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孙红 《科技资讯》2014,(8):22-24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在逐步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传统的校园网络必须引入移动互联技术才能满足校园受众群体对信息和服务的需求。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产物,与生俱来的具备操作简单、感知度丰富、二次开发容易等特点,为校园新型人际关系的拓展,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的多种渠道获得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通过云数据中心的支撑,以传统有线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络为接入方式的校园网络将依托微信平台,为学校职能、校园服务,对外交流等方面快速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兴起,以iPhone和Android为主的两大智能系统逐步占领整个市场。互联网的移动化已经伴随着手机的智能化而成为不可争议的事实,不得不承认移动互联网正在以更加快速更加便捷的方式将最初互联网的只提供浏览数据网络转变成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生活娱乐、网上购物等。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社交网络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移动互联网及其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出发,在满足更高要求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多角色选择情况下的新型社交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越  刘洋 《科技信息》2010,(9):82-82,93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带宽的快速增加,网络应用逐步多样化,安全威胁的种类也迅速增加。现今的校园网必须与互联网连接,才能承担学校教学工作,如远程教育、双向视频、电子邮件等。这样校园网直接面临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以及发生在内部的网络滥用,都可能让网络彻底瘫痪。如何防病毒,如何防黑客,如何管理客户端,如何让校园网安全高效的运行,充分发挥其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功能,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应用逐步成为用户信息消费的主体,而传统营销方式诸多问题制约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规模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系统具备精准分析、精确营销、精细服务能力,能有效提升移动互联网业务营销服务工作效率和运营支撑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孟军  王跃 《广东科技》2012,21(19):199-199,203
三网融合狭义上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相互兼容和连接,面向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服务平台,广义上是指将多张网络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进行融合,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并进一步融合物流网、智能电网等一系列关系民生的智能网络,为百姓提供便捷的服务,增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和生产水平,为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花逢春 《科技资讯》2014,12(21):15-15
20世纪70年代互联网出现,最初主要是为美国的军事通信服务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被投入了民用领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走进普通居民家中,互联网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通道.互联网发展至今,在居民通信、娱乐、购物等方面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但是,伴随着互联网广泛应用的同时则是对于网络数据库安全的担忧,一直以来,网络数据丢失和黑客的非法入侵问题都是网络数据库所面临的相当棘手的问题.因此,如何应对网络数据库所面临的安全问题,确保其数据安全是网络安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信息使用和服务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所以有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要时刻根据用户体验和需求来调整互联网的业务质量。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网络优化工具的角度谈谈如何提高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由多个服务提供商、多个网络运营商和多个需求市场构成的互联网, 建立了更一般的面向服务互联网均衡模型, 其中服务提供商提供不同质量的服务, 通过网络运营商供给需求市场的顾客下载或购买, 顾客根据服务产品的价格会随机地选择服务。不同的服务提供商之间关于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的Nash博弈在利润最大和市场占有率最大两个准则下达到均衡, 不同的网络运营商之间是关于服务价格的Bertrand博弈, 而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之间为Stackelberg博弈。利用均衡理论、二层规划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 分析了各层成员的均衡条件以及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之间的均衡条件, 构建了考虑市场占有率的面向服务互联网多准则均衡模型, 即满足均衡约束的变分不等式问题。最后给出求解算法和算例说明模型的有效性, 以及市场占有率的权重指标对互联网各成员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传统的IPv4协议已经难以支持互联网的进一步扩张和新业务的特性,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与建设受到人们的重视,IPv4网络正逐步向IPv6网络演进。  相似文献   

10.
王岩 《科技资讯》2013,(25):24-25
互联网生活逐步成为了现代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诸多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内容都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因此,互联网的用户体验就显得非常重要.用户体验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网络的速度;其二是网络的安全.网络速度就是俗称的网速,网速决定着用户的体验感.在网络浏览以及网络游戏中,网速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目前针对网络速度的解决措施层出不穷,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用户的体验度.本文针对点对点的网络协议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在点对点的情况下,其对带宽的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11.
Differentiated Services--Internet中实现QoS的新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逐步商用化使得在 Internet中实现服务质量的分级和保证成为网络通信的研究热点。目前所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中前景最好的是 IETF( Inte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在 1998年 10月提出的 Differenti-ated Services体系模型。论文综述了 Differentiated Services体系模型的背景、原理、特征 ,并与其它实现机制进行了比较 ,并对其实现机制也进行了一定的讨论。论文认为由于Differentiated Services体系模型将许多复杂的控制移到网络边界 ,简化了网络内部处理 ,从而具有良好的可扩容性 ,将成为下一代 Internet体系模型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基于Internet标准协议的Web服务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分布式计算技术难以穿越防火墙的缺点,因而可用于集成 Internet上的各种服务,实现 Internet范围内跨平台、跨操作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文章介绍了构成 Web服务体系架构的主要标准和协议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和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UDDI),并给出示例参考代码和Web服务具体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Web Services technology is a new branch of Web application program. and it has become a hotspot in computer science. However, it has not made great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Web Services security. Traditional security solutions cannot satisfy the Web Services security require of selective protection, endto-end security and application layer security. Web Services technology needs a solution integrated in Web Services frame work to realize end tc~end security. Based on cryptography and Web Services technology and according to W3C, XML encryption specification, XMI. digital Signature specification and WS-Security, which proposed by IBM and Microsoft. a new Web services security model based on message layer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he message layer is composed of message handlers. It is inserted into the message processing sequence and provides transparent security services for Web Services. To verify the model, a Web Services security systern is realized on . net platform. The implementation version of the model can provide various security services, and has advantages such as security, scalability, security controllability and end-to-end security in message level.  相似文献   

14.
IP QoS 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介绍了QoS的基本概念,然后讨论了综合服务,区分服务和MPLS等几种IP QoS实现技术,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简单探讨了流量工程和Internet QoS服务方面还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国际互联网技术与旅游业企业过程重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整个旅游业的一场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模式。网络技术的出现则恰好给旅游业的加速发展、企业过程重组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集中分析了旅游业的信息特征、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引起的旅游业的经营环境变化,提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英特网技术在旅游业的功能,提出了旅游业的企业过程重组,建立虚拟旅游公司模式。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IP网络没有提供对业务的服务质量的明确支持,只是对数据流的“尽力”传输,因此在新型网络中如何满足QoS(Quality of Service)成为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IP QoS协议两种模型(IntServ和D iffServ)和MPLS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混合模型———结合MPLS技术和D iffServ模型的HAMD模型,并给出模型的部分功能实现。使用HAMD模型的网络能够在支持多业务类型的QoS需求的同时快速转发业务。并对网络服务能力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IP区分服务的实时视频流传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Internet的尽力而为服务无法满足用户对视频传输的高带宽需求及严格的QoS保证[1].本文在分析了区分服务体系结构及其各部分功能模块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IP区分服务的MPEG视频分组标记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对MPEG不同类型的帧以不同的PHB方式来调度转发的机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电信运营商DNS系统安全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S是十分重要的Internet基础设施,对互联网服务至关重要,如何保障DNS系统的安全,对于运营商而言,迫在眉睫。在分析DNS系统面临风险的基础上,从3个阶段、4个层次的角度给出了DNS系统安全体系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物理上分布在各地的企业内部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库共享和数据的同步越来越重要,结合XML和Web Services技术的各自优点和特点,提出了利用XML和Web Services实现数据库同步的策略,使用Web Services技术为数据库的同步提供了信息传输和互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