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温度对于淡水枝角水蚤(Daphnia pulex)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枝角水蚤的生长率随着温度的增高(不超过生存最高温度)而加速。温度对于生长率的影响在幼蛤时较为显著。到了成龄以后,渐趋弱小。2.体长增加量在7℃是在第4龄最高而在18°及25℃则都在第3龄最高,以后便逐渐降低。自第4龄至第10龄,体长增加量都在7℃最高。3.不论在高温度或低温度之下,生长商数都是在第3龄最大。以后便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减小。4.不论在高温度或低温度之下,枝角水蚤的生长是在幼龄时较快。到了成龄以后,渐趋缓慢。这在生长率,生长商数和体长增加量的图里很明显地表示出来。5.养在低温度的水蚤要比养在高温度的水蚤长得大些。6.温度愈低,龄期愈长。这在成龄时尤为显著。7.龄的数目在18℃最多而在25℃最少。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生态的方法,研究了3种海洋浮游微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实验以不同浓度的微藻投喂太平洋纺锤水蚤,测定了无节幼体发育到桡足幼体、桡足幼体发育到成体的时间和最终存活率,以及发育到成体后,在各浓度下,成体每天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表明: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适宜于作为太平洋纺锤水蚤生长、繁殖的饵料;摄食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lleri)的太平洋纺锤水蚤可以完成无节幼体到成体的发育,但牟氏角毛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牟氏角毛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产卵量和卵孵化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只有在低细胞碳质量浓度(0.35μg/mL)时,成体产卵量和卵的孵化才正常,当牟氏角毛藻细胞碳质量浓度达到1.70μg/mL或更高时,该桡足类的产卵量下降,且没有卵能孵化出幼体,表明牟氏角毛藻显著抑制了太平洋纺锤水蚤的繁殖过程.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不同时龄海狸鼠的体重、体长、肠道长度及胃和盲肠的最大容积。其结果为,海狸鼠体重的生长发育高峰在120日龄,体长的生长高峰在90日龄,体长的增长要慢于体重的增长,240日龄时体重为初生重的18.75倍,体长仅为初生时的4.23倍。小肠的长度自出生便迅速生长,这种快速生长一直持续到45日龄左右,但其生长系数不大,这说明小肠在胚胎时期已发育到较成熟的程度;盲肠容积的生长在60~120日龄最快,120日龄时为初生时的10倍左右,240日龄仅为初生时的13倍;胃的生长发育比盲肠的生长慢,240日龄时的最大容积为初生时的5.5倍,且生长集中于0~120日龄。体重与体长、体重与消化道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6,并建立了以体重为自变量,其它指标为依变量的9个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福宁湾产的尖刀蛏Cultellus scalprum(Dould)种群由三个年龄组组成,Ⅰ、Ⅱ龄个体占优势。经1985、2—1986.1.周年规测,体长生长Ⅰ龄组最快.体重增长Ⅰ至宽龄逐渐加快.呈现体长体重生长的不同步现象。因水温、饵料、生殖活动等,2月和8月体长生长缓慢,形成冬轮和夏轮。分析了异速生长、生长参数和生长曲线.体长生长方程为Lt=8.736(1-e^-0.120073(1+1.71872))(F=299.935,R=9.993398);体重生长方程为:wt=21.7564(1-e^-0.000003(1+1.71874))^3(F=126.017,R=0.984497),符合尖刀蛏的生长规律。同时对采捕规格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石灰掺量和龄期对新疆某地分散性土长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性研究和力学性质试验,探讨不同石灰掺量和龄期下改性土的变形与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石灰掺量增加,分散性抑制效果越好,最大干密度逐渐降低,内摩擦角增大,黏聚力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压缩系数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稳定;随龄期延长,压缩系数减小,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大。当石灰掺量为3%时,分散性土改性为非分散性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峰值,龄期为3d、28d时,其强度提高48.24%、252.74%;当掺量为5%时,黏聚力取得极大值,龄期3d和28d的改性土黏聚力分别增加14.67%、50.05%。龄期越长,强度越高,改性土越脆,适应变形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比较3种不同生态习性的桡足类摄食不同浓度的2种硅藻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f.minutissima)后,其2种抗氧化相关基因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所用桡足类分别为哲水蚤类的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和猛水蚤类的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as).结果显示:低浓度的硅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和安氏伪镖水蚤中MnSOD和GST基因的表达水平表现出显著的诱导效应,高浓度的硅藻则表现出抑制效应;而不论是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的硅藻均能诱导日本虎斑猛水蚤中MnSOD和GST基因的表达.这表明不同类别的桡足类对硅藻的分子响应存在物种特异性.为评估哲水蚤桡足类对硅藻的影响是否具有适应能力,进而将哲水蚤类的安氏伪镖水蚤在摄食上述2种硅藻条件下连续培养4个世代,并对其每个世代中MnSOD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牟氏角毛藻饲喂的安氏伪镖水蚤中,第4个世代的MnSOD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第1个世代;而小新月菱形藻饲喂的安氏伪镖水蚤中,后3个世代的MnSOD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第1个世代.由此推测安氏伪镖水蚤可以对2种硅藻产生遗传适应,并且适应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鮸鱼仔稚鱼各发育阶段消化器官的观察,描述了口裂、齿、鳃耙、胃和肠的形态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7.3~24.9℃的条件下,1日龄(体长2.90 mm)时,肠出现;4日龄(3.00 mm)时,肠发生弯曲,呈弧形;13~19日龄(4.60~4.70 mm),肠前部膨大形成胃,上鳃骨和角鳃骨上出现鳃耙6(1 5)枚,粗短,粒状;29日龄(7.70 mm),鳃耙大多数由粒状发育成细长状;35日龄(8.10 mm)时,胃和肠的交接处出现幽门盲囊,肠褶皱增多;进入稚鱼期(41日龄)后,鳃耙数、幽门盲囊数和肠的卷曲(2个弯曲)已与成鱼相符。消化器官发育在弯曲期和后弯曲期阶段最为迅速,其中肠的发育明显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体长2.90~6.00 mm时,肠长与体长之比由16%快速增加到45%;第二阶段为体长达到6.00 mm后,肠长与体长之比保持在45%~50%。比较了石首鱼科鱼类仔鱼消化器官的发育,得出鮸鱼仔稚鱼消化器官的发育相对较快。在人工育苗中,需要结合消化器官的发育而及时转换饵料。  相似文献   

