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粤港澳大湾区由于内部科技要素分布不均,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协同尚未有效构建,区域内部创新资源配置差距大且同质性强,导致大湾区内的科技协同创新程度较低.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科技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及排名进行分析,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九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对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构建了珠三角九市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新增"创新效益"指标测算创新绩效,运用熵值法对2019年珠三角九市城市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将珠三角九市城市创新能力分为3个梯队,并得出城市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显著相关、相互影响,创新成果产出与创新效益两者之间因果关联不强,珠三角九市城市创新成果转化利用有待提升的结论.基于此,文章提出建立珠三角九市城市创新协同机制,营造创新环境;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强化城市间创新发展要素支撑;积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益等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珠三角九市城市创新能力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科技创新水平深刻影响城市群的升级发展。珠三角城市群,即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作为国家最高层级城市群及粤港澳大湾区主阵地,其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尤为重要,而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具有支撑和促进作用,故以珠三角城市群的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07—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果。结果显示,企业RD投入、财政科技支出、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果依次递减,而金融机构贷款会抑制科技创新。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强基础研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举措。本研究系统梳理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导向,从创新主体、支撑平台、科技资源、科研环境及成果产出等维度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发展现状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的创新主体持续壮大、支撑平台布局加快、科技资源投入强化、科研环境不断完善、成果产出显著增多,但仍存在基础研究主体大而不强、科技人力资源质量不高、经费投入低于国际水平、科研成果产出质量不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加强基础研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目标要求,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共建创新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对标全球知名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仍然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深度协同创新不够、一流科技企业数量不多等问题。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构建创新型企业梯队、推动科金产融合、集聚天下英才、打造开放创新环境等,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澳门回归20年来创新科技发展的概况,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澳门的创新科技能力在全球城市体系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排名。研究发现,澳门的创新科技发展在国际和区域的位次仍有较大上升空间,问题的焦点在于科技产业化不足,主要源于科研平台成果转化功能欠缺、具有创新的企业主体缺位、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偏低、缺少科技管理职能的专职机构。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围绕创新科技定位、科研平台功能强化、科研人才培养和引进、以金融市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设立科技创新局统筹创新科技和产业化发展、拓展创新科技领域等,提出了促进澳门创新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测度 ——以珠三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珠三角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协同发展,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珠三角9市2014—2018年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运用Malmquist指数进一步评估效率的动态变化,并就资源整合提出建议. 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2)工业污染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珠三角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总体较高, 其中深圳市领跑,江门、肇庆市居后;(4)由Malmquist指数分解来看,技术进步是决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研究利用2010—2014年的数据,构建科技创新资源评价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资源分布进行综合评价,对其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资源排名由高到低分4个层次;从时间变化来看,深圳逐渐超越广州成为科技创新资源存量最多的地区,佛山在2014年超越香港,肇庆的科技创新资源在2013年开始下降,其余城市的排名基本不变或小幅波动;从空间来看,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以广州-深圳-香港为轴线向外扩散,形成了一条创新走廊;但高存量地区对于周边地区带动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9.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人口增长迅速、城市扩张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基于长时序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夜间灯光数据,通过构建城市扩张热点指数、扩张动态指数、综合扩张指数及结合现有的扩张指数探究近30 a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时空扩张的特征.结果表明:1998-2008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热点扩张最显著的时期,热点、次热点的分布范围分别占城市群总面积的9.59%、22.17%;1988-1998、1998-2008、2008-2018年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扩张强度分别为0.22%、0.38%、0.29%,扩张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扩张的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广州、佛山、东莞、深圳4个城市;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综合扩张速度表现出一定的梯度等级分布,近20 a的城市综合扩张协调度呈上升的趋势,综合扩张的标准差由1998-2008年的0.061下降到2008-2018年的0.045.研究结果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的景观设计、土地优化提供决策支持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把握当前城市群发展的特点与方向,掌握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扩张机制,选择中国南北两地最具代表性的京津冀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2017年的建设用地数据,借助城市扩张速率、城市扩张强度、城市扩张差异指数和景观扩张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两大城市群近30年间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其差异,并结合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两大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进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而粤港澳大湾区则进入城市扩张的成熟期,且大湾区内部的发展速度要优于京津冀城市群:(1)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用地的增加面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3倍多,但其建设用地的扩张速率和扩张强度均小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即扩张进程总体上慢于粤港澳大湾区。(2)两大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用地的扩张速率和扩张强度在1988—2007年间均明显高于京津冀城市群的,但从2008年开始均低于京津冀城市群的,且差距不断扩大;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用地呈多中心环状放射性扩张,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用地则由点状扩张转为面状发展。