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废旧品的拆解是再制造活动的重要环节,拆解难易对再制造成本、零件质量和再制造周期有重要影响。假设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在新产品设计时考虑可拆解性,相应地将产生与可拆解水平相关的投入成本和减少再制造成本。在考虑可拆解性和不考虑可拆解性两种情况下,分别建立了以OEM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两阶段带约束条件的数学规划模型,通过K-T条件得出最优策略。最后通过解析方法和数值算例对决策变量和目标函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和模型对比。  相似文献   

2.
针对制造商应如何参与再制造竞争的问题,构建基于古诺竞争和消费者异质需求的两周期决策模型,求出了制造商进入再制造品市场时制造商和在位再制造商的生产决策区间,并与制造商不进入再制造品市场的情况相比较,分析了制造商的再制造策略对在位再制造商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讨论了消费者行为对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参与再制造竞争时,根据旧产品回收率和再制造节约成本的大小,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可选择三个决策区间,每个决策区间包含六种不同的生产策略.回收率大于阈值时,随着回收率的增加制造商更倾向于进入再制造品市场.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接受程度较高时,回收旧产品较多的企业利润更大.  相似文献   

3.
根据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异质需求构造需求函数,研究了新产品、制造商生产的再制造品和再制造商生产的再制造品三 者相互竞争的情况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如何根据再制造节约成本的大小确定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生产规模,并比较了垄断和竞争条件下制造商的利润,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新产品生产成本对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生产决策的影响.结论表明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可以根据再制造成本 的大小选择12种不同的生产策略;再制造商的竞争使制造商利润降低,制造商应进入再制造领域应对再制造商的竞争:新产品生产成本很低时,制造商倾向于不生产再制造品或再制造部分回收品,再制造商倾向于再制造所有回收品.  相似文献   

4.
针对外包环境中由合同制造商(CM)和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构成的供应链,本文研究作为供应商的CM的市场入侵决策与OEM的供应商发展决策之间的互动。本文构建供应链博弈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解得均衡。研究表明:(1)当OEM投资效率较高时,供应商发展策略是阻止CM入侵的有效方式;(2)不论CM是否入侵,OEM的供应商发展策略都能提升自身以及CM的利润;(3)合同制造商入侵和供应商发展决策对上下游利润的影响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抵消;(4)当产品替代率和OEM投资效率都较低时,供应商发展和合同制造商入侵的同时存在能为CM和OEM带来双赢。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品设计的再制造激励以及政府干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由一个原始制造商和一个独立再制造商构成的两阶段模型,原始制造商在第一阶段决策产品设计的可再制造性水平,再制造商在第二阶段进入产品市场并和原始制造商进行价格竞争.原始制造商可以通过改变产品设计的可再制造性水平来控制可再制造旧产品的供应数量.相对较高可再制造性水平的产品能够直接降低再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增加原始制造商的固定成本和新产品单位生产成本,降低政府征收的生产税.利用博弈论模型,我们得出了再制造不受回收数量约束和受回收数量约束两种情况下原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的均衡决策,得到了激励原始制造商选择生产高可再制造性新产品时政府生产税应该满足的条件,探讨了原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对于政府生产税变化的反应趋势,分析了均衡决策结果的敏感性,考虑了再制造产品均衡产量、再制造商均衡利润、原始制造商均衡利润关于参数变化百分比的反应趋势.  相似文献   

6.
技术许可交易会使各交易方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考虑一个同时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再制造商与一个OEM实施技术许可交易组合的选择问题,建立了三产品竞争下的四种交易组合博弈模型,探求各模型代表的交易组合下的产量影响因素、各方利润高低以及环保绩效.研究表明:再制造商的再制造品的生产成本的变化对OEM的新产品的产量无影响;双方只针对再制造商的新产品实施技术许可交易的可能性最小,同时环保绩效也较差;再制造商只为其再制造品购买技术许可是最终的交易组合,此时环保绩效最优;提高再制造商的新产品技术许可费用,却可使再制造商(OEM)的利润增加(减少).  相似文献   

