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代思想家程颢、程颐(世称"二程")创立的理学(欧美学者称之为"新儒学"),成为影响中国古代七个世纪的官方哲学。如今,海外学界认为,中国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其原动力就在于新儒学的熏陶。诗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湖北黄陂自古以来是诗歌之乡,相传《木兰诗》就是从这里传唱开来的。二程祖孙三代在湖北黄陂生活了60余载,二程兄弟生于斯、长于斯、学于斯也达十四五载。他们生平留下的"鲁台望道"、"孔颜乐处"、"如坐春风"、"程门立雪"等千古佳话,至今传为美谈。而程颢的哲理诗《春日偶成》列为《千家诗》卷首后,成为蒙学诗教的开篇,更是家喻户晓,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撰写《理学双凤.程颢程颐》时发现:二程的理学精髓,不仅蕴含在其哲理诗中,也与其早期接受的诗教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程颐谏哲宗"戏折柳枝"一事为研究对象,透过前人的经典注疏与故事重构,试图揭示这一思想史事件所包含的思想价值。本文认为,虽然程颐有自身的考虑,但其不妥之处在于:以"师道尊严"压"君臣之义"、以理压情。程颐谏哲宗"戏折柳枝"一事,再一次印证了庄子对儒家之批评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3.
程颐是理学的奠基人,而理学主要是在《周易》等儒家经典解释的基础上完成建构的.《程氏易传》是《周易》解释学的集中体现.他对于《周易》的解释是在突出主体意念基础上的创造性解释,这与程颐之前的传统易学大相径庭.如重视易理的阐发、重视义理而不废象数、历史的解释法等等,而这些仅仅只是程颐解易的途径和桥梁,其精神实质最终是以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存在的视野,以此来揣度和体悟圣人的精神实质,与圣人展开精神的对话,并以此作出创造性的解释,所以程颐对《周易》解释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唐纪宇 《长春大学学报》2013,(5):625-628,635
程颐在解释《周易》的过程中特别注意阐发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因此在《程氏易传》中关于君臣之道的表述屡见不鲜。其中对于为臣之道的阐释更是发前人所未发,所以理解《程氏易传》中的臣道观,有助于了解程颐政治思想的某些特质。本文将从两个角度探讨为臣之道的问题:一是着眼于基本的政治原则,一是从具体的行为准则出发。前者所关注的是政治原理,后者所关注的则是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5.
善恶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以孟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认为,人之"性"是善的。那么,人的"恶"是从哪里来的?关于这个问题,有的哲学家认为,"才"是恶的起源(如程颐);有的哲学家认为,"气"是恶的起源(如程颐、朱熹);有的哲学家认为,"物欲"是恶的起源(如朱熹)。对于这些观点,王船山均不同意。他在《读四书大全说》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辨析,并提出了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独特见解:"以罪归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程氏易传》中诸如"自然之理"(或"理自然")、"常之理"(或"常理")、"正理"(或"理之正")等这些"理"的用例的梳理,发现在《程氏易传》中作为最高范畴的"理"呈现出复杂和多样的特点,仅仅将其理解为法则、规律,并不能完整地揭示"理"丰富的哲学内涵。因此,试图打破传统哲学史研究中只重语录而忽略经学著作的写作模式,以便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程颐思想中的天理观念并提供新的文本依据和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7.
祁秋菊 《科技信息》2009,(10):62-62
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专业修养的主要手段,因此,专业课在高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不但要借鉴以往的优秀教育方法,更要结合现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做到"常教常新,常教常精"。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专业修养的主要手段,因此,专业课在高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不但要借鉴以往的优秀教育方法,更要结合现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做到"常教常新,常教常精"。  相似文献   

9.
从二程洛学到朱熹闽学、从二程理学到朱熹理学,有一个传承发展过程。在程门弟子中,福建人杨时、罗从彦是闽学的开创者,也是二程洛学和理学思想的传承者,他们全面继承二程的理学思想,但无大发展。到了李侗,除了继承师说之外,又有新的发展。他把程颐的理本论和周敦颐的太极论糅合起来,用理深化了太极。朱熹是闽学的集大成者,又是二程洛学的发扬光大者。他系统化了程颐的理本论,完善了理在气先论,发展了格物致知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程朱理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论周行己     
北宋末年温州人周行己 ,是洛学创始者程颐的学生。因他生长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 ,加上又受过新学、吴学的薰陶 ,使他重视实用之学 ,具有先进的货币思想 ,成为南宋永嘉事功学派的先驱 ,对温州学术文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陈献章、庄昶等人选择拒仕,目的是试图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引起士人对人生终极价值失落的关注。他们的这种人生态度与他们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陈献章、庄昶提倡主静之学具有许多层面,本文主要分析了他们的思想与濂、洛之学的渊源关系。他们通过对宋儒的主静传统和“孔、颜之乐”的再发现,以重建儒学的真精神。但是,陈献章、庄昶的思想与现实存有许多矛盾,故他们不得不通过审美以安顿自我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解析了程颢和程颐的“诚”思想:他们认为天道、人道以及天人合一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诫”,“诚”是天理的根本道德属性,是人伦的最高道德标准,是天人合一的中介。在此基础上提出,二程的“诚”思想的现代意义更多的应该是体现在对于民众注重修德成善、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的取向和引导上。  相似文献   

13.
"忠"是孔子道德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将"忠"当成"教之本"与"行之先",体现了良好品格与工作态度。孔子"忠"的内涵甚广,包含道德教化、理智德性、个人品德、伦理实践。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孔子"忠"德能引领我们遵守社会公德,坚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陶冶个人品德,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诗言志"这一诗学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理论包含有四个方面的内涵:其一,"献诗陈志",帝王公卿收集诗以观民风、查民情,考得失,这些诗经整理后成为《诗经》。其二,"赋诗言志",这是对文献《诗》的接受理论,时代从春秋始,在《左传》中记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其三,"教诗明志",也是对《诗》的一种接受,此时《诗》成为政教工具,孔子、孟子在这方面作出很大贡献。其四,"作诗言志",这时把文献《诗》还原为了文体诗,诗人的创作意识开始形成,荀子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尝试者,而屈原则正式开始作诗以言志。  相似文献   

15.
《少年梦》,是一部对青少年成长具有多方面教育意义的小说.作者高扬理想主义的旗帜,热忱歌颂了主人公爱国爱乡情怀、拼搏进取精神和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一部生动的教材.小说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作者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同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使小说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相似文献   

16.
"义"是兼容古代诸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水浒传>的灵魂.<水浒传>中"义"的正面价值和局限性都很明显,它既包含以义揽才以义待才的较合理的用人观念、保持集团内部稳固与平衡的组织优势、辅国安民的崇高目标等正面价值因素,同时也存在界限模糊易变质、忠义两全牺牲义、孕育变相的不平等的局限性.因此,在和谐社会视角下,认识<水浒传>中"义"之实质,构建新型"义"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三位著名油画家塑造的布拖彝族阿都人图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美术学、民俗学的视角,着重探讨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小华、程丛林、庞茂琨三位著名油画艺术家创作的布拖彝族题材画,以画家具体作品为依据,分析了不同画家眼里的布拖彝族人,同时,对画家先后不同时期所塑造的彝人形象、图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方志敏关于"死"的理念中,"死"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它既是生命的终结,也是生命的升华,产生的是一种激励后人更加努力奋斗的精神。方志敏的关于死的意义、死的价值、死的期望及对死的态度的表述,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理。方志敏关于"死"的理念渊源于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的哲学命题,但它具有时代特征,有自己独特的哲学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