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合成了3种新的Schiff碱配合物:双安息香缩乙二胺(H2L1)合Co(Ⅱ)、Fe(Ⅱ)和Ni(Ⅱ).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和磁矩测定方法对配合物予以表征用常规气体吸收容量测量装置测得配合物在DMF溶剂中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吸氧量,并研究了配合物氧合反应的热力学.  相似文献   

2.
2-巯基吡啶与铜(Ⅱ)、镍(Ⅱ)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氯吡啶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硫脲为巯基化剂,通过巯基化反应合成2-巯基吡啶,并以此为配体,首次合成了2-巯基吡啶铜(Ⅱ)、镍(Ⅱ)2种配合物.经元素分析、EDTA络合滴定分析、热质量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了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meso-四(4-三甲铵基苯基)-卟啉(H2TAPP)为柱前衍生试剂,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分离和测定Cu(Ⅱ)和Zn(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3分钟内,以甲醇/水=40/60(V/V)为洗脱液,在Shim—packWCX—1(5μm,50×4.0mmi.d.)柱上成功地分离并测定Cu(Ⅱ)和Zn(Ⅱ),检测极限可达5.0×10-10mol/L。以含40%甲醇的乙二胺缓冲液为洗脱剂,H2TAPP及其金属配合物在SperisorbSCX柱(10μm,250×4.0mmi.d.)和Shim—PackWCX-1柱上的离子交换色谱行为也被考察。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特点,可用于样品中痕量钢、锌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险峰 《松辽学刊》2005,26(3):30-32
研究了盐酸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酸性铬蓝K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Cu(Ⅱ)的新方法.Cu(Ⅱ)的质量浓度在0.4-0.8μg/ml范围内与△A值呈良好的线形关系,检出限为0.0519μg/ml,摩尔吸光系数ε=1.10 ×104L·mol-1·cm-1,相关系数r=0.9974.该法已用于饮用水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过渡金属香兰素配合物的固相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下,由过渡金属醋酸盐与香兰素(HL,C8H8O3)直接进行一步固相反应合成了5种配合物[ML2(H2O)2](M=Mn,Co,Ni,Cu,Zn)1~5,用XRD、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分析方法进行表征.中心金属离子M(II)与2个香兰素基中的酚羟基氧和甲氧基氧的4个氧原子以及2个水分子中的2个氧原子发生配位,形成分子配合物,配位数为6.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MOCCⅡ(多端输出第二代电流传输器)的单输入三输出二阶滤波器模型电路,通过选择不同特性的元件在输出端,可实现二阶高通滤波、二阶低通滤波、二阶带通滤波、带阻和全通功能,每种电路都由两个MOCCⅡ、两个接地电容和电阻实现,与同类滤波电路相比较,该电路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使用灵活,有利于集成。  相似文献   

7.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对称性破损方法研究了草酸根桥联及草酰胺桥联双核铜(Ⅱ)体系的磁耦合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磁中心的自旋布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二者之间为反铁磁耦合。而且,与磁中心相联的配体原子与磁中心具有相同符号的自旋布居,磁中心的自旋具有显著的离域效应。HOMO中磁中心未成对电子的占据轨道之间对称性和能级的匹配程度是影响磁耦合强弱的关键。当对称性匹配时,改变桥联基团占据轨道的能级,例如通过改变桥接原子的电负性, 即可改变磁耦合作用的强度,电负性愈低,磁耦全作用愈强。当对称性不匹配时,体系中存在较弱的磁耦合。  相似文献   

