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反射波法基桩动测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射波法基桩动测是低应变基桩动测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与该方法有关的基础理论,并讨论了应力在桩底反射界面的反射、透射及能量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桩质量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基桩动测机理和桩身缺陷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应力波反射法和机械阻抗法的BP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产生式规则知识表达和逻辑推理,利用Visual C^ 6.0编程工具,编制了基桩质量诊断专家系统PDES,可提高测桩结果的可靠性,使测桩人员更方便的掌握和使用桩基动测技术,减少了分析时的人工干预.图6,表1,参8.  相似文献   

3.
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铁路和公路不断兴建,桩基础以其诸多的优点被广泛应用。然而,桩基础作为隐蔽工程,其质量检测一直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基桩动测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地填补了静力试桩的不足,促进了桩基工程发展的需要。基桩动测技术,根据作用在桩顶冲击能量是否使得桩土间产生塑性变形,分为高、低应变两类方法。低应变反射波法是低应变基桩检测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它适用于检测桩身完整性,推定缺陷类型及其在桩身中的位置,也可以对桩长进行核对,对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评估。基桩动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科学,它不仅涉及建筑工程、地质学、材料科学而且是声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掌握这一技术,是搞好基桩监控和检测的有效手段。2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技术是以一维波动理论为基础的。当满足入射波长大于桩径、桩长大于桩径即:λ>D、L>D时,基桩可视为一维弹性杆件。我们在桩顶施以激振力时,基桩中将被激发出弹性压缩波,这一纵向弹性应力波具有波的特性,遵循波的传播规律,它以速度C沿桩身向下传播。根据一维波动理论我们知道,弹性杆中的波阻抗是表征介质材料在动荷...  相似文献   

4.
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铁路和公路不断兴建,桩基础以其诸多的优点被广泛应用。然而,桩基础作为隐蔽工程,其质量检测一直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基桩动测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地填补了静力试桩的不足,促进了桩基工程发展的需要。基桩动测技术,根据作用在桩顶冲击能量是否使得桩土间产生塑性变形,分为高、低应变两类方法。低应变反射波法是低应变基桩检测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它适用于检测桩身完整性,推定缺陷类型及其在桩身中的位置,也可以对桩长进行核对,对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评估。基桩动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科学,它不仅涉及建筑工程、地质学、材料科学而且是声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掌握这一技术,是搞好基桩监控和检测的有效手段。2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技术是以一维波动理论为基础的。当满足入射波长大于桩径、桩长大于桩径即:λ>D、L>D时,基桩可视为一维弹性杆件。我们在桩顶施以激振力时,基桩中将被激发出弹性压缩波,这一纵向弹性应力波具有波的特性,遵循波的传播规律,它以速度C沿桩身向下传播。根据一维波动理论我们知道,弹性杆中的波阻抗是表征介质材料在动荷...  相似文献   

5.
基桩动测系统中由于传感器在桩顶的耦合而改变了原系统的动态模型,从而使系统的动态响应也发生变化.文章对基桩动测中常见的几种耦合剂对系统频响特性影响情况作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指出了进行基桩动测时耦合剂缩小传感器工作频率范围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6.
反射波法测桩的波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维波动方程和反射波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反射波法基桩动测,经过多年的工程桩测试和多根桩的验证对比,总结和分析了完整桩的波形模式与各类缺陷桩的波形特征和评判标志,并且编制了模拟计算程序,从而加深了桩身质量分析,提高了动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侯健 《科技咨询导报》2011,(27):110-110
低应变法检测桩基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低应变反射波法有着快捷、经济、无损、轻便等众多优点,使得低应变法检测已成为控制基桩质量最普及的手段之一,不过其也不是万能的,优势的背后也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付华 《甘肃科技》2005,21(6):92-94
采用高应变法确定的基桩承载力值是目前理论界和工程界关注的关键问题。与传统的静载荷试验结果相比,具有省时、经济、便捷的特点。四十年来,该方法不断得到进步。但复杂的桩土作用关系始终是该方法难以达到很精确的值,其误差往往介于左右。本文就大应变试桩法测试钻孔灌注桩基桩极限承载力过程中CAPWAP法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以期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维动力有限元方法进行各种缺陷基桩低应变动测的数值模拟,包括不考虑桩周土的模型桩和考虑桩周土的工程桩,分析中桩周土阻尼主要由局部单元的结构阻尼系数来实现.并且采用所模拟的基桩动测结果形成丰富和可靠的参考样本,进行基桩完整性的神经网络诊断.数值算例中,首先模拟了简单完整桩以及典型模型桩和工程桩,然后完成了各种缺陷类型的150余根模型桩和工程桩的数值模拟,并以此作为参考样本对模型桩和工程桩的完整性进行预测和诊断,结果验证了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侯健 《科技资讯》2011,(23):49-49
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基桩检测,能比较准确地测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判断桩身结构的完整性,不过测量结果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简单分析高应变检测的测量原理,结合实践谈谈其测量的准确性和值得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高应变动力试桩拟合法误差来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传统的静荷载试验相比,高应变动力试桩拟合法是一种非常方便实用的分析技术,但该技术非常复杂,它的成功应用取决于诸多因素。通过剖析高应变动力试桩法的原理和拟合法的实质,结合工程实例,指出高应变动力试桩拟合法确定桩承载力不仅理论模型本身较静荷载试验存在差异,而且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参数选择不同将引起承载力结果的误差。同时,人员素质也是准确应用该方法并给出合理结论的关键。高应变动力试桩拟合法误差来源的分析,对该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避免或减少可能产生的失误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全面详尽的试验数据,可以校验地质报告提供的数据,给设计人员提供设计依据,确保工程安全,节约工程投资。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静载试验、桩身应力测试、高应变试验、低应变试验的方法,综合试验数据,在科学安全的前提下,给出了符合当地地质实际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相似文献   

