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模型数据的噪声能量对叠加、偏移结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资料中不可避免地存有噪声,噪信比(噪声能量与信号能量之比)可能对地震成像造成致命的影响。根据自行设计模型,采用正演方法生成138炮记录,在这些单炮上分别加上不同能量的随机噪声和相干噪声,并应用模型速度进行NMO校正、叠加或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不同能量的随机噪声对叠加结果的影响分析,同能量随机噪声和相干噪声对叠加结果的影响分析,同随机噪声能量对叠加和偏移影响分析及同能量随机噪声、相干噪声对叠前深度偏移结果分析。这种分析建立在信噪比已知、速度已知、叠加及偏移算法已知的背景下,因而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最后,根据这些实验分析,得出各种不同噪信比的噪声对叠加、叠前偏移的影响进行给出定量结论,以期对地震资料处理中去噪技术的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图像集同一像素位置噪声满足遍历性的条件下,分析了利用叠加法进行目标检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加法的慢速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分析了目标不重叠、完全重叠和部分重叠时,目标合成图像和噪声合成图像的能量变化情况,分析表明随着叠加次数的增加,噪声合成图像的能量衰减快于目标合成图像,从而保证了合成图像中目标与噪声能量比的增加,为利用叠加法进行目标检测提供了可行性.其次,根据合成图像的奇异值特性,利用标准化奇异值的不均匀变化完成了目标检测.同时,仿真验证了目标合成图像和噪声合成图像的能量衰减情况,分析了叠加次数、目标尺寸与强度对目标可检测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脉冲响应同步平均法测量无规入射散射系数时,叠加后再经反向能量积分得到的声能衰减曲线,会受到不同脉冲响应中散射成分相关的影响.用统计声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考虑散射成分相关时声能的衰减规律,该声能衰减曲线可以看作是由2个按指数规律衰减的曲线叠加而成的.通过理论和实测对用混响时间T10或T20估计衰减曲线早期的衰减速率所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结构能量反应的振型分解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利用振型分解理论实现了弹性体系能量方程的振型分解,得出各阶模态能量反应方程,并提出了模态能量的概念;指出结构能量反应方程可以表示为各阶模态能量方程的叠加,并给出了结构总能量反应与SDOF体系相应能量反应间的关系式。此关系式有较强的物理意义,可从能量的角度反映Pushover分析中一些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型数据的共反射面元叠加初步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共反射面元 (commonreflectionsurface ,CRS)叠加是一种不依赖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炮检距剖面成像方法 .共反射面元的旅行时响应由三个波场属性参数确定 ,相比常规共中心点 (commonmiddlepoin ,CMP)叠加和倾角时差校正 (dipmoveout,DMO)叠加 ,CRS叠加算子能够将地下反射点附近一个邻域内的能量进行聚焦并实现同相叠加 ,因此能得到更好的零炮检距剖面 .通过在模型数据上的试算证实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对定时误差敏感,从叠加训练序列结构出发,提出了一种弱能量训练序列.该训练序列只叠加在循环前缀上,且比普通的重复结构训练序列能量要低,能降低由于叠加训练序列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还能利用训练序列的结构特点降低相关峰值旁瓣对同步判决的影响,提高了时间同步的准确率.在低信噪比时采用该训练序列结构,同步准确率高于采用普通重复结构训练序列的同步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对定时误差敏感,从叠加训练序列结构出发,提出了一种弱能量训练序列。该训练序列只叠加在循环前缀上,且比普通的重复结构训练序列能量要低,能降低由于叠加训练序列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还能利用训练序列的结构特点降低相关峰值旁瓣对同步判决的影响,提高了时间同步的准确率。在低信噪比时采用该训练序列结构,同步准确率高于采用普通重复结构训练序列的同步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预测洞室爆破对振动的振动规律,减小振动对保护建筑物的不良影响,分析起爆段数对能量分布的影响规律,需要对不同段数洞室爆破振动信号能量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汝阳泉水沟尾矿库初期坝工程坝体堆石料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小波变换法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各层频带包含能量方面信息,从频率和能量方面分析爆破振动信号时频特征。得到主振频率基本落在能量集中的频带,数个频带能量集中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比不同起爆段数的振动信号的能量分布情况,发现通过增加起爆段数,能够减少同时数个频带能量集中的现象。结合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能同时分析信号时频特征的优点,进一步推论起爆段数增加使得振动波相互叠加效果加强,高频段振动分量相互叠加振幅消减,从而使主频向低频率收敛。  相似文献   

