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自身人生体验入题,对张蕾教授的《斜阳居杂缀(上卷)》进行了解读与评论,凸显了人格魅力,从而提出了:对自己,要“独善其身,人品第一”;对别人,要“相善其群,以人为本”;写文章,要“文善致远,人格至上”。如此“人”向“善”、“群”主“和”、“文”从“心”的回归与升华,必将闪射永恒的光辉。  相似文献   

2.
魏景 《少儿科技》2013,(10):10-11
2013年7月7日,“机遇”号火星探测器(以下简称“机遇”号)在奔赴新工作地点的途中度过了10岁“生日”。而它的“哥哥”——“勇气”号火星探测器(以下简称“勇气”号),已于几年前停下了跋涉的脚步,长眠于火星。回顾这对“孪生兄弟”多年来的探索征程,我们在怀念和赞颂“勇气”号“铁骨铮铮,勇气可嘉”、“机遇”号“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同时,也发现了这对“双胞胎”身上共有的特征:容不得沙子。  相似文献   

3.
明兴 《青年科学》2010,(5):24-25
它们确实衰老了,太阳能电池板上沾了灰尘,轮子出现了故障,“视线”也模糊不清了。它们原本只有三个月的“存活期”,那是它们的设计寿命,然而它们却“存活”了近六年,而且还在火星上“漫游”,依然在肩负使命,这就是“勇气”和“机遇”,两个不知疲倦的火星原野地质学家,一对勇敢的火星漫游机器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为了深入认识言语规律,有必要区分“语言义”、“心意”、“言语意”等概念,并尽可能区分“词”与“辞”,“义”与“意”两组术语;在此基础上,文章系统地探究了附着于辞(包括言辞和文辞)上的各种不同意义,并依照不同的标准对这些意义进行了初步分类,得出“理性意”、“情感意”、“形象意”、“交际意”、“美感意”,“整体意”、“局部意”,以及“表面意”、“非表面意”等多种辞意类别。  相似文献   

5.
总的来看,《易经》强调“阳”主“阴”从,但并不因此否定“阴”的一方在事物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阴”所具有的“柔”的品格为《易经》所称道。老子继承、发挥了《易经》的重柔思想,提出了其“持柔”、“守雌”、“守静”思想,并由此提出了“无为”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6.
孔子继承了周代以来关于德和德治 思想的文化传统,从春秋末年的社会现实出发,顺应历史潮流,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 ,构建了以“爱民”、“富民”、“教民”、“安民”、“举贤”、“正政”、“善政”为 主要内容的“德政”思想理论体系。孔子的德治思想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具有重 要的历史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余源 《小学科技》2013,(7):62-63
“姐姐!”梅琳把铁甲龙战舰偷袭“火烈鸟”小队的卑鄙行为全都看在了眼里,忍不住叫了出来,“阿布,快带我到姐姐那儿去。”“什么,你的姐姐也在战场上?”这次轮到阿布感到了莫大的惊讶。“艾玛就是我的姐姐!”通信突然中断,刺眼的光线让阿布睁不开眼睛。热粒子射线不但攻击了“火烈鸟”小队,甚至还向着“光辉号”不断延伸。  相似文献   

