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测定了海南坡鹿32项生理生化正常值.结果表明,除在成、幼鹿之间,体温、呼吸、脉搏、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蛋白、碱性磷酸酶、血清钙、血清纳差异极显著(P<0.01),球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差异显著(P<0.05);在成年公、母鹿之间,除红细胞平均体积差异极显著(P<0.01),红细胞压积容量、血清钙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测定项目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血铅、镉、铜、锌、钙、镁、铁浓度与血细胞参数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血球计数仪分别对门诊健康体检小儿297人进行金属元素浓度测定与血细胞计数,并以SPSS11.5统计软件对金属元素浓度与红细胞(RBC)、WBC(白细胞)、血小板(PLT)等常项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外周WBC、PLT受血镁、血铁浓度影响大;RBC受血锌,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受血钙与血铁,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受血锌、血钙和血铁,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受血锌和血铁,淋巴细胞比率(L%)、中间细胞比率(M%)和PLT受血镉浓度影响大;偏回归系数经检验有显著性意义。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小儿血铅浓度与血镉浓度、血钙浓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大,分别为0.28、-0.13,钙浓度与铁浓度相关系数为-0.28,P值均小于0.05。结论小儿外周血液RBC、Hb、PLT数量的波动与血液中金属元素间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浓度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名大学女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健美操训练实验,在实验前后测试其血液7项生化指标,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证实,经过三个月有规律的健美操训练,受试者血红蛋白(Hb)含量较实验前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01),红细胞SOD活性有显著性提高(p<0.05),20分钟练习后血乳酸(BLA)水平较实验前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睾酮(T)水平有显著性上升(p<0.05),皮质醇(C)有一定下降,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健美操锻炼对大学女生血液生化指标有良好的影响,可以作为大学女生健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研究其对大鼠生长及抗疲劳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大豆黄酮组大鼠平均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表明大豆黄酮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疲劳应激对照组大鼠血清GSH-Px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血糖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胰岛素水平有所升高而IL-2水平有所降低,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疲劳应激对照组相比,大豆黄酮疲劳应激组GSH-Px活性极显著上升(P〈0.01),血糖含量显著上升(P〈0.05),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P〈0.05),MDA含量有所下降,IL-2水平有所上升,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机体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豆磷脂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大豆磷脂的降血脂作用,大鼠在食用高脂饲料的同时灌服大豆磷脂0.75g.kg^-1.d^-1-3.00g.kg^-1.d^-1,并于实验前,实验15d和21d时分别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结果表明,大鼠在食用高脂饲料的同时,灌服大豆磷脂3.00g.kg^-1.d^-115d时,血清HDL-C浓度显著升高(P<0.05),LDL-C浓度显著降低(P<0.05);21d时,0.75g.kg^-1.d^-1-3.00g.kg^-1.d^-1大豆磷脂均能使血清TC浓度降低(P<0.05),降幅28.8%-49.6%,说明大豆磷脂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H、F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未合并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血清G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皮质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合并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血清GH、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01),两组糖尿病组间血清GH、F水平亦有显著差异(P<0.001、P<0.05)。  相似文献   

7.
