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文 《青年科学》2010,(2):44-45
就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关注全球气候变暖这个话题不久之后,全球变暖的话题就遭遇到了全球变冷的研究挑战。你感觉到刻骨的寒风了吗?  相似文献   

2.
袁青 《今日科技》2006,(1):13-15
一般认为二氧化碳(CO2)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由于地球大气层中CO2浓度的不断上升,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直接导致了气候变暖。最近40万年中,地球大气层中CO2的浓度一直保持在180~280ppm之间,但从19世纪人类开始使用矿物燃料以来,CO2浓度开始不断提高,短短100多年就上升到了今天的380ppm。由于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人类还将继续使用矿物燃料,专家们预计CO2浓度到2050年会高达500ppm,到本世纪末甚至还会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那么如何在燃烧矿物燃料的同时又免遭全球变暖呢?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实施“地球工程”的设想,即在全球范围内试验应对全球变暖的解决方案,以下就是这些方案的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3.
《科学世界》2007,(11):76-78
为什么说现在的气候变暖是人类造成的?为什么关于全球变暖现象存在着“威胁论”和“怀疑论”两种不同的观点?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多年参加IPCC,讨论关于全球变暖问题的权威施奈德博士谈到了所有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按照归因分析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综述了近些年有关人类影响引起全球变暖证据的科学研究成果。利用全球气候模式考虑人类影响,采用指纹法检测和归因证实,发现人类影响几乎肯定是引起近百年特别是近50年全球变暖的主因。地球系统5个圈层(大气、海洋、陆地、冰雪、生物)与全球变暖有关的证据,如热浪增加、寒潮减弱、低层大气变暖、陆地和海洋变暖、受海水热膨胀和冰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冰雪和永冻土融化加速、海洋酸度增加、植物生长季延长等,都与人类影响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英国科学家最近称,全球变暖正导致土壤释放出大量碳,从而加快全球变暖的步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令人类对付全球变暖的斗争比以往想象的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6.
浅谈全球变暖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着重指出近50年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对人类居住环境和社会生活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里主要讨论全球变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黑碳气溶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黑碳气溶胶是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光学、大气光化学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黑碳气溶胶对于全球变暖、区域气候变化有重要贡献,黑碳气溶胶可能是影响全球变暖的第二大重要因子,其作用仅次于CO2。因此,应控制黑碳的排放。考虑到黑碳气溶胶在全球变暖、区域气候、环境与健康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和评价黑碳气溶胶的作用已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8.
从上世纪80年代观测到两极臭氧层的减少,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了大气污染的化学行为,以致后来提出限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20多年过去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通过科学观察与分析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全球变暖、大气演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其它效应,比如频繁的暴风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的全球变暖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过去100年来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升高了约0.74℃,近25年来升温出现加速。全球变暖的证据还来自于观测到的海洋和冰冻圈的明显变化,包括热带海洋的升温、海平面上升,海冰和雪盖面积减退以及普遍的冰川退缩等。科学数据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华 《河南科学》2012,30(5):556-559
研究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减排对策及其对经济环境的影响.根据构建的全球变暖的宏观经济脉冲模型,讨论了各参数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并对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人口增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CO2、CH4、N2O等气体的排放增加所引起的温室效应,预期本世纪的全球变暖较20世纪更为强烈.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本世纪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将可能导致我国北方干旱趋势仍将延续.南方雨量增加特别是暴雨和台风的增加,会使洪涝灾害扩大加剧.沿海地区由于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主要是风暴潮呈现加剧趋势、农林病虫害、滑坡与泥石流、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灾害也将发展,唯寒冻灾害可能大幅度减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及科学界应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采取减轻、防范和适应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曹玲 《科学世界》2008,(3):84-87
2008年初的这场大雪和冻雨让拉尼娜“闻名”全国,措手不及的人们将其扔到“全球变暖”这个包罗万象的大筐里。大雪是否和全球变暖有关?人类能否完美地预测天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会导致气候严寒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中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严寒的理论根据和现实可能性作了分析,指出由于气候变暖、极冰融化影响大洋的环流,进而影响全球气候;这样的事件在历史上曾有多次发生。但目前还不能说已经开始发生这样的过程。而且没有这样的先兆。因此,到2020年,发生“秘密报告”中所提出来的情景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不排除在更长时间发生某种气候受变的可能性,所以加强对气候突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杨学祥 《科技潮》2006,(9):20-22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异常变化,全球变暖的学说可以说是路人皆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全球气温并不会持续变暖,而是将进入变冷期。  相似文献   

15.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种可以在欧洲及美国种植的植物能够向人们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而且不会引发全球变暖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1900年至今的全球气候变化与巨行星会聚周期对应的科学事实,认为地球的能量并非只从太阳获取,地球具有电能的再生机制。地球是个带负电的准带电星球,地球是个大电容。地核能量通过断裂带向海洋传输过程中,其传输速度与太阳及行星运行周期有关。近期的地球气候变暖与巨行星运行到星下点对应地球赤道断裂带有关。因天体运行的规律是有章可循的,故能预测到气候变暖是暂时的现象。本世纪20年代开始全球气候将有变冷趋势,60年代全球气候又将变暖,重复新一轮的全球变暖周期。  相似文献   

17.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而近年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究竟是什么引起全球变暖,目前还没有一个彻底的说法。本文从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入手,首先具体地比较了不同气体的温室效应,然后说明它们造成的全球变暖程度。最后提出海洋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要超出人们的预测,是全球变暖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世纪后期大量的建设后,面临着诸如桥梁破坏等新问题。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现象,21世纪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在符合总成本效益比最小和防止全球变暖的条件下。文章介绍了日本和美国对社会基础设施的一些管理制度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博览》2009,(13):15-15
根据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的智库“全球人道主义论坛”对人类受全球变暖影响的综合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导致每年30万人死亡,影响到3亿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广东科技》2007,(12S):74-74
在本世纪,生态危机将有可能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随着全球变暖、全球环境恶化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下降,人们对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地圈、生物圈平衡上的作用的认识正在深化,开始意识到人类生存兴亡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森林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控制全球变暖的缓冲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