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排序和线性关系两方面考察了2001年化工行业36家上市公司的绩效数据。结果表明: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和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财务绩效排序两两正相关,且均与市场增加值排序没有关联。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财务绩效与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与净资产收益率、市场增加值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没有发现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财务绩效与经济增加值、市场增加值,市场增加值与净资产收益率存在线性关系的明显证据。  相似文献   

2.
企业战略对资本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国企业的战略行为中, 国际多元化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从理论上看, 由于国家之间的经济行为并不完全相关, 国际多元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债务比率.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国际多元化战略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 国际多元化战略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 这与行业多元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原因主要在于, 跨国经营提高了债务的代理成本, 这使得国际多元化降低了企业的债务比率. 同时, 在跨国公司内部, 国际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的债务比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存在影响着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与偿付能力。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逐年"双降",但2012年初不良贷款余额却出现小额反弹。选取房地产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2012年的宏观经济与行业指标,通过季节调整消除季节因素后回归分析,构建不良贷款率模型以分析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不良贷款率同国内生产总值、房屋销售面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负相关;与来源于国内贷款的房地产投资额、CPI、PPI、国内出口总额和一年期贷款利率呈正相关。该研究结果与现实相符,能够客观的反映现实,对银行管理者在长期内应对不良贷款余额出现反弹现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过程中,常常会由于贷款本息无法及时收回而产生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的累积极易导致银行失败和银行危机,降低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防范运营风险的主要途径。不良贷款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有效方法,尽管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具有潜在的投资价值,但由于其未来现金回流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没有任何增信措施,这类产品很难得到投资人的认可。结构化分层机制是一种内部增信的方法,在没有外部增信支持条件下,通过在交易结构中引入结构化分层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对于调动投资人的认购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过程中的收入和成本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分别针对商业银行持有不良贷款全部份额、仅持有劣后级份额和仅持有中间级份额三种策略情况建立商业银行利益最大化数学模型,最后借助于Matlab工具,对每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最优努力程度策略和最优持有规模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根据投入产出表中对增加值系数的描述,提出了四种增加值弹性指标来判定关键部门,弹性指标考虑部门规模,更具有可比性,且用最终使用变动影响的GDP及劳动者报酬、税收、营业盈余变动比率来测度部门重要性,使关键部门判别与国民经济GDP指标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具有政策意义.在此基础上,用此法对1997年中国做了实证分析,给出1997年关键部门的判定结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沪深300指数及期货的日交易数据,探讨下偏矩模型下的空头期货最优对冲比率,及样本内外的对冲绩效和组合收益率。结论显示,风险参数和目标收益率在形成下偏矩模型的对冲策略上,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下偏矩最优对冲比率是目标收益率的增函数,是风险参数的减函数;在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特别是较低的目标回报率条件下,下偏矩模型样本内外的对冲绩效都有良好表现。从而,下偏矩模型更加适合高风险厌恶或者低目标回报的对冲者,但以对冲组合收益率的下降为代价。  相似文献   