7.
技术许可交易会使各交易方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考虑一个同时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再制造商与一个OEM实施技术许可交易组合的选择问题,建立了三产品竞争下的四种交易组合博弈模型,探求各模型代表的交易组合下的产量影响因素、各方利润高低以及环保绩效.研究表明:再制造商的再制造品的生产成本的变化对OEM的新产品的产量无影响;双方只针对再制造商的新产品实施技术许可交易的可能性最小,同时环保绩效也较差;再制造商只为其再制造品购买技术许可是最终的交易组合,此时环保绩效最优;提高再制造商的新产品技术许可费用,却可使再制造商(OEM)的利润增加(减少).  相似文献   

8.
运用博弈论研究了IR的研发投资策略对再制造供应链不同运作模式产生的影响,建立并求解了竞争(FJ)、合作(FH)和一体化(C)模式下的RD投资模型,并用比较分析和数值仿真对结果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再制品价格和新产品数量随RD投资水平的增大而降低,再制品数量随该水平的增大而增大;合作模式下IR的RD投资额和再制品数量最低,RD活动能同时提高OEM、IR及供应链总利润;而竞争模式下RD活动会降低OEM利润,是否能提高供应链总利润要受到再制造成本价值比的影响。从总利润角度与RD活动创造价值的角度,IR及供应链对各种运作模式的偏好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基于客户细分的再制造价格歧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细分客户绿色偏好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绿色消费者比例的多个市场再制造最优定价,研究发现在不同绿色消费者比例的市场中最优价格存在差异,这种价格歧视能够保证制造商获得比单一价格更高的利润;并分析了价格歧视策略适用的边界,然后根据这个边界条件,建议制造商在再制造成本较高时,实施再制造较高价策略,当消费者对再制造认可度较高时,实施再制造低价策略则可能更加有利,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上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考虑两个竞争OEM能够在共同CM处搭对方的流程投资便车时,它们的最优投资策略选择问题.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四种情形下的模型,分析了搭便车系数、产品初始生产成本和产品替代程度等对流程投资博弈均衡的影响.研究表明,产品初始生产成本之差高时,拥有成本优(劣)势的OEM会成为唯一投资方(搭便车者).产品初始生产成本之差低时:...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主动再制造设计对原始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竞争机理的影响,建立了原始制造商与再制造商博弈模型.模型考虑并对比分析了由原始制造商承担再制造设计费用和由再制造商承担再制造设计费用两种情况下,主动再制造设计对废旧产品边界回收率、两种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销售量及销售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再制造产品不进入市场时,由原始制造商主动再制造设计能降低单位新产品的零售价格、增加新产品的销售量及销售利润;主动再制造设计为两种产品带来的单位收益之比在某一区间时,无论由原始制造商或由再制造商承担再制造设计费用,原始制造商都会选择进行再制造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主动再制造设计对原始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竞争机理的影响,建立了原始制造商与再制造商博弈模型.模型考虑并对比分析了由原始制造商承担再制造设计费用和由再制造商承担再制造设计费用两种情况下,主动再制造设计对废旧产品边界回收率、两种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销售量及销售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再制造产品不进入市场时,由原始制造商主动再制造设计能降低单位新产品的零售价格、增加新产品的销售量及销售利润;主动再制造设计为两种产品带来的单位收益之比在某一区间时,无论由原始制造商或由再制造商承担再制造设计费用,原始制造商都会选择进行再制造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不确定需求下的再制造产品联合定价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单一制造商为研究对象,在需求不确定环境下,基于替代性两产品报童模型,对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联合定价决策进行了研究.首先构建了基于利润最大化的两产品定价模型, 在证明目标函数凹性的基础上,给出求解的Karush-Kuhn-Tucker优化条件;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分析了再制造产品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对制造商定价、 产量决策及利润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再制造产品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增加,新产品价格有所下降,再制造产品价格逐渐增加,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产量均有所下降,制造商利润随之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为定性和定量分析成本信息不对称对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及利润的影响,利用非合作博弈理论建立了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其中制造商隐瞒再制造成本信息且零售商隐瞒处理成本信息.结果表明,制造商或零售商低报其成本信息,在增加利润的同时会损害不隐瞒成本信息决策者的利润;反之,高报时结果相反.相比于制造商(零售商)单边成本信息不对称结果,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双边成本信息不对称对隐瞒成本信息的决策者自身以及供应链整体更有利.选择合适的信息不对称战略对闭环供应链中各决策者及供应链整体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上游技术服务商和下游新能源制造商合作创新的两级供应链,考虑两个制造商的竞争关系和权力结构,研究不同竞争模式对产品定价、产品利润的影响,为技术服务商和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决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技术服务商在同等条件下会提供技术给具有竞争关系的制造商以优化利润;制造商之间的权力结构会影响技术服务商的利润,并且在“权力对等”竞争模式(FLC)下的利润最大。从制造商角度,竞争强度和技术产出贡献度均会影响产品价格。在技术产出贡献度较小的情形下,垄断模式(M)下的产品定价最高,“制造商1领导”竞争模式(SLC)和“制造商2领导”竞争模式(TLC)下的定价较高,FLC模式下的定价最低;反之亦然。算例分析进一步指出,当技术产出贡献度较小时,M模式下的产品利润大于竞争模式(C)下的产品利润;反之亦然。此外,制造商之间的权力结构会影响C模式下的产品利润,因此,制造商在C模式的占优策略是通过FLC模式实施定价或在SLC和TLC模式下取得定价领导权。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专利费用对再制造产品销售市场的影响,本文以当前政府"以旧换再"补贴政策为背景,建立了新产品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情形下,专利费用对政府补贴、废旧产品边界回收率、零售价格、销售利润、消费者剩余、社会剩余及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产品制造商对再制造产品制造商征收的专利费用与再制造产品节省成本及政府补贴额度成正比;不收取专利费用时,新产品销售利润与政府补贴成反比,收取专利费用时,其利润与政府补贴成正比;再制造产品需求不受废旧产品回收率限制及新产品制造商不收取专利费用情形下,消费者剩余和社会剩余最大;两种情形对环境的影响与两种产品的环境影响比有关.  相似文献   

