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TiO_2/凹凸棒石对活性金黄BES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研究了TiO2/凹凸棒石复合催化剂对活性金黄BES的吸附动力学,初始质量浓度为150~300 mg/L,转速为150 r/min,温度为298~328 K时,活性金黄BES在复合催化剂上吸附动力学数据能较好地符合准2级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对活性金黄BES的吸附仅在外表面吸附,吸附表现活化能为25.25 kJ/mol,说明此吸附并不是由单一的化学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而是由化学吸附和液膜扩散共同控制其吸附过程的.  相似文献   

2.
用改性茶叶与Fe3+反应,制得吸附材料茶叶质铁,用此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的活性艳红K-2BP染料和活性嫩黄K-6G染料,对吸附pH值、温度和时间等工艺条件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叶质铁对2种染料的吸附最佳pH值都小于1,平衡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茶叶质铁对结构式中含酚羟基的活性艳红K-2BP染料饱和吸附量大;动力学吸附速率方程表明茶叶质铁对2种染料的吸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3.
阴-阳离子改性凹凸棒石对水溶液中双酚A的吸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为改性剂,超声制备了阴-阳离子改性凹凸棒石.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双酚A在阴-阳离子改性凹凸棒石上的吸附特性以及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并分析了其可能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配比范围内,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未产生协同增溶作用;双酚A在阴-阳离子改性凹凸棒石上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吸附速率受边界层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表面吸附作用在吸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吸附过程为熵减自发放热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表现为氢键力、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力和偶极间作用力等多种作用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微波辅助酸改性粉煤灰对活性艳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浓盐酸为改性剂,微波辅助制备酸改性粉煤灰,利用SEM、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其对活性艳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盐酸用量为4 mL/g、微波功率为400 W、微波时间为10 min时,制得的酸改性粉煤灰做吸附剂,常温下,当吸附剂用量为26 g/L、废水pH为9、吸附时间为60 min时,活性艳红脱色率达96.6%以上.  相似文献   

5.
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活性艳蓝KN-R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活性艳蓝KN-R的热力学性质.在实验范围内,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对水中活性艳蓝KN-R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 lich吸附等温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焓变为正值,表明该吸附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吸附自由能为负值,表明该过程是常温下可以自发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颗粒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除氟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硫酸铁改性活性氧化铝颗粒(FMAA)吸附除氟的静态实验研究,得到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描述,并进一步探讨了吸附机理和速率控制步骤。用拟一阶动力学模型、拟二阶动力学模型、Elovich模型、Boyd模型对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发现所有动力学数据均符合拟二阶动力学模型,且Boyd模型拟合结果支持颗粒内扩散为动力学控制步骤的结论。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Sips吸附等温线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吸附平衡数据与Sips模型相关性好,且Sips常数γ=0.712,说明FMAA上的氟离子是不均一的单层吸附。由范特霍夫方程求得吸附焓变ΔH0=30.39 kJ/mol,且动力学实验数据与Elovich方程相关性好,说明FMAA对氟离子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7.
麦秸生物质炭对活性艳红KD-8B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裂解法制备生物质炭,研究生物质炭对水中活性艳红KD-8B的吸附性能,考察了炭化温度,溶液pH,溶液初始浓度,吸附剂量,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炭化温度为600℃,pH值为2.0,初始浓度为50mg/L的活性艳红溶液中加入7.0g/L麦秸生物质炭,吸附30min后,对活性艳红的吸附率可达90%以上.从生物质炭官能团和微观结构对秸秆生物质炭吸附活性艳红KD-8B的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辅助法以超顺磁性铁氧体材料对制备的Ca/Al水滑石进行复合改性合成磁性Ca/Al水滑石,并研究其对活性艳红X-3B模拟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考察了磁性Ca/Al水滑石吸附剂剂量、吸附时间和初始pH值对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吸附条件进行了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剂剂量为7.6g/L,吸附时间为32.3min,初始pH值为6.9时,该材料对活性艳红X-3B染料的理论最大脱色率为94.2%.由于材料自身的磁性特性,吸附后的悬浊液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够实现磁性水滑石的快速回收。同时,对回收再生磁性Ca/Al水滑石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吸附-解吸3次循环后仍然有很好的脱色效果,表明该磁性Ca/Al水滑石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染料吸附剂。  相似文献   

9.
硫酸改性凹凸棒粘土的性能表征及吸附PbⅡ工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硫酸改性处理凹凸棒石粘土,并将其用于废水中Pb 的吸附处理,通过比表面测定探讨了凹凸棒粘土硫酸改性后比表面增加的原因.结果表明,4mol/L硫酸改性处理的凹凸棒粘土吸附能力最佳,在改性凹凸棒石粘土加入量为20~30g/L,水样pH=4~6,超声搅拌20min条件下,废水中Pb 的被吸附率接近99%.比表面积的增加归因于凹凸棒石中八面体不均匀、不连续溶解和局部四面体硅的溶蚀导致凹凸棒石孔道开放和直径扩大.  相似文献   