8.
太白红杉生殖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太白红杉的生殖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1)雌球花一般着生在2~4龄枝上,雄球花主要分布在2~6龄枝上;(2)小孢子叶背面有1对小孢子囊,花粉从小孢子叶的背面散发,花粉没有气囊,借助风力传播;珠鳞基部近轴面着生2个胚珠;(3)雄球花从芽鳞中露出时为绿色,5月初进入传粉期时为淡黄色,下垂;花粉散发后雄球花变软,逐渐脱落.雌花开始是为紫红色,向上弯曲生长;随后节间伸长,珠鳞之间彼此分开,此时开始接受花粉;然后珠鳞增厚,珠鳞之间的距离减小,传粉结束.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山核桃3种砧穗组合(本砧+结果枝接穗、本砧+生长枝接穗、化香砧+生长枝接穗)和实生苗造林生长及前期结实情况,探讨了山核桃不同砧穗组合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造林保存率第2年开始趋于稳定,以化香砧+生长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保存率最高,达(77.93±8.51)%,本砧+结果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保存率最低,为(52.97±5.67)%。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第1~5 年),砧穗组合间高生长的差距逐渐缩小,而地径生长的差距变大。造林第5年,本砧+结果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矮化效果显著,其高生长仅为实生苗的892%。本砧+生长枝接穗和化香砧+生长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第5年开始结果,而实生苗和本砧+结果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第6年开始结果,造林第7年(2008年),本砧+结果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结果树比例最高,达到85.0%,化香砧+生长枝接穗和本砧+生长枝接穗的嫁接苗造林结果树比例分别达到74.2%和75.8%,结果量较高,分别达到30.6 kg和30.4 kg,实生苗造林结果树比例最低,结果量最小,仅为43.7%和4.5 kg。  相似文献   

