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降低成品油运输风险、减少事故发生,分析事故发生机理确定六大危险源。提出基于不同泄漏时间和泄漏地点人口密度的成品油风险后果评价方法,进而提出考虑事故易发性与事故后果的第一类危险源(危险货物)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了包括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管理等第二类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并划分指标风险等级及评价标准。采用AHP和熵权法相结合的博弈论赋权法,确定成品油道路运输风险评估体系的组合权重,采用TOPSIS方法进行综合风险评估。研究表明,通过计算不同泄漏时间和人口密度可以动态的确定成品油的风险后果;第一类危险源成品油本身对运输风险的影响最大,第二类危险源中驾驶员对运输风险影响最大,影响最小的是道路。成品油风险后果确定法对提升事故救援时效提供参考,综合风险评估模型为运输企业进行运输方案比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化纤企业工艺生产过程和日常仓储中重大危险源过于集中而导致多米诺事故频发的现状,研究多米诺事故中不同灾种耦合效应对事故扩展的影响,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对多米诺事故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了多米诺事故耦合效应的定义,并对多灾种多因素耦合效应进行情景分析;其次,选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并结合Probit模型构建多米诺事故场景概率模型,从而确定了多米诺效应的演变过程、时间序列以及各层级事故单元间的影响作用,提高了多米诺事故风险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最后,以某化纤企业储罐区为例,通过模型计算探讨了某储罐发生池火灾或蒸气云爆炸事故时的多米诺效应场景及最大可能传播路径,确定了多米诺事故扩展的可能性大小及关键单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工程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多米诺事故的预防与控制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旨在以城市重大危险源为主体对象研究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价方法。通过拓展城市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技术,提出安全等级“层级叠加”原理,将单独评价拓展为相关耦合评价。研究了城市区域性重大事故风险评价技术及量化方法,以城市地理和城市资源为平台,分析各类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确定种类灾害相对于城市的安全等级,并将其以一定的比例相关系数进行叠加,得到城市安全的综合且近似于实际的安全“图谱”,并综合人口密度分布建立社会风险评价指标,从而对城市危险源进行综合安全规划,并以试点城市为例给出可视化的城市安全等级划分结果。研究工作成  相似文献   

4.
针对综合管廊灾害防护方面的不足,对其多灾种耦合致灾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包头市新都中心区综合管廊潜在的灾害进行危险性分析.首先对综合管廊可能发生的单一灾种建立危险评价指标;然后针对综合管廊可能发生的多种灾害,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耦合度模型,得到多灾种之间的耦合关系;最后提出综合管廊多灾耦合致灾的风险评价方法.提出的风险评价方法可以用于综合管廊在各种灾害下的安全评价,对城市综合管廊防灾减灾政策制定及综合规划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简要分析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甘肃省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项目开展的情况,重点探讨了大比例尺风险评估工作部署、技术思路和评价方法,尤其是对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估量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特点,指出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个递进性的过程.其中致灾体识别是风险评估的核心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关键环节,易损性评价是在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的结果,风险区划则是危险性和易损性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6.
辽河三角洲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脆弱区.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构建海平面上升灾害风险评估的框架体系,对盘锦市进行评估;运用MapInfo软件处理图像资料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获得地面 1 km×1 km范围高程值以及评估单元基础数据;分别按照考虑抗灾能力以及不考虑抗灾能力两种情况,运用海平面上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融合海平面上升灾害危险性、土地系统易损性、社会生态经济易损性和抗灾能力各因子,得到盘锦市海平面上升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图,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机场飞行区无人驾驶特种车辆风险因素的研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建立机场飞行区无人驾驶特种车辆风险评估模型。将三角函数与梯形函数相结合确定改进的白化权函数应用于层次分析(AHP)-灰色理论综合评价方法,从而对风险因素进行权重判断和综合评估,以无人驾驶行李拖车为例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并对较大风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过程动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风险分析与施工量测体系相结合,对致险因子进行识别,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量测项目的权重,进而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合理的隶属度函数,对具体的量测数据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权重分析和赋分体系得到综合风险指数,从而建立山岭隧道新奥法NHTM施工过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将量测数据量化为单一的动态风险指数,并随着隧道开挖和量测的进行对施工风险进行动态评估.该动态风险评估体系在保阜高速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地下管道的易损性评价是生命线地震工程风险评价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整体风险分析法构建地下管道评估模型,进行致灾因子筛选,建立管道风险评估图,最终获得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管道易损性估计值的计算公式.并对海城及丽江地震中的地下管道进行实例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能有效地解决地震中地下管道易损性的综合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0.
