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硫氰酸汞、硫酸铁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泥原材料及生料中氯离子的反应条件,与目前通用的氯化银比浊法相比具有测定速度快、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们遵照毛主席“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的伟大教导,开展对原盐化验分析废液的综合利用。从废液里氯化银沉淀中提炼出金属银,又用金属银再制成硝酸银。每十克氯化银可提炼出金属银七克左右。我们岱山盐区,年产原盐十万吨左右,每年用于原盐定等收购、出场和科学实验的化验分析硝酸银在五公斤左右。如果全部收集化验废液可  相似文献   

3.
定量的FeCl_3加入到待分析的植酸钙溶液中,在1/6N HC1中于100℃加热15分,产生植酸铁沉淀。滤去沉淀后,过量的Fe~(3+)用硫氰酸铁比色法测定。由沉淀的Fe~(3+)量算出植酸钙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用氯化银比浊法可以准确地测定水泥中微量氯离子的含量。但氯化银稳定性差,操作要求严格,必须在20min内完成测定工作,而采用大分子物质糊精作保护胶体,增强氯化银比浊液稳定性,该改进方法将原比浊源的稳定时间从20min延长至60min。  相似文献   

5.
硫氰酸铁(Ⅲ)体系液相平衡是物化实验大纲规定的32个实验之一.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离子(Ⅲ)与硫氰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从而了解反应物和产物浓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近来,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这一实验的机理、条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较好地掌握了实验进行的条件,使实验在现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沥青质沉淀中的改进固相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沥青质原油体系在温度、压力或成分等发生变化时,沥青质会不断地沉淀、聚集并依附于管壁,严重时会堵
塞油井和外输管道。要准确地描述沥青的沉淀和沉积问题,需要对原油体系气–液–固三相相平衡进行研究。通过调
研和分析含沥青质油气体系特征过程和三相相平衡计算方法,在假设沥青质的沉淀不影响体系气–液平衡的基础上,
提出先计算气–液平衡,利用气–液平衡计算出的结果进一步计算液–固平衡,将三相平衡计算分解成两次两相平衡计
算。将沉淀的沥青质视为固相,建立了一种用以模拟沥青质沉淀的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同时考虑了标准
态温度和压力对沥青质固相逸度计算的影响。某一含气原油中沥青质沉淀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并
计算油气体系中沥青质沉淀量和包络线。  相似文献   

