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萨满异能神话是指以表现萨满特殊异能为主要内容的神话,其中包括萨满除妖救人、萨满过阴追魂、萨满跳神治病、萨满占卜、萨满变形、萨满创建文化制度以及传播民族宗教文化等神话母题。这些母题都是围绕萨满职能展开的,借此突出萨满神性,从而揭示萨满崇拜观念在满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白族是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火崇拜就是其古老文化的特征之一。这里仅简要介绍白族火崇拜的表现特点,并初步探讨它产生的原因。 白族火崇拜的主要方式 1、火神祭祀。火对于人类,可以为利也可以为害,为害最大的就是火灾。由于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一些上了年纪的白族老人认为火灾是由火神作怪引起的。有些火灾明明是小孩玩火或某人用火不慎所致,但他们却认为小孩玩火或某人不慎是受了火神的  相似文献   

3.
宗教信仰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方民族中,火是自然崇拜的重要对象之一。火神信仰在北方民族的传统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北方民族火神信仰及其功能进行梳理与研究,是了解北方民族传统观念、传统信仰、传统生活方式及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鸟崇拜是人类原始图腾崇拜的普遍形式.距今8000~5000年的红山诸文化曾经有过十分发达的“神鸟“崇拜.在考古发现的遗物中有许多各类鸟形纹样、鸟形雕塑和以石、陶、泥、木、玉等材质制成的鸟形器和佩饰物.鸟是北方诸族萨满的主神或主要保护神,在北方古代游牧民族中鸟崇拜和鸟祖神话十分流行.红山诸文化的“神鸟“崇拜与北方民族的“鸟神“崇拜,特别是萨满“鸟神“有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张彦 《科技资讯》2010,(11):236-236
通过彝族丰富的火文化,探寻彝族古老的火神话、火崇拜、火禁忌及日常生产生活中对防火、灭火、消防宣传等方面的优秀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做好彝族地区消防安全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灶祠在先秦作为普通的祭祀活动,决定了灶神地位的鄙俗和文化价值含量的低级。汉代阴阳五行体系构建之后,以灶神托祀火神,遂使灶神地位获得了提高,灶神话得到了发展,也促成了其文化价值含量的丰富。阴阳五行思想体系的解构,对灶神崇拜和神话传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民间的灶神崇拜和灶神话却走着一条与官方不同的发展、演变之路,表现为灶神的对偶化、家庭化、神仙化,使灶神话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7.
戴士权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407-1409
萨满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世界非物质文化的精华,历史久远,底蕴厚重。中国北方地区是萨满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深入分析萨满文化的历史渊源,进一步挖掘、保护及传承萨满文化,对打造萨满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萨满神话与萨满教的关系,分析了达斡尔族的萨满教与信仰,认为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与祭祀活动带有萨满教多神崇拜特征.  相似文献   

9.
萨满文化的价值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宗教信仰的原生态”、“民俗风情的活画卷”。和“区域文化的集成板”三个方面探究了萨满文化精髓及价值,重点阐述了萨满文化的含义,特征和表现形式以及萨满文化的科学底蕴。为了保护和研究萨满文化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提出了强化保护措施和汇集与整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满族人信仰萨满文化的历史悠久,至今在满族民间还保留有萨满文化的传统。萨满是萨满文化中的主角,萨满的产生与萨满文化的形成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萨满传承对于萨满教的保留、延续以至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吉林九台石姓(石克忒力氏)家族是典型的满族萨满世家,其萨满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据该家族神本子记载已传承八代。传承方式主要通过"神抓"和"族选"两种方式,并有"学乌云"与"落乌云"的萨满仪式。石姓家族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满族萨满祭祀仪式、神歌。石姓家族及其萨满为满族的萨满文化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石头崇拜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这种行为表现了国人潜在的依赖自然、崇拜生育、敬仰神灵、迷信巫术、向往永恒、注重修身和坚守个性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人与树木共时伴随理念的宗教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存在着人与树木共时伴随的生存理念,树木及其材质充实着先民的生存空间,形成了古代典型的文化景观。古先民对树木及其材质的选定与确认,不单纯是实用价值取向,还有其潜在的宗教因素。树木及其材质不仅是先民的生存资料,更重要的是先民的信仰对象。在古老的宗教信仰层面,升华了人与树木的深切情感,构筑了人与树木共时存在的坚固理念。人与树木形成了生命共振,体现出人与自然亲和的生命状态。古先民正是在崇高的宗教信仰层面,实现了自身与树木之间的生命能量转换,形成了千古执着的家居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家族文化形成的宗教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观念是中国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形成与政治历史地理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就祖先崇拜的层面剖析家族观念形成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明晰宗教在民族文化心理的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泰国的华人普遍崇信天后妈祖,尤其是福建人、潮州人和海南人,妈祖庙宇散布泰国各府县,妈祖信仰在泰国华人社会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对泰国华人牡会发展、华人成功融入泰国社会、泰国华人海洋经营以及中泰文化交流融合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汉字的产生、发展过程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从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与我国古代的生产关系、神崇拜、玉文化以及汉字的特点等方面 ,论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 :汉字里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 ,中国文化也仰仗着汉字流传得更为久远。本文指出 ,通过研究汉字的形、音、义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情况 ,揭示了汉字的优越性 ,从而确立了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清朝初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先后出现过两次闽粤人民移居泰国的高潮。随着华人的出国,尤其是潮汕人的出国,妈祖信仰开始在泰国传播开来,其传播时间至迟在清乾隆年间。潮汕华侨称所崇拜的妈祖称“七圣妈”。妈祖信仰体现出既保留中国宗教传统又部分与当地宗教文化融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高丽著名诗人李齐贤到四川峨嵋山进香期间所写的《眉州》诗,运用了多处中国文化和文人的典故,显示了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体现了他的中国文化情结。但李齐贤提及诸位文人.也是为了衬托、类比高丽的三位著名文人,盛赞他们的才学;同时诗歌也表达了李齐贤对祖国和亲人的牵挂和思念,这些又体现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文化体系,除此之外,它又与民俗文化体系产生了一系列的渗透和互动,并且获得了更多的文化蕴涵。人们祭祀盐神、以盐占卜、用盐祭祀、借盐施巫……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盐崇拜,有着独特的意蕴,反映出了浓郁的中华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文化鬼怪观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比较典型的文化现象,鬼神崇拜和鬼怪文学体现了人类或一个民族在某一阶段对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认知水平。在研究鬼神文化的过程中,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在鬼怪观上的相似点,发现这些相似点反映了人类在认识世界及自身时所遇到的共同困惑。作为鬼怪文化载体之一的鬼怪文学,虽然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但都反映了人类对“人鬼关系”模式的推测。  相似文献   

20.
山岳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山岳形象及多种多样的山岳信仰形式蕴含着民族的崇山理念,是民族心理的体现.数千年以来,泰山成为中国人心中山岳崇拜的代表,折射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而富士山自古就是日本文学、艺术、宗教的主题,是民族情感的寄托.对泰山和富士山的崇拜都是源于自然崇拜并与国家意识相连,同时也是宗教信仰的组成部分,并体现着民族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