7.
贷款组合的配置优化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核心问题。针对该问题,从全部贷款组合整体风险和风险分散度两个角度,构建了基于CVaR和改进熵的全贷款组合优化模型。通过在比例熵中引入调整系数构建改进熵来衡量全部贷款组合的分散化程度,改进了比例熵约束必须给予每个企业一定贷款权重而造成过度分散化的弊端,使得全部贷款组合分散化的衡量更加合理。通过控制存量组合和增量组合叠加后的全部组合风险的情况下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得到增量资产的最优配置。改变了流行研究仅仅控制增量风险的不足。在贷款收益率服从Laplace分布假定的基础上对全部贷款组合进行风险控制,符合金融资产收益率“尖峰肥尾”的特性,使得风险可以准确评估,改进了以正态分布为基础进行研究,不能准确拟合贷款收益率实际分布,进而无法合理估计风险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要素生产理论和环境生产技术,本文选取工业各行业CO2排放量作为环境影响替代变量引入研究,将"环境规制行为分析"纳入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利用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和非参数线性规划建立工业环境绩效测度模型,提出了环境无效率值、环境规制成本、环境绩效指数三个测度中国工业环境绩效的指标,并以1990~2010年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从时间和行业两个维度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结论是:(1)中国工业大多数工业行业存在环境无效率值,表明我国工业碳减排还存在一定的空间;(2)我国的工业行业还存在较大的环境规制成本,说明了我国工业经济和环境之间发展尚不协调;(3)1990~2010年整个工业行业三个环境绩效指标时序值都呈倒"U"型曲线,预示了环境规制可以达到环境质量改善和工业生产率提升的双赢;(4)资本持续深入及生产技术的提升对实现工业碳减排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将吸收能力和知识网络结构嵌入纳入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框架中,利用生物技术领域的企业数据,研究技术多元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多元化有利于创新绩效提升,相关技术多元化、不相关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分别呈正向和倒U形关系。技术多元化通过影响企业现实吸收能力及潜在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起作用。知识网络结构嵌入对技术多元化、不相关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对相关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结论对于企业技术多元化战略选择、吸收能力提升机制设计和创新知识网络构建与优化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银行业改革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速度逐渐加快,商业银行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从理论角度证明了具有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的大型商业银行应该利用其市场影响力推动经济中投资意愿较低的企业进行投资,进而达到经济的整体最优.实证结果显示,自银行业实行改革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促进产业增长效率的改进与提高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如信贷资金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不足,对行业增长率无明显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垄断等;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融资支持依然非常有限,其中长期贷款的信贷支持方面尤为薄弱.若要发挥商业银行对行业结构的催化与孵化作用,就必须区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置能力,以做到分工明确.  相似文献   

11.
以非径向、非导向基于松弛变量的SBM(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为基础,考虑银行实际经营特点,构建了一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对银行效率进行测度。在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将银行的运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生产阶段和盈利阶段,为了更好地反映不同贷款来源对效率的影响,将贷款分为个人贷款和公司贷款,并将不良贷款率作为生产阶段的非期望产出加以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13~2016年的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获得银行整体效率的同时可以获得内部子流程的效率,得到的效率值更加客观准确,部分银行总体效率呈波动或下降趋势,生产阶段和盈利阶段对银行的效率影响有所不同,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总体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把企业信用风险迁移引入贷款收益率的计算中,引入条件风险价值(CVaR)来度量贷款组合风险,建立了组合贷款优化决策模型.本模型的特色:① 用CVaR代替VaR,控制了贷款组合极端损失的发生;② 反映了企业信用等级迁移对企业收益率波动的影响,更加客观地反映了贷款的真实风险,解决了现有研究仅简单求解各笔贷款的收益率标准差而忽略信用风险迁移的问题;③ 通过现行法律法规为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中,控制了流动性风险,避免了资产配置的流动性危机,保证了银行资产配给的合法性与合规性.  相似文献   

13.
在Monte Carlo模拟和CreditMetrics方法的基础上,以银行各项资产组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VaR风险限额为约束,以法律、法规约束和经营管理约束为条件,建立了基于Monte Carlo模拟和VaR约束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优化模型.其特点一是利用Monte Carlo模拟预测出贷款期限内各年度的收益率及标准差,将其平均值作为该项贷款总体的年平均收益率及其标准差,从而考虑了各项贷款期限不同的因素,可以对不同期限贷款的收益率进行同等的比较,在总体上对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有了较可靠的把握.二是利用VaR技术建立约束条件,使贷款配给的风险限定在银行的承受能力和贷款准备金的范围之内.三是直接利用各企业贷款收益率的历史数据求解各贷款之间的收益率相关系数,进而求解资产组合的方差,而不是利用企业资产的相关系数求解,更直接反映了贷款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四是运用资产负债管理比率建立约束条件,通过巴塞尔协议内容和众多国际惯例的法律、法规和经营管理约束控制流动性风险,使贷款的分配决策满足行业监管和银行经营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4.
程茂勇  赵红 《系统管理学报》2012,21(5):577-587,601
运用我国58家(13家上市和45家未上市)商业银行2001年~2009年的数据探讨商业银行实际利差与效率的关系。采用了随机前沿法测量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控制能力明显好于利润创造能力。建立了回归模型,从全样本和分样本角度分别研究商业银行实际利差与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实际利差与成本效率的关系显著正相关,而与利润效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银行规模、盈利能力、稳定性、创新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以及市场结构均显著影响成本效率,而盈利能力、市场风险、创新能力以及资源配置能力均显著影响利润效率。最后,研究结论通过了3方面的稳健性检验。  相似文献   

