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东庭  黄思博  莫方朔  王旭  李勇 《科学通报》2020,65(15):1420-1427
通过引入卷曲腔的概念并结合微穿孔板所设计的吸声结构具有深亚波长厚度、低频宽带吸声和高效吸声的特性.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揭示了卷曲吸声结构工作的物理机制.首先在理论上分析单个吸声体的吸声性能并进行了数值和实验验证,两个吸声单体的共振频率分别为282和429 Hz.进一步,基于模耦合理论将低/高频吸声单体联合起来,设计出一个厚度只有100 mm(~λ/12,λ为相对低频吸声单体共振频率对应的波长),在较宽频带(232~533 Hz)内吸声系数大于0.5,在262~469 Hz内吸声系数大于0.8的宽频高效吸声结构.理论、仿真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与传统的大体积吸声结构相比,本研究提出的轻薄高效吸声体具有结构简单和容易制造等特点,在低频噪声控制工程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提高阻抗管测量频率上限的新方法.该方法针对表面阻抗均匀的材料,通过对管道内高次模式声波的分解和测量,拾取对应于法向的入射波与反射波的(0,0)模式,获得法向吸声系数和法向声阻抗率,从而使测量不再受管道截止频率的限制,大幅度提高管道内测量的频率上限.介绍了利用单传声器轴向传动获取信号,在同济大学直立式阻抗管内进行的材料声学特性的测量.结果表明,阻抗管原有的截止频率为280Hz,采用提出的测试方法,可使测量频率上限提高到2 000Hz及以上.  相似文献   
3.
语言传输指数直接与间接测量方法实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个不同房间内12个测点共48个听音条件的测量,分析了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方法测量语言传输指数(STI)、公共广播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时的差异以及不同频率响应的测量系统对这两种测量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量系统、测试程序,测量过程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这两种方法测得的STI和STIPA都能准确反映出语言经过声传输通路后与语言可懂度相关特征的变化,测量结果都可以用于语言可懂度的客观评价,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4.
用脉冲响应同步平均法测量无规入射散射系数时,叠加后再经反向能量积分得到的声能衰减曲线,会受到不同脉冲响应中散射成分相关的影响.用统计声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考虑散射成分相关时声能的衰减规律,该声能衰减曲线可以看作是由2个按指数规律衰减的曲线叠加而成的.通过理论和实测对用混响时间T10或T20估计衰减曲线早期的衰减速率所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语言传输指数STI和语言可懂度指数SII为当前语言可懂度的两个主要客观评价体系.对STI和SII计算模型和测量结果的研究表明,二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测量结果的差别也主要是由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同造成的;STI和SII的汉语语言可懂度主、客观评价关系曲线差别也不大,都可以用来对汉语的语言可懂度进行客观评价.但考虑到SII的测量过程更为复杂,在传统建筑声学等领域的应用也不具有优势,以及ANSI S3.5对测量条件限制的相对宽松可能会带来数据之间的可比性降低等因素,STI更适用于对汉语语言可懂度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声学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在试听室、录音棚、演播室等小型房间的条件下,既要获得良好的声扩散,又要有足够的吸声效果.由于空间有限,因此需要设计不同的扩散吸声体.过去20年来,对扩散吸声体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改变其几何构型方面,在其他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文中在前人对声吸收和声扩散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论中的伪随机理论及物理学中的分形理论,发展了理论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优化设计手段,并由此设计了各种具不同吸声效果的扩散吸声体文中还对所设计的吸声体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磁悬浮列车行驶噪声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磁悬浮轨道交通运营线上,对磁悬浮列车行驶噪声进行较为深入的现场测试,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典型的测试结果表明,在距轨道中心线35m处,最大计权声级为96dB(A)与101dB(C).主要噪声来源为空气动力性噪声.它可分为3个部分:绕流声、附面层噪声与尾流噪声.噪声具有脉冲性与间歇性,对轨道两侧环境的噪声污染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提出采用振幅调制-非线性调频(AM-NLFM)信号测量声场的脉冲响应,AM—NLFM信号基于相位驻留原理的调制方法.该信号在测量声场脉冲响应时,具有良好的抗系统非线性失真和时变影响的能力,可以降低非周期傅里叶变换时的频谱泄漏,且可以根据任意频谱调制而能保持很低的波峰因数.实测表明该信号可以有效提高脉冲响应测量的速度与精度.该信号也可用于电声系统传递函数的测量中.  相似文献   
9.
利用数字声源信号可完全重复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单传声器对管道高次模式声波进行分解和测量的方法.阐述了此模式分解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测试系统.通过试验测量,与传统的驻波管法相比较,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了一个典型的试验应用,对于口径为600mm的方形管道,在频率为500,1 000,2 000Hz时,对管中存在的高次模式声波进行测量和分解.此方法的特点是仅需要使用单个传声器进行测量,并提高了可分解的高次模式数量.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估值混响时间的声级残差最小二乘非线性拟合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脉冲响应从早期到后期的所有测量数据,降低了信噪比和积分上限对混响时间估值结果的影响.同时,对比现有其他方法在统计上有最小的估值标准差,其均值的95%概率置信区间也最小,有效地提高了混响时间的估值精度.克服了脉冲响应积分法测量混响时间中,由于较低的脉冲响应信噪比或积分上限选择的不当所产生的估值偏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