软件项目的模糊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软件项目中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的概念和一般过程。对软件项目提出了一种综合风险评估方法。采用AHP方法与模糊逻辑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软件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对AHP方法与模糊逻辑法进行了改造。应用模糊逻辑法对各因素的评判不是直接评价其重要度,而是将各风险因素从概率方面、从影响方面、从不可控制性方面分别进行评判。先用AHP方法将风险评估分为三层,在确定第三层各风险因素的排序权向量时采用模糊逻辑法。最后利用AHP方法求出各风险因素的综合风险权重。在确定了项目的风险,并作出了评估和排序后,对这些风险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内集-外集模型的自然灾害软风险区划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内集-外集模型的三个发展阶段,阐述了三类绘制自然灾害软风险区划图的技术及其对于传统自然灾害区划图的优势,并探讨了自然灾害软风险区划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栅格法的矿难搜索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与局部避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难发生后井下环境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以矿难前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图为基础建立环境栅格模型并结合改进遗传算法的矿难搜索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方法.效仿蚁群算法中的信息素提出基于位置信息负反馈的方法,并结合优先权分组的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有效的种群初始化方法,同时将该种群初始化方法应用到变异算子中,且依据最优解的变化情况自适应地调整交叉和变异的概率.与此同时,针对环境信息的不同变化情况,结合全局路径规划结果对机器人进行局部避障方法的研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本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在已知环境中得到机器人的最优路径,并且能够在局部变化的环境中实现实时避障.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及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建立灾害风险指数概念模型,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计算出风险指数,按大小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制作成风险区划图,用近50年历史灾情资料进行验证,为莲花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一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将山地灾害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研究,并建立评价的数学模型,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和分析空间信息的功能优势,按模型的要求,将各灾种参评因子的评价分值图件和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水平指数评分图件,在Calcomp33480型数字化仪和微机的支持下,输入GIS系统中,进行模型运算,然后利用GIS的聚类功能,获得不同等级的经济建设风险度分布图.  相似文献   

15.
区域洪涝灾害风险估算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针对系统存在的风险指标,研制区域洪涝灾害风险估算模型.应用马尔科夫链进行某种趋势外推型的风险预测,并估算洪涝灾害无实测值的状态;采用贝叶斯统计理论和方法,通过先验分布结合样本信息来推求后验分布,以最大概率原则判别风险估算的趋势,按照估算结果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针对洪涝灾害的策略,尽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城市抵抗区域灾害的能力,运用AHP和云模型方法消除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带来的影响,针对自然灾害风险、工业企业风险源、人员密集场所、交通运输和其他因素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成立专家组打分,再以此为依据运用云模型得到区域灾害风险综合云图,并与标准云图作对比确定区域风险等级,最后运用该模型对临汝镇灾害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临汝镇整体处于一般风险水平,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验证了评估方法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为提高区域安全生产和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消防安全性评估是建筑工程消防性能化设计的重要步骤。为使消防安全性评估方法更具有科学性,该文将火场中多重危险因素如高温、毒气和缺氧等的综合效果定义成统一的危险度,并结合火场模拟直观地给出了火场危险度图。通过有机耦合危险度图和考虑低能见度影响的疏散模拟,经过大样本统计得到伤害概率分布、区域危险度和区域疏散时间等。结合示例建筑,从对危险度图的分析中优化了疏散路径,并对上述火灾危险指标比较分析验证了优化路径策略的有效性。该危险度图方法综合考虑了建筑火场中多重危险和人员疏散等性能化设计中涉及的多项复杂分散因素,在规范火灾危险指标和标准评估过程方面为建筑工程消防性能评估和设计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芳方  原野  王海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5):15052-15060
考虑到自然灾害的极端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决策的最优保守度配电网恢复策略。首先将信息缺口决策理论应用于拓扑不确定性,将配电线路发生自然灾害后的停电状态视为一个不确定参数。进一步提出了一个鲁棒性函数,用于确定配电线路中断的风险规避区域及其总受损长度。然后通过线性优化模型实现最优拓扑重构方法,以确保在遭受破坏性自然灾害后提供预定水平的负荷,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保守度选择算法来调整模型的输入。实验结果证明优化的分布式电源资源配置、拓扑重构和线路加固方案能显著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恢复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水库洪水风险图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文学方法、水库溃坝洪水计算模型及二维水力学数学模型分别对水库库区洪水风险和水库溃坝洪水风险进行分析,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对ArcGIS进行二次开发,将风险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自动显示在地图上,从而实现了水库洪水风险图的自动编制,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江苏省石梁河水库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应用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编制的水库洪水风险图可以为当地防汛部门制订科学合理的防洪调度方案和抗洪救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北京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为依据,利用知识地图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从海量的首都安全大数据中提炼有效信息并合理应用,构建首都社会安全“3+1”风险预控模式。方法利用知识本体映射方法以及信息构建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明晰首都安全风险隐患,构建首都安全风险预控知识地图。结果通过知识建模、知识抽取,梳理安全事故发生链的全过程中蕴涵的知识关联、因果关联,建设首都安全的人物知识地图、机构知识地图、成果知识地图、首都安全风险预控平台。结论构建首都安全风险知识地图,为挖掘与分析首都安全事件数据知识链提供有效依据;建立大数据视角下的首都安全知识单元地图及其网络关系,为“平安北京”风险预警预控的多元协作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