15.
传统投资组合夏普比率的测度独立于时间标度选择. 利用沪深300指数实证发现, 投资组合的夏普比率与时间标度存在关联, 基于基准标度推导获得的多标度夏普比率存在非系统性误差, 导致资产组合绩效度量产生偏差. 在此基础上, 研究探讨了引致夏普比率非系统误差的原因, 提出基于泰勒和二项式展开的夏普比率误差函数用以校正非系统误差, 为跨期投资组合绩效的准确度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在行业间的优化配置对于控制银行信贷资金的整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行业内代表性上市公司市值加权的股票价格作为行业平均股价,以市值加权的每股负债作为行业平均每股负债。根据行业平均股价与行业平均每股负债,应用KMV模型计算行业违约概率,进而将商业银行对m个行业的贷款在到期时区分为2~m种违约状态,应用正态Copula函数计算各违约状态的联合概率。根据2~m种违约状态下信贷资金的收益率及各违约状态的联合概率,计算银行整体信贷资金的差异系数,即信贷资金获取单位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以对m个行业的贷款权重为优化变量,以银行整体信贷资金的差异系数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违约状态联合概率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行业间优化配置模型,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在行业间的优化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在行业间的优化配置对于控制银行信贷资金的整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行业内代表性上市公司市值加权的股票价格作为行业平均股价,以市值加权的每股负债作为行业平均每股负债。根据行业平均股价与行业平均每股负债,应用KMV模型计算行业违约概率,进而将商业银行对m个行业的贷款在到期时区分为2~m种违约状态,应用正态Copula函数计算各违约状态的联合概率。根据2~m种违约状态下信贷资金的收益率及各违约状态的联合概率,计算银行整体信贷资金的差异系数,即信贷资金获取单位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以对m个行业的贷款权重为优化变量,以银行整体信贷资金的差异系数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违约状态联合概率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行业间优化配置模型,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在行业间的优化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14家商业银行从1998~2002年的历史数据,以银行的在职人员数、固定资产、存款额度为银行投入,银行净利润、当年贷款增加额、资本收益率为产出,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每年的成本效率、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比较了商业银行之间效率的差异,分析了银行效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得出了如下结论:(1)国内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整体上有较大提高,但是国有独资银行的2个效率都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2)国内商业银行的成本无效率主要是技术效率低引起的。(3)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独资银行在配置效率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本文一是计算了我国商业银行的3种效率,即成本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分析了这3种效率之间的特点与关系;二是计算了连续5年的效率,在综合5年数据和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国内银行效率的排名,避免了单一年份数据失真引起的效率评价不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足够数量的投资组合具有充分分散非系统性风险的功能,但是否符合贷款组合领域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通过以具体经营贷款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指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研究了贷款组合规模与风险分散的关系:一般10家经营机构大约能减少贷款组合60%左右的风险,19家左右的经营机构大约分散70%的风险并可视为最佳组合规模,超过19家不再有减小组合风险的明显功效;同时分析了与证券市场研究结果的异同,并从商业银行中观管理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1995~2003年所有被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股市和财务数据,计算并分析了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事件前后,公司投资者在短、长期获得的累积反常收益以及公司财务业绩的变化.短期内,投资者获得的日平均收益为0.132 7%,说明外资并购发生时投资者普遍持有乐观预期;而长期来看,显著为负的累积反常收益表明并购的长期股市效应不理想.股市累积反常收益率的变化趋势与财务指标中的从"净利润/总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的同期吻合度较高;与"主营业务利润/总资产"和"每股受益"两个指标的变化趋势相背离.表明投资者更关注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而不够重视上市公司盈利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