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是由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数学施普林格丛书》的第36卷。Gersgorin圆定理是线性代数中非常有名的理论,它是基于俄罗斯数学家S.Gersgorin 1931年写下的一篇论文。Gersgorin理论的优点是简明性激起了这个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本书研究了Gersgorin的原创性结果及其扩展,目的是给出有关这个课题的各个方面细致及最新的论述,例如Gassini和Brualdi双纽线的Brauer卵形线及它们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校进行了一天的新课改培训,晚上回家做饭时满脑子还是转悠在“课改”两个字里。五岁的儿子吵着想吃烙饼,我只好在客厅和面,擀了几张圆圆的饼。当一切准备好以后,我把油倒进了锅里。回头去客厅取饼时,却见儿子在那儿笑嘻嘻地正赏识他的杰作——他把我擀成的圆圆的饼用刀划成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真是“百花齐放”。天真的儿子还自豪地对我说:“妈妈,妈妈,你快看我划的饼多好看呀!”我当时就来气了,  相似文献   

3.
《少儿科技》2010,(7):35-35
体育与科学的联系似乎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6月11日,如火如荼的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打响。然而,如果没有英国体育科学家为本届世界杯开发的超级足球,32支顶级球队的众多足球明星似乎就很难为大家奉献上如此精彩的比赛。  相似文献   

