳交易机制下生产多种替代和/或者互补产品的两家制造企业安置设施竞争市场份额的问题,基于定义于整个非负价格区域上的互补需求函数,构建考虑运输碳排放的多产品竞争设施选址模型.该模型为双层规划,上层是领导者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模型,为带均衡约束的0-1混合整数二次规划;下层是跟随者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模型,为带均衡约束的二次规划.首先利用Karush-Kuhn-Tucker条件、大M方法和McCormick外逼近方法将双层规划转化为有界闭集上的0-1混合整数凹规划,然后提出具有全局收敛性的分支提升算法,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阐明了碳限额和碳交易对企业决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