(3)两大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扩张过程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京津翼城市群的建设用地扩张速度由高至低依次为南部、东北部、中部,粤港澳大湾区东岸的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快于西岸的。(4)两大城市群的新增建设用地斑块均以边缘式扩张和填充式扩张为主,飞地式扩张的数量占比逐渐降低,扩张格局不断从扩散走向集聚,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用地扩张的集聚水平更高。(5)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受常住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而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紧紧把握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主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对构建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大湾区三地的制度性差异、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缺乏完善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等原因,成为制约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瓶颈。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转型升级阶段,需要加强理念、机制和主体方面协同,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湾区建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引领极,城镇化进程对其景观格局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因此,探究该区域景观格局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关系,对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Fragstats 4.2软件与InVEST模型,探讨粤港澳大湾区2000-2015年间的景观格局(类型水平: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指数(LPI)、最短欧式距离(ENN_MN),景观水平: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蔓延度指数(CONTAG)、斑块密度(PD)、聚合度指数(AI))和生态系统服务(碳储量、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变化,并进行景观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破碎化程度加深,景观的空间异质性不断增强;受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2000-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碳储量呈上升趋势,而土壤保持能力与生境质量则呈下降趋势,各生态系统服务在空间上存在异质性;林地、耕地与建设用地的变化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影响较大,故适当优化3种景观之间的用地结构是区域生态保护及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总结三大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及其他典型湾区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在技术、政策和监管等方面的经验, 归纳粤港澳大湾区典型红树林群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现状,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各种污染物对红树林湿地的污染情况, 并结合大湾区未来发展规划, 对其红树林湿地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1) 恢复、重建红树林; 2) 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3) 加强管理、宣传和科普教育; 4) 加强科学、科技研究以及科学保护; 5) 建立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 加强大湾区联动合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数据,分析2006—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计算社会经济因素与珠三角、香港和澳门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内SO2、NO2和PM10年平均浓度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月平均浓度呈U形变化趋势;O3年平均浓度呈上升趋势,月际变化呈M形趋势;工业、能源消耗、人口、机动车数量和环境管理政策是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强化联合防控,严格管控工业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强车辆管制,是持续改善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客观科学地重构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十分必要.基于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要求,构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信息熵权法及PROMETHEEⅡ测算法对环杭州湾和粤港澳两大湾区及其所辖18个城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表明:(1)2018年环杭州湾大湾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竞争力优于粤港澳大湾区;(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两级分化明显,湾区城市群旅游产业尚未形成明显的共享互赢湾区优势;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差距较小,一体化发展轨迹明显,但缺乏强势有力的吸引及带动优势,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共建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高地;(3)两大湾区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表明,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应摒弃只注重规模效应、投资驱动的产业成效评价模式,只有积极寻求产业结构调整、新业态培育、技术创新以及科技赋能等转型升级渠道,才能真正达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规划建设北部都会区,是香港发展战略重大调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论述了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的背景与意义,分析了香港北部都会区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影响,剖析了其在产业空间、土地制度、发展模式、要素跨境、粤港深港合作机制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从国家、湾区和香港3个层面提出了推进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非遗项目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图表法以及GIS空间分析工具对粤港澳大湾区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整体空间分布呈首位型、集聚型分布,集中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平原河网地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以城市交界处为核心,沿着珠江口东西两侧呈组团状扩散,形成港澳、内湾区域和外湾区域等3个非遗文化分布空间.最后文章提出港澳地区应注重"家国认同"意识培养,促进三地政府、民间和学术机构在非遗文化申报传承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内湾区域应发挥广州作为文化首位型城市的带动效应,发挥"广佛""深莞"等城市群在经济文化和信息技术上的空间溢出优势,重视城乡基层社群在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方面的作用;外湾区域应借广佛肇、深莞惠等同城化发展契机,加大对当地非遗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宣传申报工作,做好生态文化旅游的品牌建设,实现从通道城市向文化中心城市转变.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城市科技创新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以1995—2006年时间序列数据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上海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上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增长迅速,但城市创新支撑能力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南沙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现状分析,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南沙自身优势,依托国际和粤港澳合作,整合利用国内外科技创新和智慧资源,率先加快物联网等智慧技术研发和智慧产业发展,利用物联网等智慧技术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进行智慧化改造,把南沙新区及滨海新城建成服务粤港澳、辐射全国和影响亚太的“智慧城市”先行区,引领“智慧广州”示范区。提出加强南沙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杭州科技》2008,(1):49-50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目标三主线”和“创业创新、联网成片、三线并进、品质为先”的总思路,按照培育“四个一批”的要求,依托两个基地(科技经济园、丁桥工业区块),突出三个重点(深化科技强区、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坚持“四位一体”(创新环境、人才、平台、项目),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注重“三科”(科技园区、科技商贸、科技楼宇)建设,认真实施“五专项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