4.
设第1类有m1个元素,第2类有m2个元素,…,第n类有mn个元素.将这些元素进行排列,且同类元素不相邻,利用多项式反演公式求出不同的线排列与圆排列个数,进一步给出同类元素中有相同以及不同情形下的线排列数与圆排列数的计数公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磨削精度研究工作阶段性的研究试验报告,整个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比较了磨削过程中工艺系统刚度(动态)和静刚度的特点。提出了砂轮主轴及轴承在磨削过程中刚度测定方法和试验结果。分析工件及前后顶尖系统的动态和静态刚度,并提出在静测定中应以第一次加载时的刚度值作为工件系统刚度值的概念。根据实验结果作出了二台机床的刚度平衡。第二部分分析讨论了机床和工件的温度变形对磨削过程及刚度测定值的影响。第三部分对磨削时真圆度误差产生原因作了初步研究,提出一些实验数据并提出初步结论。文中还对试验的基本设备作了论述,特别是对准确地测量磨削力和精密位移的非接触测量——气动测量,作了专门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统编教材高中《平面解析几何》(必修)26节在学习与研究圆的一般方程当D2+E2-4F=0,则方程(1)表示为该式在几何上仅表示一个点(D/2,E/2)。我们不妨把(2)叫做点圆(一般不被老师与学生重视,应用较少)。在解析几何题借助点图解某些问题时,往往借助点圆即可迎刃而解,请看下面三例:例1已知一圆与直线切于点,且经过点Q(m2,n2),求此圆方程。解把点看成点圆,设其方程为表示和直线的圆系,由于所求圆过Q,把代入圆系方程,可得而得所求圆方程为(x例2已知圆的方程是,求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以平面解析几何》P.62例3…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课堂教学主要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类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兼顾知识内容、方法程序和应用探索等环节,探讨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综合策略,提出了构筑课堂教学关系圆的理念,将课堂教学诸多关系构筑一个多边形,多边形的边越多,意味着课堂关系分析和处理得细致均衡,就会越接近圆形,也就越容易前行,越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和教育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布什1990年提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但其谈判在2003年陷入了僵局。在今年11月于阿根廷举行的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美国力图重新激活这个进程,但事与愿违。美洲自由贸易区作为本次首脑会议的核心议题,好像倒是起到了激活反对者抗议、分裂美洲大陆并分化拉美国家内部阵营的作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之严重,使本届首脑会议成为有史以来首次未在闭幕会上通过最后文件就结束的首脑会议。有人说,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将成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坟墓,话虽说得有些过份,但各怀心思的34个成员间的斗争、矛盾和分歧的确不能在朝夕之间得以…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什么,怎么教?教学的起点在哪?这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从认知起点出发明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让他们体验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从而自我建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方法.而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所以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认知主体,遵循认知规律,把发现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赞赏和鼓励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展示知识的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等新的理念。新教材就是围绕这些理念进行改编的,新课本在继承旧课本优点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留出充分的活动空间,改变教学方法和备课方式,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文章以直线和圆方程为例作教学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继续关于亚纯函数的单充满圆一文的研究,证明了亚纯函数的单充满圆存在性(?)理,应用它可以把庄圻泰著的亚纯函数的奇异方向一书的第五章全都定理和系理变成单级极点的情况,无穷级情况易由voliron角域不等式得到,我们仅就有穷正级、零级情况讨论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li folia)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对红壤土中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以轻度胁迫处理最高,此后随着胁迫梯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胁迫处理第30天不同胁迫处理间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存在显性差异.土壤细菌和固氮菌在胁迫处理第15天时其随胁迫梯度的变化规律同土壤真菌和放线菌相似;但胁迫处理第30天两均随胁迫梯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土壤固氮菌数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这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的变化规律相反.说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比固氮菌更容易适应干旱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对红壤土中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以轻度胁迫处理最高,此后随着胁迫梯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胁迫处理第30天不同胁迫处理间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细菌和固氮菌在胁迫处理第15天时其随胁迫梯度的变化规律同土壤真菌和放线菌相似;但胁迫处理第30天两者均随胁迫梯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土壤固氮菌数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这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的变化规律相反,说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比固氮菌更容易适应干旱条件.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能减小循环圆宽度的轿车液力变矩器设计方法。根据一元束流理论,证明适当减小循环圆宽度,对液力变矩器输出特性影响不大;分析循环圆传统设计方法,发现第1、第3段圆弧半径的经验公式不合理是导致轴向尺寸过大的根本原因;通过国外成熟产品循环圆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经验公式,并最终建立了轿车液力变矩器循环圆的改进设计方法。运用该方法对某轿车液力变矩器进行改进设计,结果表明:在保证输出特性基本不变的同时,循环圆宽度减小26%,说明改进方法更能满足轿车用液力变矩器扁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2,(Z1)
自1986年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诞生105年后,东方文明古国的首都北京赢得了奥运会的主办权,并第一个提出了“科技奥运”的口号,充满自信地向世界表达出——2008年,中国人民有信心举办一届赋有高科技含量的奥运会。当2000年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来北京考察时,北京市市长、北京奥申委主席刘淇承诺,运用当代的高新技术办一次“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并且申明,奥运会要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而北京的思路是要办一次对环境有很大促进的奥运会。事实上,“科技奥运”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它所强调的是让高新科技渗透到奥运会的每一个环节。北京的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定义了单位圆内无穷级亚纯函数的充满圆序列。然后证明了它在Borcl点附近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把新课程的理念预设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精心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能有序展开,促进课堂有效生成。下面以《圆的认识》为例谈谈如何预设与些许感悟。  相似文献   

18.
严重弥散性粪类圆线虫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20岁,从事农业生产.患者怀孕24周时因其他原因到县医院妇产科行中期引产,住院3d后顺利引产.但引产后第3d开始发热,腹泻、头晕,治疗5d后出院.出院后,回当地卫生所治疗.  相似文献   

19.
这里讨论的是,对于各向同性且小变形的弹性体的平面应力状态,通过广义虎克定律把应变圆与应力圆直接联系起来。得到的结论是,只要把应变圆的纵坐标轴作适当平移,同时采用新的比例尺系数,便可把移轴后的应变圆直接读为应力圆。  相似文献   

20.
"圆"作为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之一,在视觉艺术领域的运用范围极其广泛。"圆"所展现出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圆"完整、均衡、对称,有丰富的形式美感;第二,在视觉艺术领域,"圆"作为技巧的展示、审美的坐标,在视觉艺术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构成意蕴;第三,"圆"有中心且对称,有极强的规范性,优美的外观下蕴藏着科学理性的态度,决定了"圆"在视觉艺术创作中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