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硒是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硒含量过高或过低均可对生物体产生有害效应.文章阐述了硒在生物体内硒蛋白、抗氧化、免疫系统中的有益性及作用机制;总结了硒对水生生物氧化胁迫、胚胎畸形发育、母体传递等毒性效应机制;讨论了影响硒双重生物效应的因素.通过综述近年来硒在水生生物体内(特别是鱼类)的双重生物效应,以及影响硒双重生物效应的关键因素等,进一步解析了硒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累积、代谢、转化与复杂生物效应的关系,并为今后硒生物效应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补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蛭石培养大豆,并施以不同浓度的硒处理,对大豆的表观性状、生物学性状、生理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蛭石中补以适宜浓度的硒,能够促进大豆植株生长,硒浓度过高,大豆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一定浓度的硒能够增强大豆的抗逆性能;蛭石中硒浓度高于5μg.mL-1时,脯氨酸含量上升,提高了大豆的抗逆性,而硒浓度在0.1~5μg.mL-1范围内时,MDA含量均低于对照,补硒浓度达到10μg.mL-1时,MDA的含量高于对照和低浓度硒处理,所以低浓度的硒(补硒浓度小于10μg.mL-1)有利于降低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对大豆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当硒浓度低于10μg.mL-1时,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适量的硒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从而利于大豆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硒是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硒含量过高或过低均可对生物体产生毒性效应. 文章阐述了硒在生物体内硒蛋白、抗氧化、免疫系统中的有益性及作用机制;总结了硒对水生生物氧化胁迫、胚胎畸形发育、母体传递等毒性效应机制;讨论了影响硒双重生物效应的因素. 通过综述近年来微量元素硒在水生生物体内(特别是鱼类)的双重生物效应,以及影响硒双重生物效应的关键因素等,进一步解析了硒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累积、代谢、转化与复杂生物效应的关系,并为今后硒双重生物效应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补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机体硒水平,GSH-Px,SOD的活性,相关的抗癌致癌元素的综合效应比值,食管癌死亡率与硒等元素的多元回归分析及MDA的含量等合指标,评价食管癌患者的硒营养状况,结果表明,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差,表现为:硒水平低、含硒酶GSG-Px以及抗氧自由基的SOD活性差,脂质过氧化加剧;MDA含量高将使核酸,蛋白质含等含氨基活性物质产生交联反应而使细胞失活,食管癌患者硒营养状况差,与癌肿的一定相关关系,是  相似文献   

5.
叶面施硒对大蒜生理特性、含硒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进行大蒜叶面喷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硒浓度500mg/kg时,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强,且一定的硒浓度可提高大蒜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施硒大蒜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含量提高,且有机硒的转化率与硒浓度增加成正比;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含量在硒浓度10000mg/k时迭最高;≤10mg/kg的低浓度硒有利于大蒜产量的增加;综合各因素,大蒜叶面积施硒以不超过1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6.
硒化合物毒性的自由基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类似生理PH条件下,在谷胱甘肽和氧或过氧化氢都过量时,微量的亚硒酸钠能使鲁米诺产生稳定的化学发光.SeO_8~(2-),Ebselen和Lambda-硒化角叉菜胶都能催化产生活性氧.实验结果表明,硒化合物的毒性可能与其在体内催化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有关.本文还用ESR方法进一步证实上述体系产生了活性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7.
洋葱无土栽培硒富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设施无土栽培,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研究不同亚硒酸钠浓度对五个品种洋葱鳞茎的产量、总硒含量、无机硒含量以及有机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亚硒酸钠的浓度为50 mg/kg时,品种奥林匹克的鳞茎有机硒含量最高,为2.08 mg/kg,产量为2241.7 g/m2,产量和有机硒含量的交互效应与其它品种的各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另外,随着亚硒酸钠溶液浓度的升高,洋葱鳞茎的有机硒含量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硒对富硒植物恩施碎米荠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Na2SeO3为硒源,设置0mg.L-1,15mg.L-1,30mg.L-1,45mg.L-1,60mg.L-1,75mg.L-1和90mg.L-1共7个不同质量浓度,探讨了水培条件下,硒对恩施碎米荠叶片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质量浓度在15~90mg.L-1时,能促进叶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酶活性与叶片含硒量在15~30mg.L-1呈正相关;≥30mg.L-1的硒处理能显著促进APX,CAT及POD的活性;SOD的活性在硒质量浓度为30~60mg.L-1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促进恩施碎米荠叶片抗氧化酶活力的最适硒质量浓度是30~60mg.L-1.  相似文献   