10.
研究得出Ag_(41)Cu_(42)Sn_(17-x)In_x合金以α-Ag相和β-Cu相这两种固溶相为主,枝晶间分部着少量的铜锡中间化合物,随着In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的β-Cu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共晶组织得以生长,合金中脆硬相逐渐分布均匀,枝晶间塑韧性较好的共晶组织逐渐增多导致合金的变形率逐渐增加,其中Ag_(41)Cu_(42)Sn7.4In9.6具有最高变形率37.2%。而合金中β-Cu相和枝晶间相的维氏硬度随着In含量的增加均表现出增大→减小→增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蟛蜞菊茎、叶、花三部分提取物对稻纵卷叶螟2~5龄幼虫的拒食和毒杀作用,主要结果如下:蟛蜞菊茎、叶、花三部位的甲醇提取物对稻纵卷叶螟各龄幼虫均表现出一定的拒食活性,处理24 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80%左右(72.35%~91.11%)、小于60%(40.90%~56.95%)、100%;各龄期幼虫对蟛蜞菊茎的甲醇提取物都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24 h的拒食率随着龄期的增大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2龄幼虫的拒食率高达(91.11±3.85)%,而5龄幼虫则下降到(72.35±9.08)%,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龄期幼虫对蟛蜞菊叶的甲醇提取物都表现出较弱的拒食活性,其24h的拒食率最高的也只有(57.84±3.68)%;各个龄期幼虫对花的甲醇提取物都很敏感,24 h的拒食率达到100%,且各龄期之间无论是24 h拒食率还是48 h拒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茎叶部位提取物对稻纵卷叶螟各龄幼虫的毒杀效果都不是很好,而花部位提取物对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处理48 h后对2龄幼虫的致死率高达72.7%,但对高龄幼虫的毒杀作用则明显下降,处理48 h后对4龄或5龄幼虫的致死率均低于30%.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细胞角蛋4(CK4)和14(CK14)表达与小鼠食管上皮发育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CK4、CK14在胚胎第11天开始到胚胎第18天、小鼠出生后(生后)第1-7天、生后第2周、生后第4周以及成年小鼠食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K4和CK14在小鼠食管上皮均有表达,但是CK4在胚胎第15天开始表达,而CK14在胚胎第11天开始就有表达,二者表达的相同之处在于:在小鼠胚胎第16天开始表达明显,且定位明确,以后随着胚胎发育,表达逐渐增强,但在生后第7天表达最强,其中CK4主要在食管上皮基底层以上表达,而CK14在食管上皮的基底层表达,随后在生后第2周、第4周和成年的表达又逐渐降低。由此可知:CK14可以结合干细胞标记物,共同标记食管上皮干细胞。  相似文献   

13.
用PAP法研究人胚胎脊髓SP和ENK的分布和发育,收集死亡人胚胎37例,胚龄(受精龄)最小5周,胎龄最大40周。结果最早于第5周在原始脊髓翼板(alar lamina)的后份发现两种肽;灰质前角和灰质中间带最早见于第10周;缘层(marginal layar)白质前外侧索两种免疫反应首先可见于第6周;而后外侧索两种不同肽的最早出现,时间稍有差异,SP样反应见于第5周,ENK样反应则见于第6周。  相似文献   

14.
杉木树冠形态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在福建洋口和江苏宜兴地区调查研究了3—23年生杉木树冠的形态结构。杉木的树冠外形随年龄阶段而变化,幼龄、壮龄时期树冠近似圆锥形,中龄时近似旋转抛物体形,成熟龄时近似圆台形。杉木年发生的枝盘数,决定于高生长;高生长旺盛期平均可发生5—6盘枝条。其分枝角度与枝条年龄有关,枝龄小的约55°—75°,枝龄大的可达90°以上。 杉木树冠长度与宽度随林木直径大小而变化,树冠的发育过程与密度密切相关。密度大的林分,阻碍树冠的发育,从而降低了林木的生长量,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抚育间伐。 合理的树冠结构应该具有较大的有效树冠系数和叶面积密度。在高生长旺盛期,树冠层更新快,有效树冠系数高,叶面积密度大,利用空间的效率高,因而必须采取促进树高生长的营林措施,以改善树冠结构,提高杉木林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不同LED光谱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斑马鱼胚胎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白光、蓝光、绿光和红光共4种LED光谱环境中,每日光照时间段为7:00—21:00,持续7 d。在此期间每12 h统计胚胎孵化率和胚胎或仔鱼死亡率,记录胚胎在第48 h的心率、仔鱼在第168 h的畸形率及体长,并拍摄胚胎在第4 h、第12 h、第24 h和第48 h的发育情况。【结果】1) 与白光组相比,蓝光组和红光组在第60 h以及红光组在第84 h的胚胎累计孵化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下降(p<0.05),而第96 h后各组胚胎累计孵化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绿光组的该项指标最低。2) 各组斑马鱼胚胎或仔鱼累计死亡率在各统计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胚胎完全孵化后蓝光组的该项指标最低。3) 各组斑马鱼胚胎心率在第48 h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4) 各组斑马鱼仔鱼的体长和畸形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红光组仔鱼畸形率最高。【结论】最适宜斑马鱼胚胎发育的LED光谱为白光,红光和蓝光会延缓该鱼种的胚胎发育;红光和绿光会导致斑马鱼胚胎或仔鱼死亡率有一定程度上升,对该鱼种的胚胎发育较为不利。  相似文献   