7.
在化学需氧量的监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银和汞离子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可分别采用氯化钠沉淀和铁还原法回收其中的银和汞离子.在废液PM=0.3和P[so_4~(2-)]=0.3条件下,银氯络合物的浓度和银硫酸根络合物的浓度都是氯离子浓度的函数,得到最小溶解态银离子的浓度在P[Cl~-]=2.75处,考虑到其他离子与氯离子的络合,为保证P[cl~-]=2.75,加入氯离子的量为P[cl~-]=l.7.由此可得到氯化银沉淀,将得到的氯化银与锌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目的:从含银废液中回收磷酸银,避免二次污染环境;研究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把氯化银沉淀分离,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银;结果:通过水中COD的测定,自制的硫酸银与市售的硫酸银(A·R)区别不大;结论:回收含银废物,自制磷酸银的方法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滴定分析中的终点误差的计算方法,还没一个统一讨论的形式,络合滴定中林邦误差公式为学者们普遍采用,彭崇慧等应用类似公式于酸碱滴定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陶德祥等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也推导出类似公式.本文就林邦误差公式在沉淀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推导出了林邦误差公式形式表示的沉淀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公式.它和络合滴定、酸碱滴定等的林邦误差公式不仅形式相同,且同样能很好的计算沉淀滴定的终点误差,这样就提供了各类滴定分析终点误差统一讨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Co2 离子,Hg2 离子与硫氰酸根SCN-反应,其反应产物为蓝紫色的四硫氰合汞(Ⅱ)酸钴Co[Hg(SCN)4]沉淀,而不是Hg[Co(SCN)4].本文从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f及设计的3个小实验,对反应产物为蓝紫色沉淀Co[Hg(SCN)4]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以苯甲醇作为佛尔哈德法间接滴定氯离子的保护剂,并与以硝基苯、正辛醇作保护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苯甲醇保护效果显著,对氯化银沉淀有良好的凝聚作用,滴定终点变色敏锐,易于观察,本法精密度及准确度均高于硝基苯法.且苯甲醇无毒无刺激性气味,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2.
采用钠基膨润土为原料,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改性剂,制备了多种有机膨润土。将其应用于水溶液中硫氰酸根离子的吸附,借助XRD、FTIR等手段对吸附剂物化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的有机膨润土(CTMA+-Bent)对硫氰酸根离子的吸附效果较好,在硫氰酸根离子质量浓度为100mg/L的100mL溶液中,加入CTMA+-Bent 1.5g,溶液初始pH=6.7,室温下振荡吸附60min时,CTMA+-Bent对硫氰酸根离子的吸附率可达91.63%.CTMA+-Bent对硫氰酸根离子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用准一级、准二级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准二级模型更准确地反映了吸附动力。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得到ΔG0,表明CTMA+-Bent对硫氰酸根离子的吸附是自发的;ΔH0,说明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容量法测定羟基磷灰石中磷含量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喹钼柠酮作为沉淀剂,在酸性介质中,与样品中的正磷酸根反应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对该沉淀分别用容量法和重量法进行测定,测得样品中w(磷)为40%~48%。对照实验表明,重量法测定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而容量法测定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发现容量法测定过程中存在6项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特纯氢溴酸(可供测原子量用)中痕量氯化物的测定方法未见报道。 痕量氯化物的测定方法不少,其中有好几种是光度法。光度法中最简便的是基于形成氯化银的比浊法。但是,这种方法灵敏度较低,准确度较差。较常用的光度法是硫氰酸汞法,该法较准确,但灵敏度也不够高。近年有人利用形成氯化苯基汞的反应萃取浓集氯化物,然后用紫外分光或气相色谱法测定。内海喻等推荐的苯肼羰偶氮苯吸光光度法,可测定出ppb级的氯化物。该法在可见光范围测定。但未应用到具体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15.
脂蛋白X(Lp—X)定量分析可作为鉴别肝内郁积性黄疸和肝外阻塞黄疸的一项指标,Lp—X 测定方法较多,有基于琼脂凝胶电泳分离;多阴离子选择沉淀等,我们采用乙醚选择性抽提法。其原理:Lp—X 中的磷脂结合相对疏松,能被乙醚选择性抽提。硫氰酸铁铵与有机物中磷脂能通过旋涡混匀,形成络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微波吸收相相敏介电谱技术测量吸附染料J-聚集体的立方体氯化银微晶中光电子的衰减特性,从而研究染料对氯化银微中光电子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紫外光照射吸附机染料J-聚集体的氯化银时,染料能够加快光电子的衰减;光电子的变化规律与吸附染料浓度有关;说明染料增加了氯化银微晶中的隙间银离子浓度.可见光照射吸附有机染料的氯化银时,染料能够将染料激发态的光电子转移到氯化银中;显著地增加了氯化银微晶中的光电子强度;染料起到了敏化氯化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稻麦草蒸煮废液的酸沉淀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稻、麦草蒸煮废液在不同pH下的酸沉淀特性(沉淀物的组成及清液的COD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分级沉淀的木质素进行了应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pH是影响酸沉淀过程的主要因素,pH≥6时,仅有极少量的木质素被沉淀,沉淀物主要为灰分:采取分级沉淀的方法可以得到纯度较高、性能良好的木质素产品。  相似文献   

18.
用凝胶法合成了18—冠—6、氯化铁与硫氰酸钾、硫氰酸铵、硫氰酸钡的三个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1HNMR波谱分析、热分析和质谱分析等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自适应有限元法对重力坝应力的能量误差限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坝高,不同上游、下游坡比等多种形状重力坝坝体的应力分析,得出在重力坝应力分析过程中存在临界能量误差限,该误差限对不同坝体外形会有微小变化。该结果将会有助于重力坝坝体有限元应力分析和建立重力坝有限元分析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对湿法冶金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氯化铅与氯化银结晶分离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讨论,可以预示溶液中铅、银结晶分离的可能性以及定量确定优先结晶析出氯化铅或氯化银的最佳条件。提出的分析方法原则上也适用于任何复杂体系中难溶盐的结晶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