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宏君 《科技资讯》2007,(23):42-43
文中用实例介绍了石拱桥因拱圈受力恶化,导致拱圈变形、裂纹等情况后,如何在不拆除拱圈的情况,采用拱上配重和拱圈下加肋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施工容易,对于我国各地区,特别是山区的待修石拱桥都有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参照拱圈上增设拱圈叠合受力加固法新设拱圈厚度的确定方法,对拱圈下内套拱圈厚度的确定提出设想,对拱圈安全厚度提出建议和确定方法.通过对烟台市界河石拱桥的损伤病理诊断,提出相应可行的加固方案,并将其应用于界河石拱桥的加固中,最后对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及取得效果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3.
下套拱加固石拱桥形成的复合拱圈由石块、砂浆、混凝土和钢筋四种材料组成,而且属于二次受力结构,受力复杂.采用分离模型和整体连续体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复合拱圈的极限承载力有限元计算方法.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有限元计算方法能够反映复合拱圈的受力性能.应用该方法,对某实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拱圈在半跨均布活载和L/4集中活载联合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为四铰破坏,第二个铰出现时荷载已达极限荷载的77.9%.复合拱圈的极限承载力随着集中活载占总活载的比例的增大而减小,随加固层厚度和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加固层混凝土的强度对复合拱圈的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因此,加固层不必采用高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复合主拱圈加固石拱桥时极限承载力的受力特点。以一座在加固的等截面圆弧拱桥为例,考虑了加固结构二次受力的特点和新旧结构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了其主要结构参数,如加固层高度、加固层宽度、加固层纵筋率和加固层箍筋率对加固后主拱圈承载力的影响。经过结构参数计算分析发现,当加固层高度为原拱圈0.25~0.50倍时,承载力增大值较明显;当加固层宽度超过原拱圈宽度的67%,承载力增大缓慢;加固层纵筋率超过1.162%,承载力增大值较小;增加加固层箍筋率对加固后拱桥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分析结果为复合主拱圈加固石拱桥设计提供了结构参数选取的建议,可为此类桥梁的设计提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钱好 《甘肃科技》2023,(6):5-10
为解决某工程资料缺失的老旧肋拱桥承载能力评估和全桥改造加固设计的工程问题,采用现场病害调查和桥梁结构参数检测、有限元模拟计算等方法,在肋拱桥材料劣化和截面削弱病害分析的基础上,对实际承载能力的退化影响展开分析,提出了适应性桥梁整体改造和加固设计方案,并对整治效果进行了评价。老旧肋拱桥在病害维修及旧管线迁改基础上,主要采用“桥面改造+拱肋及墩台外包加固”的改造加固设计方案,增强主拱圈受力整体性,有效提高了主拱圈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复合主拱圈加固石拱桥时截面以承受轴力为主,弯矩较小的受力特点,基于原拱圈和加固层共同工作、协调变形原理,针对加固后的石拱桥,推导出适合有限元分析的混凝土与砌体理想弹塑性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对某复合主拱圈加固的石拱桥应用推导的本构关系,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并对该本构关系进行校核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土与砌体理想弹塑性复合材料非线性计算结果和混凝土与砌体分开的两种材料非线性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复合材料非线性的计算值比两种材料非线性的计算值小,轴力小3% ~5%,弯矩小7%~8%.给出的混凝土和砌体的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在复合主拱圈加固石拱桥时有足够的可靠性,可供同类桥梁结构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7.
