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陶瓷书法在粉彩装饰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文君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2):101-102,116
陶瓷粉彩艺术肇源于康熙五彩,经过历代陶瓷良工巧匠的精心耕耘,已然成为陶瓷林苑中的一朵奇葩。随着陶瓷技术的深入发展,粉彩在装饰技法上,在不断创新发展,表现形式日渐丰富,尤其是雕刻、开光、书法等艺术形式的融合,进一步丰富了粉彩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增添了粉彩的艺术魅力。本文论述了陶瓷书法的美学特征,陶瓷书法在粉彩装饰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粉彩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有悠久的历史,粉彩装饰起初是在清朝康熙中期(1682年)由荷兰传入景德镇的,粉彩吸收了中国国画技法,民国的"珠山八友"在陶瓷粉彩装饰上也有新的突破。可以说粉彩的历史就是一部陶瓷装饰推陈出新的历史。在新时代,传统粉彩不仅要传承陶瓷文化,还要东西结合,更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地创新求变,运用新材料,尝试新技法,传统粉彩陶瓷装饰艺术才能焕发出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对清代粉彩的研究一直是陶瓷学界的热门,作为代表清代粉彩最高艺术成就——雍正时期的粉彩装饰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因此,作者通过对实物资料进行研究,从雍正粉彩红地的运用、青地的运用、黑地的运用三种色彩装饰形式进行分析,阐述雍正粉彩装饰色彩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4.
对清代粉彩的研究一直是陶瓷学界的热门,作为代表清代粉彩最高艺术成就——雍正时期的粉彩装饰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因此,作者通过对实物资料进行研究,从雍正粉彩红地的运用、青地的运用、黑地的运用三种色彩装饰形式进行分析,阐述雍正粉彩装饰色彩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5.
杨丽  吴云玲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3):105-105,114
粉彩艺术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朵奇葩,经过我国数代人的不断摸索创新,从古彩之中分离出来进而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粉彩是历史进程的进步,为我国陶瓷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本文将从粉彩艺术的空间表现形式、色彩表现形式及辅助纹表现形式来探讨粉彩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汪野亭研究     
主持人语:"珠山八友"全面地继承了浅绛彩文人瓷艺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并通过粉彩这一艺术形式弘扬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瓷器制作工艺。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美学特征和瓷艺装饰与瓷画并存的审美特征,同时在风格上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本期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汪野亭同邓碧珊及程意亭在瓷绘创作方面的审美异同。一篇通过对汪、邓两人在诗书画印的和谐统一的共同追求以及他们在绘画中对待"形"与"意"的不同的侧  相似文献   