9.
采用施硒土培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的硒浓度处理对苗期大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硒浓度小于10mg/kg(土壤)时,GPx活性随着施硒浓度升高而增加;当施硒浓度小于1mg/kg(土壤)时,CAT活性与施硒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底栖模式生物夹杂带丝蚓(Lumbriculus variegatus)为研究对象,在环境相关浓度的沉积相Se(Ⅳ)中暴露21 d后,通过ICP-MS定性定量硒在带丝蚓体内的含量及形态。硒在环境相关浓度下可以有效地在夹杂带丝蚓体内累积,形态主要以Se-Met和Se-Cys为主。此外,沉积相中硒可以促进夹杂带丝蚓体内氧化应激反应、降低Na+/K+-ATP酶活性以及消化系统相关酶活性,从而抑制夹杂带丝蚓的肥满度增长以及对沉积物中硒的生物富集能力。结果表明:环境相关浓度的沉积相Se(Ⅳ)可能影响硒在底栖生物中的累积及其形态的分布,并形成生物效应。研究结果为阐明沉积物中硒对底栖生物的生物累积及效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减轻土壤镉污染对萝卜生产的危害,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皿水培方法,观测了不同浓度镉(Cd)、硒(Se)和镉硒互作对萝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和不同价态的se在低浓度时均能促进萝卜种子萌发,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苗与幼根的生长,CA和Se分别在5mg·L-1和0.5mg·L-1时促进作用达到最大,高浓度时对萝卜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同价态Se相比,Se4+的促进作用大于Se6+,而Se时的抑制作用大于Se4+,萝卜的根和苗相比,根对高浓度离子的敏感性比苗更强。不同浓度镉硒互作的效应不同,在低浓度(1mg·L-1)镉条件下,任何浓度的硒对镉都有桔抗作用,即硒降低了低浓度镉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硒和高价硒(Se6+)比低浓度硒和低价硒(Se4+)表现明显;中浓度(10mg·L-1)镉和高浓度(50mg·L-1)镉浓度下,低浓度(0.5mg·L-1)Se4+表现出拮抗作用,即硒减轻了镉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而其他组合处理都表现出协同抑制的效应,即加重了镉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不同价态硒相比,Se4+表现出更强的缓解镉毒害的能力,并且这种现象在中、高镉浓度下表现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土培与水培相结合方式,以油菜为样本,用亚硒酸钠以质量浓度为9、12、15、18、21、24mg/L的硒对照7个处理补硒,研究了硒对油菜苗期根系生长及还原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硒处理都比对照能保持根系的生长活力,在补硒质量浓度小于9mg/L处理时,能提高根冠比;补硒质量浓度小于15mg/L范围内,随补硒的质量浓度增加,根系的生物量亦增加;在补硒质量浓度小于21mg/L时,根系的还原活力随硒的质量浓度上升而增加;而高质量浓度的硒处理根系的还原活力降低、根冠比下降、根系的生物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盆栽土培,以亚硒酸钠的形式供给不同水平的硒,研究了硒对大豆苗期的生物学特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补硒浓度为0~1mg/g时,各项指标的变化均与硒浓度呈正相关,超过1mg/g后则反向变化;但在10mg/g以下,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未施硒的.  相似文献   

14.
硒的生物循环及含硒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硒的生物循环和含硒活性物质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从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主要是细胞核、囊状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变化检测了 Cu2 、Zn2 、Se4 、Cd2 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作用 .其中 ,Cd2 对细胞核、囊状体的破坏严重 ,核膜破裂 ,核质均质化 .囊状体膜破碎 ,囊状体断裂甚至溶解 ,细胞内许多结构破坏而出现空洞 .其次为 Zn2 ,它对囊状体的破坏与 Cd2 相似 ,但线粒体外膜破裂 ,内嵴溶解消失而成空泡状 .Cu2 对细胞壁破坏严重 ,对囊状体和线粒体破坏与 Zn2 相似 .Se4 的毒性相对较小 ,但有些细胞核膜呈泡状外突并破裂 .  相似文献   

16.
Se酵母中可溶态Se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富硒酵母在各种不同介质中可溶性硒的形态分析,考察其生物有效性.实验表明:常温下。在水环境和生理体液环境下更有利于人体对可溶态硒的吸收,且温度的变化除了水环境下影响复杂外,在其他介质中无明显影响.酵母中大部分硒是以硒蛋白和硒多糖的形式存在,生物利用率高,是无毒、天然、安全的补硒食品。  相似文献   

17.
以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Cu2+、Cd2+和Se4+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并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毒性相加指数法对其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单一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2+、Cd2+和Se4+对大型溞的毒性大小为:Cu2+>Cd2+>Se4+。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2+、Cd2+和Se4+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比较复杂,在两两共存或三者共存时,随着浓度配比方式的不同,联合毒性效应发生变化,显示出一定的复杂性。值得注意的是,Cu2+Cd2+在毒性1∶1配比时,联合毒性效应随暴露时间的延长由拮抗作用转变为协同作用,与其他几种联合方式相比,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Bi,Se,Te在缺陷(单空位,B掺杂和N掺杂)石墨烯上的吸附结构及电子和磁性质.研究表明:在能量稳定的Bi(Se)/石墨烯吸附体系中,Bi吸附诱导产生磁性;在空位缺陷石墨烯上的吸附会改变费米能级处态密度分布,影响体系的导电性质;在B(N)掺杂吸附体系中,B比N对吸附原子的影响大;除Se在B掺杂石墨烯上吸附外,Bi,Se,Te在其它n/p型掺杂吸附体系中均显示磁性.缺陷增强了Bi,Se,Te与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吸附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电荷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