采用四氯化碳(CCl4)对大鼠染毒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CCl4,不同的染毒时间致大鼠急性染毒和慢性染毒,以血清甘腿酸(sGG)含量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sGPT)测定做为肝脏早期损害指标,用肝脏病理学检查观察肝组织损害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急慢性染毒组sCG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增高幅度急性组为2.79倍,慢性染毒组为3.9倍,另外,急性染毒组sCG含量及sGPT活性均明显低于慢性染毒组(P<0.05),实验证明,CCl4浓度致使大鼠肝脏的损坏程度不如染毒时间长短密切。另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肝脏组织的破坏程度与染毒剂量不明显,与染毒时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基因工程B6;129-Gt(ROSA)26Sor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测定仪能分别对5~6周雄性、6~7周雌性ROSA小鼠的血液常规及生化值进行测定。结果ROSA雄雌小鼠血常规比较,中性粒细胞百分率(GR)、中性粒细胞计数(GR#)、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积(Ht)、血红蛋白(Hb)、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之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血液生化值雄雌小鼠比较,血肌酐(Cre)间差异显著(P〈0.05),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该小鼠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值在雄雌间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探讨束缚浸水应激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影响.采用大鼠束缚浸水应激模型,观察大鼠束缚浸水、切断迷走神经、阿托品和酚妥拉明对白细胞数量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束缚浸水应激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数目显著减少(P〈0.05);与不切断迷走神经相比,切断迷走神经组中自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显著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数目非常显著减少(P〈0.01);与束缚浸水应激相比,注射阿托品组中,各免疫细胞数目无明显差异;注射酚妥拉明大鼠淋巴细胞显著减少(P〈0.05),白细胞数量虽然升高,但不明显.束缚浸水应激能显著降低外周血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数目,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参与了束缚浸水应激过程,且可能影响免疫细胞的数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择短链氯化石蜡含量不同的两种氯化石蜡产品(CPsⅠ,38.22%和CPsⅡ,0.08%)作为模式化合物,比较它们经口连续灌胃暴露14d后对SD雄性大鼠的影响,借以探讨短链氯化石蜡是否存在特殊的毒性效应。方法:CPsⅠ和CPsⅡ的暴露浓度分别为lO、50、100mg/kg(CPsI)和100mg/kg(CPsⅡ)。结果:两种氯化石蜡产品暴露后,对大鼠的摄食、体重无明显影响。CPsⅠ和CPsⅡ急性暴露,均可造成大鼠的肝脏中肝细胞肿胀、水样变性及胞质疏散;肾脏中肾小管肿胀,肾小球萎缩、肾小球玻璃样变;肺部中肺泡隔增厚,炎症细胞浸润等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氯化石蜡急性暴露对SD雄性大鼠所产生的毒性效应,与样品中短链氯化石蜡的含量并无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不同饲养周期和不同性别的 SPF 级 SD 大鼠与 Wistar 大鼠的部分生理及生化指标的生物学差异,建立不同品系及不同饲养周期大鼠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方法 5 ~ 6 周龄 SPF 级 SD 大鼠与Wistar 大鼠各 300 只,雌雄各半,饲养于屏障环境中,随机分为饲养 4 周组、12 周组及 24 周组,并饲养相应的周数。用全自动血细胞和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检测。 结果 SD 大鼠在 12 周组雌鼠和 24 周组雌、雄鼠的白细胞计数( WBC)总数显著高于 4 周组大鼠( P<0. 01) ,12 周组雄鼠的 WBC 总数高于 4 周组大鼠(P<0. 05),4 周组和 12 周组的雌鼠 WBC总数低于雄鼠( P < 0. 05)。 不同饲养周期和性别的 Wistar 大鼠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 05)。 SD 大鼠 4 周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显著高于 12 周组及 24 周组(P<0. 01),且 4 周组雌鼠 ALP 低于雄鼠(P<0. 05),12 周组和 24 周组雌鼠 ALP 显著低于雄鼠(P<0. 01);12 周组和 24 周组 SD 大鼠的甘油三酯( TG)均高于 4 周组(P<0. 05)。 Wistar 雌性大鼠 12 周组和 24 周组雌、雄鼠的 ALP 均显著高于 4 周组( P< 0. 01),12 周组雄鼠ALP 高于 4 周组(P<0. 05)。 4 周组和 24 周组 Wistar 雌鼠 ALP 显著高于雄鼠( P<0. 01),12 周组雌鼠 ALP 高于雄鼠(P<0. 05)。 结论 不同饲养周期、不同性别及不同品系的 SPF 级大鼠,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沙漠干热环境下不同程度中暑大鼠血常规及肠黏膜的病理学变化。方法将SPF 级SD 雄性大鼠48 只,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 NC 组) 、轻度中暑组( LHS 组) 、中度中暑组( MHS 组) 、重度中暑组( SHS 组) 。置于“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模拟的沙漠干热环境温度( 41 ± 0. 5) ℃,湿度( 10 ± 2) % RH,禁食禁水。分别于( 50 ± 5) min、( 100 ± 5) min、( 150 ± 5) min 造成大鼠轻、中、重度中暑模型后,立即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深度麻醉处死,留取静脉血及回、结肠组织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测和病理学观察评分。