8.
研究重金属(Pb(Ⅱ)、Hg(Ⅱ))在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细胞上的吸附和竞争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b(Ⅱ)、Hg(Ⅱ)在两海藻上竞争吸附时,Pb(Ⅱ)在海藻细胞表面的竞争吸附平衡快于Hg(Ⅱ).竞争吸附平衡时,藻细胞表面Hg(Ⅱ)对Pb(Ⅱ)的影响小于15%,Pb(Ⅱ)对Hg(Ⅱ)的影响大于50%.96h培养后,两金属竞争环境下的海藻细胞吸附(吸收)的重金属量明显高于单一重金属作用的海藻细胞的吸附(吸收)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纳米零价铁易团聚和表面形成钝化层的问题,在零价铁与凹凸棒土质量比为2∶1、硫与零价铁的摩尔比为0.25∶1的条件下,制备了凹凸棒土负载硫化纳米铁复合材料。用该复合材料以0.2 g·L~(-1)投加量去除30 mg·L~(-1)的Cu(Ⅱ)溶液,1 h内Cu(Ⅱ)的去除率即可达到86.2%。通过SEM和TEM观察到,经负载硫化改性后的零价铁较均匀地分布在凹凸棒土上。比表面积测定结果表明,与纳米零价铁相比,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了2.3倍。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pH=2~11的范围内,复合材料对铜的去除率稳定在85.2%以上;有氧气存在时复合材料去除Cu(Ⅱ)会发生脱附,且Cu(Ⅱ)溶液浓度越高,脱附现象越明显,溶解氧浓度越低,越有利于复合材料对Cu(Ⅱ)的去除。复合材料对Cu(Ⅱ)的最大吸附量可达9.25 mmol·g~(-1)(587.8 mg·g~(-1))。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主次双波长光度法,通过Fe(Ⅱ)-phen显色体系,依据显色体系吸光度A与照射波长λ及物质浓度x间的关系,提出了测定铁的主次波长新光度法,精密度提高,检测限降低。  相似文献   

11.
包络合型催化剂Fe(Ⅱ)-L/Y在苯酚羟基化中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瓶中造船”法制备了Fe(Ⅱ)-L/Y包络合型催化剂(L=8-羟基喹啉、邻苯二酚或1,10-邻菲洛啉),并用XRD、TG对其进行了表征,用苯酚羟基化反应考察它们的催化性能.与相应的均相铁配合物催化剂相比,这些包络合型催化剂虽然其反应速度明显偏慢,但其二酚选择性和双氧水有效利用率则相对较高,而且能回收重复使用.此外,首次发现Cl^-的加入能有效地缩短反应的诱导期,从而加快包络合型催化剂的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第一过渡金属(Cr,Mn,Fe,Co,Ni,Cu,Zn)磷钨、磷钨钒两种杂多酸系列的13种杂多酸盐.对上述产物分别通过原子吸收和分光光度法进行元素分析,用FT-IR进行表征,确定了这些杂多酸盐的组成.实验表明磷钨、磷钨钒两个系列杂多酸盐都为1∶12系列的Keggin结构杂多化合物.研究了这些杂多酸盐在空气、氮气两种气氛下的TG-DTA,讨论了磷钨、磷钨钒两个系列杂多酸盐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测定微克量级Cr(Ⅲ),Cr(Ⅳ)和Mn(Ⅱ)或Mn(Ⅶ)的简单、快速、高增敏碘量法.用此法成功地测定了不同试液中Cr(Ⅲ),Cr(Ⅵ)和Mn(Ⅱ)或Mn(Ⅶ)的分量,对Mn和Cr测定分别增敏20和9倍.  相似文献   