9.
为了克服计算化工系统中分流结构的能量流时容易产生不遵守能值代数的全额继承问题,将分流结构区分为分流绕行结构和含分流多产品结构,同时分析了这两种结构容易违背全额继承特性的原因.通过扩展对能值代数的解读,提出分流绕行结构中的能量流在系统内部重遇时各能量流需要按照其火用值进行叠加,含分流多产品结构中各产品的能量各不相等,但各产品能量之和等于系统总的能量投入.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案例中,分流后的两股废水(能值为0.2×104和0.8×104)在系统内交汇时需按其能值进行叠加,处理后分别进行回用(2.1×104)、灌溉(1.5×104)和排放(2.6×104)的废水能量等于系统总的能量投入(6.2×104).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基于机械能、磁能与电能转换原理的机械/磁双能收集器,利用悬臂梁结构的一阶和二阶共振模态,实现了同时收集环境中不同频率的机械能和磁能.为有效收集机械振动能和磁能,利用悬臂梁结构的一阶共振模态收集机械能,二阶共振模态收集磁能,可充分提高能量收集器的收集效率.结果表明,机械/磁双能收集器可同时有效收集机械能和磁能,同时收集时计算所得开路电压等于两种能量分别收集时电压的叠加,而功率大于两种能量分别收集时的叠加.  相似文献   

11.
利用弹性力学中的叠加原理和等效原理,将支撑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基于弹性力学中的能量守恒原理,以约束力为桥梁,假定各个约束力是依次作用于支撑系统,借助多个位移的叠加,推导出了支承系统的势能泛函公式,并利用最小势能原理,给出了求解支承系统问题的一种新算法。该算法简便、准确,能够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12.
将进化理论和量子统计力学理论相结合, 提出一种新的量子统计力学演化算法. 将整个遗传系统作为一个量子统计系统, 并借鉴量子信息论中量子比特的叠加性, 采用量子编码表征染色体, 使系统中的量子能够表示多种线性叠加状态. 算法类比量子统计力学中的相关概念, 定义了量子系统的能量和熵, 并利用量子系统中能量和熵竞争的模式系统地协调进化理论中选择压力和种群多样性间的冲突, 使算法在提高选择压力和维持种群多样性之间保持了适当的平衡, 可以快速的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和求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维黏性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组,给出了在小扰动条件下冲击波解的渐近稳定性。考虑在小的初始扰动下黏性冲击波解的叠加,通过局部解的存在唯一性分析和先验估计,得到此时的黏性冲击波解是渐近稳定的。证明通过能量估计方法给出。  相似文献   

14.
一维黏性可压缩流体冲击波解的渐近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一维黏性可压缩流体动力学动力学方程组,给出了在小扰动条件冲击波解的渐近稳定性。计算了在初始扰动相当小的情况下冲击波解的叠加,通过局部解的存在唯一性分析和先验估计,证明了叠加得到冲击波解在全局范围内是渐近稳定的。证明通过能量估计方法给出。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中现有的协同传输方案以牺牲频谱利用率来换取能效增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加编码的簇间协同传输方案.该方案在保证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条件下,通过相邻簇的簇头节点相互协作来完成数据的传输.在频谱利用率相同的条件下,对现有的簇内协同传输方案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6.
从核子的能级迭加出发,探求了质子-中子混合闭壳层的结构,并对铁核素56↓26Fe的高度稳定性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进行冲蚀、腐蚀和冲蚀腐蚀迭加3 种条件下的多元热流体稠油热采防砂筛管损坏模拟实验,采用失重法获得3 种条件下筛管挡砂介质的腐蚀速率,434 金属棉在迭加条件下的腐蚀速率较纯冲蚀条件下提高了75 倍,较纯腐蚀条件下也提高了53%。采用宏观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方法对腐蚀试样进行宏微观分析,发现迭加条件下材质腐蚀程度均比单一条件下显著。结果表明,在迭加作用下筛管材质的腐蚀速率显著高于单纯冲蚀和单纯腐蚀条件。腐蚀作用对机体的损伤以及冲蚀作用对腐蚀保护膜的破坏两方面相互促进,导致筛管材质损伤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水泥基体中弓形钢纤维拔出耗能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弓形钢纤维几何形状的特殊性,对弓形钢纤维拔出过程中的摩擦能量和弯钩端塑性变形能量分别进行了理论推导;并采用能量叠加法完成了水泥基体中弓形钢纤维拔出能耗理论计算.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验证表明,不论是对部分拔出还是全部拔出的弓形钢纤维拔出能量预测均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这将有利于今后弓形钢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宏观断裂能理论预测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