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大多数医院只有在子宫脱垂的病例方实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正常位置的子宫几乎都选择腹式全宫切除术。而在西德目前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实施远远超过了腹式子宫全切除术。在妇科手术领域里这项手术显得特别活跃,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手术指征和合并症 1.1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无腹部手术切口及疤痕,很少因损伤腹膜而造成粘连、腹膜炎和肠梗阻等;没有术后剧烈的伤口疼痛;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残端吸收热、感染和血肿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方法在LAVH-I型的基础上结合部分Ⅲ型,即在镜下离断双侧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或卵巢悬韧带),打通阴道后穹窿,并离断双侧骶韧带;经阴道处理主韧带及子宫血管。结果5例患者全部成功实施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80~250 mL,平均165 mL,无1例大出血、副损伤及术后病率。结论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既克服了开腹手术和阴式手术的缺陷,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特别适合初学者和基层医院开展,是子宫切除方式的又一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腹式及阴式子宫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经腹全子宫切除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其中30例施行经腹全子宫切除,30例施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每个病例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24、72 h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含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天数。结果:术前两组病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24 h两组病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含量均下降,与术前比较P<0.05,其中经腹全子宫切除组较经阴道全子宫切除组下降明显,两组间比较P<0.05;手术后72 h阴式子宫切除组IgG、IgA、IgM及补体C3、C4含量回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式子宫切除组除IgM及C4回升外,IgG、IgA及C3仍处于低水平;与经腹子宫切除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机体的创伤小,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小且持续时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方法 在LAVH-Ⅰ型的基础上结合部分Ⅲ型,即在镜下离断双侧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或卵巢悬韧带),打通阴道后穹窿,并离断双侧骶韧带;经阴道处理主韧带及子宫血管.结果 5例患者全部成功实施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80~250 mL,平均165 mL,无1例大出血、副损伤及术后病率.结论 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既克服了开腹手术和阴式手术的缺陷,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特别适合初学者和基层医院开展,是子宫切除方式的又一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改良阴式术对非脱垂子宫切除的优缺点,笔者选择了42例非脱垂子宫行改良阴式全宫切除术和42例同期患者行腹式全宫切除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明显差异,而改良阴式组与腹式组在术后体温、肛门排气、下床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1).改良阴式全宫切除术,手术步骤简化,副反应少,术后效果明显优于腹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腹式全子宫切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调查了腹式全子宫切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了解其术前的护理需求,并让患者参与制订护理计划,根据个体需求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结果表明,术前缺乏相关知识患者占93.3%,通过细致的护理后下降至13.3%,让患者了解并配合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减轻其恐惧心理,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7.
田丽华 《科技信息》2011,(7):408-408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包括肿瘤)的一种微创妇科新技术,与传统的剖腹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病人术后痛苦小、下床活动早、恢复快、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我院自1999年至2002年在腹腔镜下共施行子宫切除878例,现将手术中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878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子宫肌瘤62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20例良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治疗。结果术后子宫异常出血均治愈、子宫内膜切除6例、4例闭经、2例月经量明显减少、3例内突型壁间肌瘤切除术、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及3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者,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卵巢功能、保留妇女机体完整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20例良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治疗.结果 术后子宫异常出血均治愈、子宫内膜切除6例、4例闭经、2例月经量明显减少、3例内突型壁间肌瘤切除术、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及3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者,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卵巢功能、保留妇女机体完整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不同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23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A组)与同期23例经典式子宫切除术(B组)对比,测定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结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经典式子宫切除术。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无差异。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筋腹外、筋膜内、半腹膜外筋膜内三种子宫除术进行对比。方法:将210例子宫全切除患按不同术式分为3组,就其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损伤、术后病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筋膜外、筋膜内较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全切除快半h,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中出血稍多,但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种。结论:三种术式各有优缺点,临床医生应根据病人实际及自己的操作水平,选择不同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不同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 23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A组)与同期23例经典式子宫切除术(B组)对比,测定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结果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经典式子宫切除术.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无差异.结论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关怀式道德教育认为教师必须具有关怀的能力和素质,能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关怀型师生关系,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关怀型"教师缺失的现状出发,提出变革和提升"关怀型"教师素养构成的方法,并基于关怀式道德教育理论,试图找到提升教师素养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学梅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10M):91-91,98
目的 探讨官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应用连续灌流式官腔镜,对20例良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治疗。结果术后子宫异常出血均治愈、子宫内膜切除6例、4例闭经、2例月经量明显减少、3例内突型壁间肌瘤切除术、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及3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者,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子宫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卵巢功能、保留妇女机体完整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妇科微创开腹手术20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妇科微创开腹手术及皮肤美容缝合在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及卵巢囊肿、输卵管疾病等的临床应用。方法:2059例妇科微创小开腹手术中,随机抽样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卵巢及输卵管手术各50例与传统开腹的同类手术各50例进行对比。结果:微创小切口几乎适合所有的妇科病变和良性肿瘤的开腹手术,而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腹腔干扰少、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小、伤口感染少,能缩短拆线时间;皮肤切口皮内缝合小而美观,符合现代微创手术的美学原则。结论:妇科小切口开腹手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容易掌握的妇科开腹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阴式子宫全切除术(阴道手术组)与同期腹式子宫全切除术(开腹手术组)进行对比,重点探讨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对阴式子宫全切除术259例患者和腹式子宫全切除术77例患者,从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3天体温等方面相对比,获得数据,进行评价.将实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259例患者分为肥胖和非肥胖组、脱垂和非脱垂组两大组进行对比,为拓宽阴式子宫全切除术适应症提供参考数据.结果:阴道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00,P=0.000,P=0.000).阴道手术组术后3天体温≥37.4℃,阳性率虽然低于开腹手术组,但统计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259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中,肥胖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非肥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20,P=0.231,P=0.132),而肥胖组术后3天体温≥37.4℃,阳性率虽然低于非肥胖组,但统计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259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中,子宫脱垂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低于非脱垂组(P=0.005),而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3天体温37.4℃阳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3,P=0.488,P=0.722).结论:1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因无需开腹和关腹,简化了手术过程,因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不进入腹腔,对腹腔的干扰小,术后排气早.2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也适用于肥胖患者和非脱垂子宫.3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由于住院时间短,且不需要昂贵的医疗设备,尤其适用于西北地区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 C12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对妇科恶性肿瘤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100例妇科良性病变、73例健康女性和病理确诊的81例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病例的血清标本,利用 HD-2001A蛋白芯片仪进行12种肿瘤标志(包括 CA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ritin,Free-PSA,PSA, HGH and β-HCG)的联合定量检测,对比 C12芯片检测系统检测妇科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及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性。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组中 CA199、CEA 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卵巢癌中 CA199和 CA125、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 CEA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癌中 CA199和 CA125联合检测能提高阳性率。结论利用 C12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其中卵巢癌中 CA199和 CA125、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 CEA 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对筛查妇科肿瘤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的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8月至2009年4月在保山市人民医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行阴式子宫切除术65例及腹式子宫切除术65例作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镇痛剂使用例数、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天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的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天数少,减少了医疗费用,是一种较好的妇科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为了扩大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效率,大功率短波广播发射机被广泛使用,由此,对短波广播天线交换开关的使用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满足无线局各短波台的使用要求,我们对屏蔽式平衡式短波广播天线交换开关做了必要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最常采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切除子宫后对女性身体机能的影响是目前妇产科领域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作者从子宫切除的原因、术式、子宫及卵巢的血供、内分泌、激素变化及其意义、研究历史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