结果大鼠随中暑程度的加深,白细胞数逐渐增加,SHS 组白细胞数较其它各组增加明显( P < 0. 05) ; 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MHS 组较NC 组、LHS 组增加明显,SHS 组较其它各组增加明显( P < 0. 05) ; MHS 组血小板数较NC 组、SHS 组增加明显( P < 0. 05) 。MHS 组、SHS 组回肠和结肠病理学损伤评分随中暑程度的加深显著增加( P < 0. 05) ; MHS 组、SHS 组内回肠病理学损伤评分高于结肠( P < 0. 05) 。结论沙漠干热环境造成中暑大鼠白细胞数、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升高,血小板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肠黏膜病理学变化随中暑程度的加深而进行性加重,其中回肠较结肠病理学损伤更为严重,提示预防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对小肠黏膜的保护尤为重要,而血小板数降低可能是反应重度中暑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烟雾染毒的改良方法对小鼠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在普通烟雾染毒方法的基础上,改进制作一种可向染毒箱底部通入空气以增加氧气量,并能同时监测温度的染毒装置。将实验对象昆明系小鼠分为对照组(在普通染毒装置中,不染毒),染毒1组(普通染毒方法),染毒2组(改进的染毒方法)进行实验,应用统计软件SPSS20. 0分析比较各组之间小鼠的生存率、染毒装置内氧浓度以及总悬浮颗粒浓度变化。结果 共选取160只昆明系小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0只,染毒1组60只,染毒2组60只,均雌雄各半。实验结果发现,染毒2组小鼠的存活率显著高于染毒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 647 P=0. 02<0. 05),染毒1组装置内的氧浓度明显低于染毒2组氧浓度,且染毒2组装置内的氧浓度波动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 260,P=0. 045<0. 05)。染毒1组和染毒2组装置内的TSP浓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改进的烟雾染毒装置不影响毒物的剂量和染毒过程。结论 改良的烟雾染毒装置会使实验动物在非药物因素作用下的死亡率降低,且不影响实验染毒过程。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2):125-128
选取6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Bruce跑台测试方案进行递增负荷有氧能力测试,揭示有氧能力测试值与运动员公路自行车训练成绩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有氧指标测试结果中,最大摄氧量(O_(2max))与自行车运动员骑行成绩(时间)呈高度负相关(R=-0.91,P<0.05),推测O_(2max)的回归方程为^y1=-37.186X+9 292(P<0.05);相对O_(2max)与自行车运动员骑行成绩(时间)呈高度负相关(R=-0.94,P<0.01),推测相对O_(2max)的回归方程为^y2=-0.732 6X+164.7(P<0.01).因此建议在训练中通过回归方程对运动员有氧能力及运动能力进行预测,有利于在训练、选材、技战术制定等方面做出快速、有效判断,进而促进公路自行车项目训练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 Protectin DX (保护素 DX,PDX)对老年大鼠肺叶切除术后肺损伤相关炎性介质及氧化因子 的调控及保护作用。 方法 将 30 只 SPF 级健康的老年雄性 SD 大鼠(10 月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n = 10) 、手术组 ( n = 10) 、PDX 处理组( n = 10) 。 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在造模 1 h 后腹腔注射 300 μL 生理盐水,PDX 处理组于造模 1 h 后腹腔注射 300 μL PDX(500 ng) 。 将所有大鼠于造模 24 h 后采用过度麻醉的方法处死,收集标本。 采用 HE 染色观察各组肺标本病理形态变化,评价各组大鼠肺标本的干湿质量比( W / D) ;检测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及相 关炎症因子的含量;检测肺组织中 MDA、ROS、SOD 的含量以及 HO-1、核因子 NF-κB 的蛋白表达量。 结果 假手术 组肺组织结构清晰,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手术组老年大鼠肺组织结构紊乱,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PDX 处理组大 鼠肺组织结构不清晰,存在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 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手术组老年大鼠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 W / D 显著增高( P<0. 01) ,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及 IL-1β、IL-6 和 TNF-α 含量明显增加( P< 0. 01) ,肺组织中 MDA、ROS 含量及 NF-κB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SOD 活性及 HO-1 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P< 0. 05) 。 与手术组相比较,PDX 处理组 老年大鼠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 W / D 显著降低( P<0. 01) ,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及 IL-1β、IL-6 和 TNF-α 含量明显 下降( P<0. 01) ,肺组织中 MDA、ROS 含量及 NF-κB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SOD 活性及 HO-1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P < 0. 05) 。 