8.
“晚”义词是汉语常用词,如今在现代汉语方言里以“晚”“晏”“迟”为主导。文章对这类词做共时与历时考察发现,“晚”“晏”“迟”表示“比一定时间靠后”开始于先秦且三者长期处于此消彼长的竞争替换之中,即先秦两汉“晏”略占优势,“晚”在魏晋打败“晏”并在明清以前占据主导,而“迟”于明清蓬勃发展产生了对“晚”“晏”的替换,至今都是汉语里使用最繁的“晚”义词。总体而言,“晚”义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呈现出了一些对应,能够相互解释与印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千古妙喻──以味喻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味喻诗”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一种特有现象,是古代文论之千古妙喻。先秦时期,人们发现了“食味”与艺术“余味”之间的关系:西晋时期,将“大羹遗味”引入诗文评论,渐次形成“以味喻诗”的传统。经梁之钟嵘首倡而产生文艺理论流派──“滋味说”。唐之司空图以“味”为衡量诗歌艺术标准,重视诗歌艺术规律──“醇美”。宋之杨万里“以味不以形”而论“江西宗派诗”。今人周振甫解答了诗歌评论中数百年的悬案,钱钟书以“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通感”,阐明了“以味喻诗”长盛不衰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孝感话语气词“了”和“的”的连用在语序上与普通话正好相反:“了”在前,“的”在后。在语法意义上,“了”、“的”连用时,“的”表示对曾经发生过的动作或性状的一种肯定,“了”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完成,“了的”表示对曾经发生的但已经完成的动作或性状的肯定。“了”、“的”连用的句子相当于普通话里用情态动词“过”加语气词“了”的句子。从对孝感话语气词“了”、“的”连用的分析中还可以发现,汉语的语气词只分两个层次而非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的”和“了”,第二层是“呢”、“吧”、“吗”、“啊”:第一层的“的”、“了”无论是在用法还是在表达的语气上都和第二层的“呢”、“吧”、“吗”、“啊”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绝俗”、“重韵”是黄庭坚书法美学思想的核心。“绝俗”则须重视“胸次”,在艺术境界上超越凡俗。他所重的“韵”,是“苍拔紧执”为主,且与“妍雅郁藏”相融合的“韵”。此外,他强调“法外之理”、“中和”、“自然”等美学观。他的书法创作前无古人,特色独具,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2.
“梦”与“花”,分别是顾城和海子诗歌文本中重要的意象。在“梦”的世界里,在“花”的掩映中,深藏着诗人的心灵追求和精神渴望。顾城在他的“梦境”中表达了对“未来”和“远方”的追寻,而海子诗歌的“花朵”开放在“返乡”的路途,“回望”和“留守”是他的精神姿态。顾城用“梦”建造了一个“童话世界”,海子则用“花”营造了一个“神性世界”,他们诗歌的书写方式就是他们生命的书写方式。“梦”与“花”,和他们所生活的现实语境分别构成一种“对抗”和“超越”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本文中,主要研究马尔科夫决策规划机器更新过程的平均目标“弱最优”“准强最优”“强最优”问题。文中把按数学期望意义下“平均”,总报酬的最优问题称为“弱最优”.同时,定义了“准强最优”“强最优”等标准。在以上三个最优的标准下,对于非齐次马尔科夫决策规划机器更新问题,提出并解决了“弱最优”,“准强最优”,“强最优”在全体马氏策略类Πm上相互等价。  相似文献   

14.
宗珮珮 《科技资讯》2014,(26):236-237
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县级文化馆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责。长葛市地处中原腹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深厚,有历史继承渊源,“莲花灯舞”“老虎舞”“陈实传说”“钟繇传说”“大周黄蜡”“南席小磨油”等“非遗”项目独具地方特色,是珍贵的地方文化财富。长葛市文化馆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深感受传统观念制约,加之缺乏有效保护手段和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对传承人的保护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了分析我市目前“非遗”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了其产生的根源,提出了“非遗”保护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体育游戏寓教于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在“学”中“得”。  相似文献   

16.
大型仪器开放测试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常州大学测试中心尝试提出了集中管理、开放测试的运行模式,分为“集中培训”“持证上岗”“网上预约…‘实践巩固”“针对性辅导”和“及时维护”等六个环节,实现了“实验教学”“实践检验理论”“师生科研”和“对外服务”四个主要作用。该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实验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分析测试能力,而且还大幅提高了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布洛“心理距离”说起,勾勒了“距离”与“纯形式静观”的异同关系,推及与实际功利不离不即的“审美适中距离”,分析了实现和保持“适中距离”的态度和方法,强调了“注重过程”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8.
赫甦 《奇闻怪事》2007,(3):39-39,38
教师面对一时的问题,因不善于“冷”处理,在“恨铁不成钢”心理下,会对学生进行“训斥”、甚至“挖苦”,将本应是“春风拂面”式的“引导”,变成了“熊熊大火”式的“烘烤”,于是,“理解”和“信任”就化成“娴”随风而去,“感情”和“友谊”则成“灰”而无处可寻,由此,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不再,相互抱怨之声连连,“教学相长”和“师生双赢”也就停留在“理想”上了。此情,如不及时解决,不用说什么教育教学效果,恐怕连起码的“师生情义”都无法建立,最终,学生“情商”的培养就会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爆发后,“新自由主义”的“大市场”原则受到了更强烈的质疑,尤其是美联储对于资产泡沫的“事后清理策略”广为人所诟病.但通过观察整个金融危机爆发的经历,不难发现美联储该策略的合理性.同时对比了中美金融监管,发现了美国式监管精神的核心更加强调监管者的“有限理性”,以一种“后发”而非在“完全理性”前提下的“先发”方式进行监管,这样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美国式监管的优势恰恰在于巧妙地整合了“危机”与“发展”的关系,在此监管方式下,“危机”并不会摧毁“发展”,反而变成了“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0.
“奇”的观念,源于人类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的斗争,并因此而与神话结下不解之缘;神话以“奇”为美的艺术传统,逐渐形成小说美学传统。明代后期,提出了“奇”与“正”、“幻”与“真”的命题,从而赋予“奇”的观念以现实内容。世情小说把世俗世界引进艺术世界,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已完成由“神”向“人的过渡。小说以“奇”为美,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思想、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