空腹式石拱桥承载能力静载试验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造要求条件下,就某空腹式石拱桥的承载能力进行了现场静载试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主拱圈的挠度和残余变形量小、最大压应力和拉应力也小,均满足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性状态的要求.但拱座的水平位移不能恢复,这将会导致整个主拱圈承载能力下降,甚至引起主拱圈跨塌现象,故建议对该桥拱座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并保证加固效果,或采取重新修建桥梁的方案,以便保证桥梁改造后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湖南省现存双曲拱桥主拱圈的主要病害,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加固处治方法.以某大桥为例,阐述了双曲拱桥拱肋底缘利用现浇混凝土底板,将主拱圈封闭形成箱形,从而把双曲拱桥改造成为箱型拱,并通过增大主拱圈的截面面积提高其承载能力;同时将拱式腹拱及拱顶实腹段等拱上建筑拆除后,对腹拱墩加固之后在墩顶设置墩帽重建为连续板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肋板套箍技术在宽石拱桥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李家院子中桥主拱圈较宽,为了能最大限度的减小加固构造物自重对原桥的承载负荷,故采用肋板套箍法加固,通过MIDAS计算软件分析,加固后桥梁的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说明肋板套箍法加固宽石拱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既不中断交通施工,又节约工程造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何玉涛 《工程与建设》2007,21(6):917-918
拱桥在施工过程中,拱圈容易失去稳定性;拱圈的屈曲系数和矢跨比、拱轴线形状等有关.采用对倾式系杆拱时,拱圈架设时稳定性会有所提高,但对倾角和矢跨比如何取值才比较合理,文章结合一计算实例对该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汪春燕  罗斌智 《科技信息》2011,(11):I0370-I0370,I0416
对通向周家坪隧道出口的重要线路之一的某大桥进行安全评价与加固处理研究:通过现场调查分析,综合评价认为大桥是安全的,局部需加固,尤其桥拱圈梁部需实施加固。采用321"装配式贝雷钢桥加固现有桥梁,加固后计算评价认为是安全的。施工中采用压浆法加固拱桥桥体填料以减少对侧墙的压力。实践证明,周家坪隧道已全线贯通,此桥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加固处理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革高速公路主线桥的加固实例,介绍了钢丝网①高性能修补砂浆加固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其施工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结果表明,加固后的结构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此方法为类似加固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原拱圈和加固层共同工作、协调变形原理,以复合主拱圈加固圬工拱桥的拱段为研究对象,推导出适合有限元分析的混凝土与砌体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对加固后的拱段应用推导的本构关系,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并对该本构关系进行实验校核。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土与砌体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有限元数值和实测数值非常接近,有限元极限承载力数值比实测极限承载力数值小6.8%~9.2%;建立的混凝土和砌体的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在复合主拱圈加固圬工拱桥时可靠性较高,可供同类桥梁结构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14.
乔跃华 《科技资讯》2008,(13):48-48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建筑行业中,如何搞好混凝土工程的加固,该文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方案。文章对不同类型的加固工程方案作了精辟的分析,并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上进一步的讨论,对混凝土工程加固施工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结合峨边大渡河大桥维修加固工程的施工控制,介绍了拱桥加固的施工控制原理和过程.结合各施工阶段现场测试和结构计算分析,使本桥的维修加固的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钢筋混凝土异型系杆拱桥施工阶段受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革助  李传习 《广东科技》2008,(14):207-208
异型拱桥由于其外形独特、造型新颖美观而成为城市桥梁优先考虑的桥型之一。本文以支架现浇施工的长沙市黄柏浏阳河异型拱桥为工程背景,对异型拱桥施工全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给出了异型拱桥施工过程中各典型状态的受力性能。异型系杆拱桥裸拱状态拱圈弯矩呈“S”形分布,拱圈支架分区卸落和”成桥状态”索力调整引起的弯矩增量分布可以用相应连续梁的弯矩来比拟。钢筋混凝土异型拱桥施工中不得出现裸拱状态;拱圈支架需按一定次序分区卸落,卸落过程中需按一定要求调整吊杆索力等。异型系杆拱桥施工过程的受力性能研究为合理施工状态的确定打下基础,使桥梁工程师对此类桥型各施工状态的受力性能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7.
陆红 《科技信息》2010,(19):337-337,341
澄碧大桥设计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空腹板桥,本文主要结合该工程案例主拱圈施工的方案设计与施工技术方面做了探讨和阐述,希望对于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一些参考经验和资料。  相似文献   

18.
庄栋道 《科技信息》2007,(23):102-103
拱桥的施工方案和顺序对确保拱桥质量和施工安全、工期至关重要,设计和施工应在施工前与施工期间密切合作,并及时反馈信息。本文主要对拱圈放样、砖石砌筑施工和石拱圈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9.
 基于原拱圈和加固层共同工作、协调变形原理,以复合主拱圈加固圬工拱桥的拱段为研究对象,推导出适合有限元分析的混凝土与砌体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对加固后的拱段应用推导的本构关系,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并对该本构关系进行实验校核。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土与砌体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有限元数值和实测数值非常接近,有限元极限承载力数值比实测极限承载力数值小6.8%~9.2%;建立的混凝土和砌体的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在复合主拱圈加固圬工拱桥时可靠性较高,可供同类桥梁结构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双液灌浆加固法在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阐述了其作用原理、设计方案的选定及施工组织和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的地基加固处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