7.
陶瓷工艺技术与陶瓷装饰艺术既独立又统一,交融一体。陶瓷工艺技术的改进或变化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创新有着深刻的影响。原料构成不同装饰艺术形式各异,成型工艺的改进能使装饰艺术形式不断创新,烧制工艺技术细微改变让陶瓷装饰形式丰富多彩,釉上工艺技术变化使得陶瓷装饰艺术形式多样化。研究陶瓷工艺技术对陶瓷装饰工艺的影响和艺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增强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在粉彩花鸟画中,最富特色的是梅、兰、菊、竹"四君子"题材,在粉彩艺术表现过程中,也形成了人各一态,形式手法多样的格局。梅兰菊竹题材之所以得到粉彩妙手器重,在他们的画作中占据相当的地位,除了陶瓷艺术家自身所表现出的浓重的文人儒雅气息以外,梅兰菊竹的自然物本身具有客观的审美属性,足以唤起艺术家的对美的感应,引起艺术家对人的类似品格的联想。本文以"四君子"题材的基本审美属性为主要内容,探讨它们在粉彩艺术中的运用及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传统陶瓷装饰艺术是我国陶瓷文化、艺术中的宝库,浅论了现代陶瓷在装饰艺术上如何借鉴、继承、发展、创新陶瓷传统装饰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0.
刘雨岑“水点桃花”技法的创造,宣告了粉彩没骨花鸟画的最终成熟。它为从事粉彩“水点桃花”的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摆脱了具象线务的束缚,直接将没骨手法与粉彩工艺相结合,将粉彩没骨技法推向高峰。本文以“水点桃花”的发展历程和变化为主线,探讨“水点桃花”在当今时代和审美价值影响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康乾盛世"的对外开放政策为粉彩的制作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以郎世宁为代表的传教士的入华传教活动,带来了西方绘画热潮及西洋绘画的绘画风格和技法、清代统治阶级对粉彩装饰的爱好、鼓励及支持,康熙、雍正时期严厉的官窑制度,这些方面造就了西洋绘画对当时粉彩装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婷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2):123-124,136
粉彩作为一种特殊的工艺表现形式,是景德镇传统陶瓷中重要的艺术分支。由于其文化及艺术特质源于繁复的工艺、特殊的题材等因素,因此,关于粉彩的文化特质的探讨,也一直是陶瓷研究领域争议不断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从工艺和创作题材两个层面来浅析粉彩的文化属性,并试图从中分析二者之间的表现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许莉  陈驰  付小睿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2):130-131,11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陶瓷古国,瓷器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粉彩瓷与颜色釉瓷、釉下彩绘瓷(青花、釉里红)、雕塑瓷合称为景德镇四大名瓷。粉彩艺术历经数百年的沧桑,而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是因其以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秀丽雅致、晶莹明亮的艺术特点及魅力影响世人的目光。它作为陶瓷艺苑中的奇葩,永远焕发着独特的光彩。本文论及乾隆时期粉彩瓷及当代粉彩瓷的特点,并对乾隆时期粉彩瓷及当代粉彩瓷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而希望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去传承和发扬这一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4.
刘震 《科技信息》2013,(24):297-298
袁运甫是我国著名装饰艺术家、公共艺术家、工艺美术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公共艺术的主要奠基人和倡导者。在水粉绘画艺术方面;彩墨画艺术方面;装饰艺术研究与创作方面;公共艺术方面均取得突出成就。其代表艺术理念是"大美术"观念,强调艺术不同门类的广泛汲取、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政治、科技、工业等多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信息化技术加速了多元化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室内设计有了更多和更多元化的需求,对于材料艺术特征等方面,也需要进行有机创新应用。装饰材料自身艺术特征十分重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进一步让其自身艺术气息有稳步提高,由此可见,要对相关材料艺术特征进行有效分析。该文就探索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研究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的视觉表现形态以及造型特点,分析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的构成和创作表现,将传统装饰艺术独特的设计语盲应用到现代装饰艺术中,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装饰艺术的创新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陶瓷工艺技术与陶瓷装饰艺术既独立又统一,交融一体,陶瓷工艺技术的改进或变化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创新有着深刻的影响,原料构成不同装饰艺术形式各异,成型工艺的改进能使装饰艺术形式不断创新,烧制工艺技术细微改变让陶瓷装饰形式丰富多彩,釉上工艺技术变化使得陶瓷装饰艺术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服饰品作为装饰人体的配饰,品种多范围大艺术形式多样化,特性也各异.本文从服饰品对人体装饰部位的角度,探析"模糊性"哲学理念在创新设计中的体现,寻觅服饰品新式样模糊性的成因,进而为服饰品的创新设计点燃绽放的礼花.  相似文献   

19.
青花是釉下装饰的一种,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之一,与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共同组成了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纹饰永不褪色,题材丰富多彩,明净素雅,绽放出中国水墨画般的艺术魅力。青花瓷以其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幽倩美观,明净素雅深受世人的青睐,特别是青花山水,更是有着一番耐人寻味的神韵。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多年的青花山水创作,阐述山水题材在青花装饰中的运用,发掘其中的大美。  相似文献   

20.
青花作为陶瓷的一种装饰,是陶瓷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之一,一直被誉为国瓷。她清丽、隽逸,千百年来不断地向世人展现其迷人的风采,处处给观者美的享受与启迪。本文阐述了青花瓷的文化特征和意蕴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