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自来水中细菌宏基因组DNA浓度与细菌菌落总数之间的相关性,探索新的自来水细菌菌落总数检测方法。采用国标法检测自来水中的细菌菌落总数约为(165±5)CFU/m L,高于国标限值(100 CFU/m L)。通过计算得出,检测600 m L本实验水样中的细菌菌落总数相当于检测1 000 m L(1 L)100 CFU/m L的自来水。首先将600 m L及低于和高于该体积不同体积梯度的自来水经滤膜过滤收集菌体;然后使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滤膜上的细菌宏基因组DNA,电泳分析提取的宏基因组质量;最后检测各个体积自来水宏基因组DNA浓度,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自来水中宏基因组DNA含量与细菌菌落总数之间的相关性。提取的自来水宏基因组DNA主条带清晰,可以进行基因组DNA含量测定分析;自来水中细菌宏基因组DNA浓度与细菌菌落总数之间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建立一种通过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宏基因组DNA浓度来反映细菌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7 CFU/m L,且省时、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家庭用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水平,选择不同时间自来水管道、家用净水器中的水样,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结果显示在自来水管道存放一夜的水,早5:007:00亚硝酸盐含量偏高,随用水量的增加逐渐降低趋于稳定;家用净水器使用6个月以后处理过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超出国标(≤0.005 mg/L),且呈上升趋势,表明家用净水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给用水带来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依据2001年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测定饮用水源水—水库水的细菌总数,在37℃培养24小时开始菌落计数,发现计数结果总是偏低。通过多次实验,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可以提高细菌检出率,减少不确定度来源和影响。一、稀释时增加检样量至5mL,计数比《规范》约高出20~30%《规范》规定,吸取1mL水样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制成1:10稀释液。由于水样不够均匀和测试中随机效应影响,取样1.0mL偏少,容易受偶然误差影响,无法保证取样的代表性、真实性;其次,混匀需要吸管反复吹吸数次,1个稀释度至少2 ̄3…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实验动物纸质包装箱的灭菌条件及其在屏障环境下的存放时限。方法将包装箱用预真空高压蒸汽法灭菌,比较不同灭菌时间的灭菌效果;将彻底灭菌的包装箱在屏障环境下存放,检测不同存放时长下细菌生长情况。结果采用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法抽真空3次、干燥5 min、121℃、25 min的灭菌条件能较彻底灭菌;存放时间3天以内,细菌检出率低。结论要实现包装箱灭菌彻底,灭菌时间需25 min;灭菌后的包装箱最好随灭随用,在屏障环境下存放的时间以不超过3天为宜。  相似文献   

5.
我们研制成功一种经济实用、性能稳定、效果可靠、操作简便的饮水消毒器,采用耐酸碱抗腐蚀的高分子中空纤维非终断净化技术和紫外线360度全方位照射灭菌多级协同作用的原理。该消毒器如同一只手提箱大小,净重4kg左右。凡是有水源和220伏电源的任何场合都可使用,不受制约地随时接上电源打开水笼头即可提供(150-2001/h)洁净水,既可装瓶(250ml水瓶600-800瓶/小时)供动物饮用,又可作为清洁区卫生用水。根据需要可以加大流量,最大达3501/h。生物效果的测试:在水压0.05-0.08pa流量150-200l/h的条件下,我们测试自来水中自然菌、人为加入大肠杆菌8099株、枯草芽胞杆菌ATCC9372株三种水样的消毒试验。并分别观察分级处理和全程协同处理的效果。全程协同效果:自来水中自然菌由5.22cfn/ml降到零(cfn示细菌菌落);大肠杆菌由5.6×10 ̄6cfn/ml降到零;枯草杆菌由5.0×10 ̄6cfn/ml降到零。仅经一二级处理大肠杆菌达99.99%的消除率,枯草杆菌也达99.9%的消除率(因流量3001/h);仅经三级处理大肠杆菌由5.6×105cfn/ml降到零。  相似文献   

6.