10.
凹凸棒石改性麦秸木质陶瓷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吸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麦秸和凹凸棒石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为黏结剂,按照不同质量配比混合,在100~150℃、6MPa下热压40min后,在一定温度下烧结制备凹凸棒石改性麦秸木质陶瓷,并利用该木质陶瓷对含酚废水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900℃下烧结的凹凸棒石改性麦秸木质陶瓷(m(麦秸)∶m(凹凸棒石)=5∶1)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达97.8%;当50mL、50mg/L苯酚溶液中木质陶瓷的投加量为0.5g,振荡时间为60min,溶液温度为25℃时,该木质陶瓷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达98.12%,且其吸附率随着溶液pH值和苯酚起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由此可见,凹凸棒石改性麦秸木质陶瓷对苯酚的吸附效果受材料配比、烧结温度、陶瓷投加量及振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4 - 溴甲基二苯甲酮与二甲基正十八胺反应合成的季铵盐光引发剂苯甲酰苄基二甲氨基十八烷基溴化铵(BDOB),进行插层修饰蒙脱土(MMT),通过层间引发聚合法光固化制备环氧丙烯酸酯/蒙脱土(EA/MMT)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法对EA/MMT的光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MMT在光固化复合材料中已得到插层和部分剥离;增加光引发剂浓度及提高环境温度均可提高其固化速率和双键最终转化率,氧气的存在使体系的诱导期延长,双键转化率降低;光固化反应总级数约为6~7,表观活化能为9.8 kJ/mol.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pH、吸附剂投放量、温度、吸附时间对载Fe(Ⅲ)丝瓜络纤维吸附水中磷酸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4.00~6.00的范围内吸附量较大,即当磷酸根以H2PO4-的形式存在时有利于吸附.载Fe(Ⅲ)丝瓜络纤维对磷酸根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及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根据Arrhenius方程得出该吸附过程的经验活化能为17.81kJ/mo1,属于物理吸附.溶液中存在的Cl-,NO3-、SO42-及CO32-对磷酸根的吸附影响不明显,用5.00mL 50g/L NaOH溶液进行解吸,回收率达到97.65%.  相似文献   

13.
以泥炭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得泥炭树脂颗粒,用其处理活性深蓝K-R溶液。研究了泥炭树脂颗粒对活性深蓝K-R的吸附条件和吸附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泥炭树脂颗粒吸附水溶液中活性深蓝K-R的最佳吸附温度为25~30℃,吸附时间为1 h,在较宽的pH范围内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量为29.82 mg/g。在最佳吸附条件下,泥炭树脂颗粒对活性深蓝K-R的吸附满足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未达饱和吸附前,吸附过程表现出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凹凸棒石粘土动态法分离钍(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动态法吸附钍(IV)的酸度、吸附容量等性能,作出了吸附动力学曲线,并用动态法处理合钍废水,钍的吸附率99.8%。凹凸棒石粘土经用盐酸处理后可循环使用。并探讨了其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5.
将磁化后的凹凸棒土用于吸附废水中的Cr(Ⅵ)。研究了吸附剂量、温度、吸附时间和p H值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性凹凸棒土对Cr(Ⅵ)的吸附能力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大而降低。吸附动力学实验证实了Cr(Ⅵ)在凹凸棒土上的吸附服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而Langmuir模型很好地反映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对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的计算可知,磁性凹凸棒土吸附Cr(Ⅵ)是自发、吸热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树脂D301M吸附草甘膦的热力学及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树脂D301M对草甘膦水溶液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特性.测定了303.15~318.15K的等温吸附线和吸附动力学数据,并分别用Langmuir,Freundlich,Temkin模型拟合了树脂D301M吸附草甘膦水溶液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树脂D301M对水溶液中草甘膦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并根据热力学原理,计算出吸附热力学参数,其吸附焓值ΔH=58.42kJ.mol-1,ΔG0,ΔS0.树脂D301M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方程;采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出吸附的表观活化能Ea=165.22kJ.mol-1.  相似文献   

17.
用一种新的方法求算热分析动力学的三因子 :(1)用迭代的等转化率法求出较为可靠的 Ea;(2 )用多升温速率等温法判定出可能的机理函数 ,并在 Ea和的基础上计算出 A.用该法对一水草酸钙 (Ca C2 O4· H2 O)脱水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三因子进行研究 ,得出其对应的机理函数的方程为 ;f (a) =n(1-a) 1- 1/n;Ea为 82 .83 k J· mol- 1;A为 1.14 2× 10 5~ 1.2 3 5× 10 5s- 1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方法改性柚皮制备的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法对柚子皮改性后制备活性炭,考察溶液pH值、活性炭投加量、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未改性和采用氯化铝、硫化钠、氢氧化钾改性柚子皮制备的4种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分别为84.5%、87.3%、91.1%和95.5%。分析不同活性炭平衡吸附量的值可以得出结论:经过氯化铝和氢氧化钾改性的柚子皮制备的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能力明显提高;4种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氯化铝和氢氧化钾改性柚子皮制备的活性炭表面包含更多的有机官能团,这与活性炭对应较高的亚甲基蓝废水初始质量浓度和高的平衡吸附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