14.
以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吡唑啉酮-5(HPMTFP)和乙醇,二甲基亚矾(Me_2SO)、喹啉(Quilin)和2,2′-联吡啶(bipy)为配体合成下列四种Co(Ⅱ)的混配配合物:Co(PMTFP)_2·(EtOH)_2、C_0(PMTFP)_2·(Me_2SO)_2Co(PMTFP)_2(Quilin)_2和CD(PMTFP)_2 bipy。其中除中间产物Co(PMTFP)_2·(EtOH)_2外,其余三种配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可见紫外光谱、差热热重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表证或性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微量元素可分为必需微量元素、非必需微量元素和有害微量元素。目前公认的必需微量元素有:铁(Fe)、铜(Cu)、锌(Zn)、钴(Co)、锰(Mn)、铬(Cr)、钼(Mo)、镍(Ni)、钒(V)、锡(Sn)、硅(Si)、硒(Se)、碘(I)、氟(F),共14种。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锶(Sr)、铷(Rb)、砷(As)及硼(B)。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Zn(NO3)2·6H2O,Co(NO3)2·6H2O,Cu(NO3)2·3H2O为原料,与适量的柠檬酸配制成溶液,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合成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选择不同温度进行烧结得到Zn0.98Cu0.01Co0.01O稀磁半导体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谱仪(PL)、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光学性能及磁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单一的纤锌矿结构,烧结温度改善了样品的光学性质及磁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水体中Cu(Ⅱ)对大型溞的急性毒理作用及其生理生化指标影响,在三种条件下(自然光,强光照,振荡),将大型溞暴露于Cu(Ⅱ)的9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48h的急性毒性试验,得到24h和48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再将成熟的大型溞暴露于4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48h的暴露试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将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后,结果显示: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Cu(Ⅱ)的毒性增强(24 h-LC50为248.9μg·L-1,48 h-LC50为134.6μg·L-1);强光照组和振荡组的48 h-LC50低于自然光组;SOD酶活性在Cu(Ⅱ)低浓度时高于对照组,高浓度时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除160μg·L-1外);POD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在Cu(Ⅱ)浓度为240μg·L-1时达到峰值,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各处理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呈递减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Cu(Ⅱ)浓度为80μg·L-1时,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高于对照组,其他处理组均低于对照,统计分析结果同SOD.实验结果表明振荡和强光照会影响Cu(Ⅱ)对大型溞的毒性,SOD、P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可溶性总糖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纳米零价铁易团聚和表面形成钝化层的问题,以凹凸棒土为载体、镍为掺杂金属,制备了凹凸棒土负载铁/镍复合材料(用A-Fe/Ni表示)。由SEM可观察到A-Fe/Ni中的纳米Fe/Ni长链变短、且有单个纳米Fe/Ni球形颗粒出现。比表面积测定结果表明,A-Fe/Ni的BET比表面积为86.17 m2·g-1,远高于纳米Fe/Ni的比表面积(33.62 m2·g-1)。平均粒径也由负载前的178.52 nm减小到了69.63 nm。A-Fe/Ni相比纳米Fe/Ni对水中Zn(Ⅱ)有更快的去除速率和更好的去除效果,以2 g·L-1投加量对100 mg·L-1Zn(Ⅱ)进行吸附,10 min即可达到99.8%的去除率,而成本仅为后者的1/3。A-Fe/Ni除锌机理主要是化学吸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33.33 mg·g~(-1)。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铜(Ⅱ)-叶酸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5.00),Cu(Ⅱ)可以与叶酸形成稳定配合物,配比分别为1∶1和1∶2,条件稳定常数分别为β′1=1.25×103,β′2=2.50×106.  相似文献   

20.
在甲醇溶液中,以乙酸钴、氯化钴、硝酸钴和缩二脲为原料合成了3种结构不同的缩二脲钴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其化学组成为[Co(bi)2(H2O)2](Ac)2·H2O(1),[Co(bi)2Cl2](2)和[Co(bi)3](NO3)2·2.5H2O(3)(bi=NH2CONHCONH2).配合物1中每个Co2+与2个缩二脲分子中的4个羰基氧原子和2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配合物2中每个Co2+与2个缩二脲分子中的4个羰基氧原子和2个氯原子配位,而配合物3中每个Co2+与6个全部来自缩二脲分子的羰基氧原子配位,均形成了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配合物1和3的热分解过程包括失水和配体的分解,而配合物2的热分解过程只是配体的分解过程,最后完全分解形成氧化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