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多管发酵法检测天津海河流域水体和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群及粪大肠菌数,以期对天津海河流域水体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mL的天津自来水水样中总菌数小于1,没有检测出大肠杆菌和粪大肠菌,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5)的规定。对海河水的检测结果为大肠杆菌平均70 000个/L,超出III类水标准,粪大肠菌平均700个/L,属于II类水标准。粪大肠菌群的存在可认为河水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比较近期的人或动物粪便污染,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了解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普通级啮齿类实验动物中清洁级规定排除的4种主要细菌(沙门菌、鼠棒状杆菌、嗜肺巴斯德杆菌、支气管败血性鲍特菌)的携带状况,以及验证筛选的实验动物细菌检测常用普通培养基和生化培养基的应用效果.方法无菌采集动物气管分泌物,接种血平皿;采集回盲部内容物接种DHL、SS琼脂平皿,37℃48h后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纯化,取纯培养物进行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及血清学反应.结论KM小鼠嗜肺巴斯德杆菌阳性率最高,为60%;豚鼠携带支气管败血性鲍特菌,阳性率为30%;总的细菌检出率为20%(其中嗜肺巴斯德杆菌总阳性率为16.25%,支气管败血性鲍特菌总阳性率为3.75%);选出的培养基应用于实验检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苍山花甸坝龙潭、西坡、农场总部3个饮用水源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方法: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多管发酵法分别对水样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检测。结果:龙潭水源中未检到细菌和大肠菌群,而农场总部水源和西坡水源中检出大量细菌和大肠菌群,其中西坡水源中细菌总数〉300/mL,大肠菌群数〉230/L;农场总部水源细菌总=189/mL,大肠菌群数:230/L。结论:苍山花甸坝农场总部水源和西坡水源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均不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不适于直接饮用,而龙潭水源则符合该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牟定县农村改水细菌学现状,提供农村改水技术支持,达到饮用安全生活饮用水的目的.方法:对2009年牟定县农村改水现场调查,采集水样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样进行检验和结果判定.结果二2009年牟定县农村改水微生物指标总不合格率为62.5%,其中细菌总数单项不合格率为18.8%,总大肠菌群单项不合格率为62.5%;水源30m以内有无污染源,其污染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09年牟定县部分农村改水微生物超标,有导致肠道传染病攀发流行的隐患,政府应加快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加强对饮用水源的卫生防护,以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卫生.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水的浪费和污染,造成水资源不断枯竭,导致水资源危机,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现实问题水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安全饮水对人来至关重要,以自来水为例,从水管中流淌出来的每一滴水,首先必须将水源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厂,然后经过混凝、沉淀、过滤、送入清水池进行消毒后,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  相似文献   

11.
对文山州广南县9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饮用水源点进行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初步了解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在选定的9个水源点进行水样采集,并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多管发酵法分别对水样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检测。发现水样6和水样7细菌总数〈100个/mL,其余水样〉100个/mL;9个水样的大肠菌群均有检出。通过检测发现,所抽取9个饮用水水源均不符合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不适宜直接饮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评价含有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的再矿化剂Tooth Mousse(TM)的使用、不同玷污层的处理以及样本储存时间对牙本质粘接微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方法:将牙本质样本分成保留玷污层组和用15%乙二胺四乙酸(EDTA)处N90秒去除玷污层组。每组根据是否使用TM处理再分亚组。每个亚组分别用三种不同的粘结剂(两步法自酸蚀Clearfil SE Bond(CSE)、一步法自酸蚀G—Bond(GB)和全酸蚀Adper Single Bond2(SB))与牙本质样本粘接,分别经过3天和6个月的去离子水储存。样本进行切割微拉伸测试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断裂界面模式。重要结论:经过再矿化剂TM预处理,可以减少牙齿的敏感性,并且对于这三种粘结系统经过长时间储存后的粘结性能没有影响。EDTA的处理对于长期储存的粘结性能没有显著影响。