结论 PDX 能够明显减低老年大鼠肺叶切除术后的肺损伤程度,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肺组织中 HO-1、 NF-κB 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肺部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比较初进高原(1周之内)的汉族与高原世居藏族的血常规18项指标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研究低氧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尤其是低氧对机体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指尖采血的方法,利用Sysmax的Poch100i型血液自动分析仪(日本产)进行血常规18项指标的检测;使用水银血压测量仪进行静息状态下右上肢肱动脉血压的测定;测定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使用NP-40型血氧饱和度测定仪(日本)检测血氧饱和度。采集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均小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而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与世居高原的藏族无差别(P〉0.05);②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而血氧饱和度却低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结论: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在红细胞系统指标(HGB、HCT、MCH、MCHC)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与世居高原的藏族青年存在明显差异。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阐明汉族在高原习服过程中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和变化规律,为更好地了解高原习服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黄牡丹汤组方( RPDP) 对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 模型大鼠 胰腺腺泡细胞外分泌功 能和腺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FI) 的影响。方法 SD 大鼠灌胃 RPDP 以制备大黄牡丹汤组方含药血清( RPDP-S) ; SD 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 AP 模型组,分离胰腺腺泡细胞并与 RPDP-S 共同孵育,测定腺泡细胞淀粉酶分泌水平和 FI 变化。结果 AP 模型大鼠腺泡细胞分泌淀粉酶水平较假手术组显 著升高( P < 0. 05) ,经 RPDP-S 处理的 AP 模 型大鼠腺泡细胞分泌淀粉酶水平显著降低( P < 0. 05) ; FI 随 AP 模型病程延长而升高( P < 0. 05) ,RPDP-S 可抑制 AP 模型大鼠腺泡细胞内 FI 升高( P < 0. 05) 。结论 RPDP 通能抑制 AP 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的外分泌功能,抑制腺 泡细胞内钙离子的升高,降低腺泡细胞内 FI 超载。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观察糖尿病( DM) 对脓毒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饮食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 STZ) 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 建立脓毒症模型。留取心脏组织和全血标本,ELISA 检测炎症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观察心脏组织糖原染色。结果( 1) 糖尿病模型: 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减轻的典型“三多一少”症状,血糖和体质量显著升高( P < 0. 001) ; 心肌糖原染色结果显示: 正常大鼠心肌细胞核染色,间质细胞及血管无染色; 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微血管均染色且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细胞核明显深染。( 2) 糖尿病基础上的脓毒症模型,造模后大鼠出现异常的行为活动和精神状态; Normal-CLP 组血清TNF-α 值显著高于Normal-Control 组( P < 0. 01) ,明显高于Normal-Sham 组( P < 0. 05) 。DM-CLP 组血清TNF-α 值显著高于DM-Control 组( P < 0. 01) ,明显高于DM-Sham 组( P < 0. 05) ; Normal-CLP 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Normal-Control 组和Normal-Sham 组( P < 0. 01) ,DM-CLP 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DM-Control 组和DM-Sham 组( P < 0. 01) 。结论正常大鼠和DM 大鼠对脓毒症的炎症反应是不一致的,这可能与正常大鼠和DM 大鼠体内免疫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压力负荷型慢性心衰大鼠心电图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30 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S 组) 、心衰组( HF 组) 、红景天苷组( SAL 组) ,每组10 只大鼠。HF 组、SAL 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模型,S 组只穿线不缩窄。SAL 组术后12 周给予红景天苷皮下注射, 60 mg /kg·d,共30 d。假手术组和心衰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给药30 d 后,Ⅱ导联心电图检测肢体导联并统计分析数据。将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抽血离心后取血清,按试剂盒方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B 型钠尿肽( BNP) 、丙二醛( MDA) 。结果术后12 周,心电图检测显示几个特点: SAL 组和HF 组比较: 1) 心率和P 波振幅有明显降低( P < 0. 05) ; 2) R 波振幅明显减小( P < 0. 05) ; 3) 心电图的J 点位移明显降低( P < 0. 05) ,而ST 高度则明显抬高( P < 0. 05) 。血清酶的检测结果发现,和心衰组相比,SAL 组大鼠血清中的SOD 值明显增加( P < 0. 05) ,BNP 值则明显降低( P < 0. 05) 。结论 红景天苷可以改善心衰大鼠的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