16.
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是烟粉虱的重要天敌,为单寄生蜂,雌蜂的寄生方式属于独性内寄生,雄蜂的寄生方式属于外寄生中的自复寄生(autoparasitiod),也称重寄生(hyperparasitoid),雌雄蜂寄主、寄生方式及发育环境不同.首次对浅黄恩雅小蜂雌雄蜂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了连续观测,并测量了雌雄蜂胚胎体长的变化.结果表明:雌蜂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3层膜,外部2层为胚膜(浆膜)、胚外膜(滋养膜).其中胚外膜在胚胎发育到8 h左右在显微镜下可见,雌卵孵化后消失;而雄蜂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2层膜,没有发现胚外膜,但在雄蜂胚胎前末端能够观察到一个柄(pedicel),一直保留到雄蜂胚胎孵化后消失,而雌蜂胚胎前末端的柄发育到2 h左右出现,24 h左右消失.雌蜂胚胎体长从0 h发育到36 h增长较快(0.198~0.280 mm),而雄蜂胚胎体长在此发育阶段变化较小(0.163~0.187 mm);从36 h到48 h雌雄蜂胚胎孵化,体长均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水蛭养殖池塘生物组成与生长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养殖宽体金线蛭池塘的池水、浮游和底栖生物进行采样,分析池塘的水质、生物组成和数量,探究幼蛭培育、苗种投放和饲养的最优方法,并提出池塘的构建条件和养殖管理措施.结果表明:(1)水蛭养殖池塘的pH、含盐量和碱度均需符合水产养殖水质的标准;(2)在数量上,池塘中的浮游植物以蓝藻为主,浮游动物以原生动物为主,底栖动物以腹足类为主;(3)幼龄水蛭快速生长期为5~15 d;(4)2龄水蛭在收获期的体长达到投放初期体长的3倍,体重达到4倍以上;(5)设置泥土平台、水面种植水葫芦等措施可以促进水蛭生长.  相似文献   

18.
黄鳍鲷SparuslatusHouttuyn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1—1984年作者在南海沿海共采集了636尾黄鳍鲷进行生长研究.数理统计分析结果确定鳞长—体长函数关系式为:L=65.3518 S~(0.6510).由该公式制定出鳞长—体长关系表,引进系数K对各实测值进行校正后,推算出各龄体长值.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3.3925×10~(-5)L~(2.9862),依该关系式推算各龄体重及相对增长率.由各龄体长值求得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参数L∞=564.19毫米;k=0.1338;t_0=-1.6647.将几种鲷科鱼类的生长速度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美姑山羊体尺体重相关分析及生长曲线模型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三岗种羊场的382只美姑山羊出生后各月龄的体重及体尺记载资料,采用SPSS19.0对公、母羊主要生长性状进行了显著性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对Gompertz、Bertalanffy和Logistic 3种生长拟合模型的体重增长曲线拟合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美姑山羊生长曲线选择了较为适宜的拟合方程,旨在为合理利用美姑山羊种质资源和选种繁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美姑山羊公羊3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8月龄体重、周岁体重都极显著高于母羊同时期体重;性别对山羊体重的影响很大。(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变量体高和体长,体重与胸围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控制体高和胸围或控制体长和胸围后,体重与体长或体高差异均不显著。R2为0.977,所以体重可以用胸围通过方程表示,回归方程:Y=1.114x-48.174,其中Y为体重(kg);x代表胸围(cm)。真实值与预测值差异在3.564 kg之内。(3)选用Gompertz、Bertalanffy和Logistic等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分别对美姑山羊公羊母羊生长进行拟合,公羊生长曲线最佳模型选择Logistic:W=53.94×(1+2.74e-0.106t)-1;母羊生长曲线最佳模型选择Gompertz:W=50.15×e~(-1.44exp(-0.023t))。  相似文献   

20.
相场法模拟界面能各向异性对枝晶生长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修正的相场模型,模拟了纯物质在深过冷条件下界面能各向异性对晶体生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模数很小时,枝晶形态为典型的海藻晶;当各向异性模数较大但仍小于临界值(1/15)时,枝晶形态为光滑枝晶;而当各向异性模数大于该临界值后,某些方向的生长将消失,呈现为棱面枝晶形态.当各向异性模数小于临界值(1/15)时,枝晶尖端生长速度随各向异性的增强而线性增大;当各向异性模数大于0.1后,枝晶尖端生长速度增大、速率减小并逐渐趋于定值.强各向异性与弱各向异性下的情况类似,枝晶尖端生长速度都表现出随界面厚度参数的减小而逐步收敛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