17.
再制造产品需求和再制造率的不确定性,使得再制造生产计划比传统生产计划更加复杂。针对产品的再制造和重新装配过程中的批量计划进行整体优化,在重新装配车间,装配调度策略不仅取决于外部采购零部件的到达情况,同时更加依赖于再制造车间对拆卸后零部件的再制造情况。根据再制造率和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再制造成本、再装配成本、装配前零部件库存成本、装配后产品的库存成本以及缺货成本,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利用利润的两阶段函数给出了再制造零部件和再装配产品的最优批量,并讨论了再装配批量和再制造率、利润和再制造批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产品模块化设计既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有效降低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生产成本。在考虑产品模块化设计的情形下,以制造商主导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析制造商自营回收模式和外包回收模式下产品模块化水平、零售价格、回收价格和制造商利润,为制造商回收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制造商选择回收模式不仅与模块化设计的成本参数有关,而且还与产品模块化设计带给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生产成本节省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9.
回收条例约束下的再制造供应链决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回收条例的约束下,根据消费者对新品、再制品的异质需求重构需求函数,基于博弈论的视角,研究企业在面临单独回收、集体回收两种回收责任时,企业再制造策略的选择以及两种责任对OEM回收激励效果.结论表明单独回收责任对OEM回收废旧产品的激励效果更佳,且在该责任下,OEM更倾向于选择再制造,并给出对再制造商补贴公式.最后通过数值计算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20.
双渠道竞争环境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销售渠道和双回收渠道并存下的闭环供应链中,分别以制造商和零售商为博弈领导者建立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研究和对比了两种不同市场力量结构对均衡产品零售价、产品批发价、制造商直销渠道产品零售价、制造商直接回收渠道回收价、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零售商利润和第三方利润的影响;分析了再制造成本、双销售渠道竞争系数和双回收渠道竞争系数对渠道成员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主导市场时,产品零售价、直销渠道产品零售价和产品批发价往往低于零售商主导市场情况下的各种价格;而废旧产品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制造商直接回收渠道回收价和制造商给第三方回购价不仅取决于市场力量结构还取决于消费者对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