额外的TM和EDTA对短期(3天)粘接力会有效应,但对长期(6个月)的粘接力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27周龄Wistar大鼠生物学特性数据资料库,同时判断实验动物饮用酸化水后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方法随机选取0日龄的Wistar大鼠48只(♀♂各半),饲养在SPF级饲养设施内,饮用高压灭菌酸化水(pH值调节在2.0~3.0)27 w后处死,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从血液生理指标看出,雄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MCHC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指标不存在差异性;雌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THC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指标不存在差异性。从血液生化指标得出,雄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TP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不存在差异性;雌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ALT、TG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指标不存在差异性。结论从结果中可以得出实验动物在饮用酸化水(PH=2.0~3.0)后对大多数血液学指标实验结果没有明显影响,至于个别指标的差异性是否由酸化水引起,需要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4.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我校的几种饮用水(特别是教师村)的水质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1)学校生产的桶装水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2)校园自来水公司正常送水水质符合要求,但教师村水管爆裂修缮后12小时内供水水质色度、浑浊度、铝、铁、硫酸盐及水的总硬度不达标;3)安装净水处理装置对水质理化及毒性指标未见异常,但大肠菌群及菌落总数计数两项微生物指标均显著异常,表明净水处理装置并不一定完全有效,可能造成二次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生活饮用水细菌学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12998--1991,采集沈阳市11个样点180份样品生活饮用水和2个样点16个样品的生活热水进行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的检测,并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管网末梢水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7.4%,说明集中式供水的处理工艺和管网中余氯可获得较好的微生物学指标。自备井水样品菌落总数合格率100%,但总大肠菌群数合格率仅93.7%,说明水源污染或缺乏必要的净化和处理工艺,造成部分样品总大肠菌群数指标不合格。生活热水样品的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严重超标,揭示了由于水温和流速影响生活热水污染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低温处理对郁金香鳞茎芽体发育和解除休眠的影响,取Apeldoorn品种周径8~10 cm的鳞茎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2℃、5℃、9℃冷藏箱和10~18℃室温下贮藏,在0周、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14周8个时间段,测定鳞茎体积、水分、干物质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间接揭示温度对芽体发育和解除休眠的作用。试验表明,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随贮藏时间延长鳞茎的体积减小,鲜重降低,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均降低;干物质相对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还原糖含量伴随花芽分化、花芽发育和解除休眠呈现规律性变化。试验得出,在2℃、5℃下的贮藏处理,有利于鳞茎水分和干物质保存,有利于延长鳞茎的贮存寿命。  相似文献   

17.
韩耀宗  念宇 《科技信息》2009,(31):41-42
国标《GB/T11894-89》规定,测定总氮时需要使用无氨水,而制备无氨水费时费力,成本高,因此很不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分析。该研究使用氨氮快速测定仪分别对一次蒸馏水、新制双蒸水、无氨水等多种不同的实验用水内的氨氮含量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二次重蒸馏水(新制)的氨氮含量(0.80mg/L)低,接近无氨水(0.70~0.90mg/L)中实测的氨氮含量。研究使用该替代用水进行了国标总氮测定试验,经总氮空白实验验证,结果满足国标总氮测定中对空白值的要求,即A≤0.030,同时,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系数R2=0.9987。运用该试验用水进行实测标样和水样中氨氮的含量,结果准确、精密度良好,完全能满足实际测定的要求,因此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安全问题关系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导致的饮用水污染问题呈上升趋势。管网老化、水化学稳定性差引起管道腐蚀和结垢是影响供水末梢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以拉萨城区用户末梢水为研究对象,展开管网对末梢水质的潜在影响调查,并采用饱和指数(IL)和稳定指数(IR)来评价管网水化学稳定性。结果显示,2008到2011年期间拉萨城区集中式供水管网水化学稳定性较差,管网被腐蚀和结垢倾向明显,并有逐年加剧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微波加热对自来水杀菌的高效性,本实验采用微波炉对一定量的自来水进行了加热杀菌处理,并对微波杀菌效果达到国标时自来水体积与加热时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实验组的杀菌效果达到国标(GB19298-2003)时所需的时间及所需的温度明显低于电炉加热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水温为35.0℃时比初温13.1℃时含菌量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杀菌效果达到国标时,加热时间与水的体积成线性关系。上述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热杀菌,微波杀菌具有稳定的高效性,为饮用自来水微波炉杀菌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