13.
在影响建筑桩基质量的各种缺陷中,混凝土离析比较常见。由于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散失等原因,使用低应变法检测混凝土离析较为困难。通过对大量工程实例的分析,总结出低应变动测检测大直径灌注桩混凝土离析缺陷的一些经验,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灌注桩凭借承载力高、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中。有效确定灌注桩的承载特性和充分掌握承载特性的测试方法,是确保建(构)筑物安全使用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文围绕灌注桩承载特性和承载特性关键测试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现状,系统归纳了灌注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因素和荷载传递规律,重点介绍了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静载荷试验、自平衡试验等灌注桩完整性和承载特性测试方法的原理与特点,简述了分布式光纤测试技术在灌注桩承载性能测试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对灌注桩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以及桩身荷载传递规律进行了概述与分析,最后基于目前灌注桩承载特性及测试方法的研究不足与缺陷,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以促进灌注桩承载特性测试方法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完整桩瞬态纵向振动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提出完整桩受瞬态激振力作用下纵向振动的模型,并用有限差分法计算桩的瞬态纵向振动.理论计算响应与工程桩的反射波法动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桩身各点纵向振动时程由空间曲面网线图表示,用该图非常直观地研究了桩中应力波的传播过程.文章对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具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基桩低应变动测正演问题的数理模型及计算方法,并据此计算了桩身浅部缩颈、断裂时低应变动测时域和频域理论曲线,提出了判断桩身浅部缩颈、断裂的方法,对浅部缺陷桩的动测曲线进行分析和判断,证实了这种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泥搅拌桩具有桩体强度较低和桩中心空洞的特点,应用基桩的低应变动测技术,通过水泥土取芯强度与弹性波传播速度的对应关系,传感器与激振点的相对位置变化对测试参数影响情况的研究,探索了低应变动测方法新的应用领域,为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检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静动试桩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新的评价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静动法(STATNAMIC法)对比传统的静载荷试验和高应变动测,分析了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管桩低应变检测中的三维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三维柱坐标下桩土系统瞬态振动的计算模型,根据弹性动力学方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确立了定解问题.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得出该定解问题的数值解,探讨了完整桩在竖向激振力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响应,给出了桩顶不同位置的速度时程灰度图,并比较了桩顶与桩底各点竖向速度时程曲线的差别.基于管桩的低应变完整性测试数据,验证了该数值算法的可靠性及其反映波在管桩中传播的三维效应的可行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特别是在三维波动方程无法求得解析解的条件下,该数值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完整桩扭转振动问题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提出了非完整桩在瞬态激振力矩作用下扭转振动的数值计算模型,并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非完整桩的扭转振动,得到了各种典型缺陷桩对应的理论曲线。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桩周土的性质是影响扭转波衰减的一个重要因素;桩周土越软,扭转波衰减越慢,缺陷反射和桩底反射越明显,此时利用扭转波进行基桩完整性检测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