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地球化学背景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利用地壳元素分布特征与动植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指导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借助已有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揭示岩石、土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经济作物、地方病之间的关系,寻求内在规律,圈定关系区、建立相关数据库信息系统。结果中国地方病的分布与基岩出露程度、地表剥蚀程度、森林发育状况、相关元素的运移富集等因素密切相关;特色经济作物与岩石、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利用动植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与地壳元素分布特征间的关系及其相关信息库,可指导经济作物的开发、预防地方病的发生,促进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清水河地区地质特征及其地球物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层地质特征与其地球物理响应之间关系的研究是长期困扰地质学者的一个大难题。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进行了清水河地区地质研究,查明了该地区的地层、地质构造和多年冻土层地下水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对比研究了地质特征的地球物理响应;并布置地质钻孔验证了地质特征与地球物理响应之间的对应程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清水河地区地质特征与其地球物理响应之间具有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永丰县三坊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金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坊地区进行了成矿地质条件及金地球化学找矿研究.经野外土壤地球化学系统采样及地表勘查,在该地区发现了土壤地球化学异常,通过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与区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探讨了金异常与地层、构造与隐伏岩体之间的成因关系,圈定了异常区段(块)与土壤金异常,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新生代第三系广泛分布的咸化湖相盆地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环境意义,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新生界咸化湖相地层生油岩及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等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咸化湖地层中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既不同于淡水湖相地质中的有机质,又与海相地层中的有机质存在明显的差别。进一步讨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地球化学成因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并对其中部分生物标志物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指相意义作了探讨。通过生物标志物的组合特征和环境地球化学意义分析,初步认为中国新生代第三系咸化湖盆咸化湖泊的形成与海浸作用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化学风化是联系陆地与海洋、流域与湖泊、反演气候及环境的重要纽带.硅酸盐岩化学风化过程中造成的大气CO2净消耗在物质的地球化学循环尤其是地球长期碳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化学风化作用与全球碳循环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化学风化作用与碳循环的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详细阐明了在二者的影响下国内外河流水化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化学风化作用影响的长期碳循环将可能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应用煤岩学、沉积学、煤化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采用植物结构保存指数、凝胶化指数、搬运指数、沼泽类型指数、古盐度指示指标等煤相参数对福建龙永煤田煤中硫的分布规律和地质成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并阐明了煤中硫与成煤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煤中硫的赋存状况与植物类型、水介质特征、水动力条件及覆水深度等成煤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工程地质环境中地球化学作用的多样性及其机理,讨论了利用人工地球化学方法增强岩(土)体强度和降低岩(土)体渗透性的可行性,认为工程地球化学在保护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等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地方病是一种长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本文以宁夏地甲病与氟中毒为例,从医学化学地理角度探讨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便于认清地方病发生的地理生态系统的外环境机理。研究表明,地方病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使生命元素与有害元素的丰度与标准丰度发生偏离是地方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原因;人类长期生活于该种环境中,从客观上加大了这种偏离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方病主要有地氟病、地甲病和肝癌、鼻咽癌。地甲病和地氟病的主要病因可能分别是氟、碘元素。对与氟、碘元素产生颉颃作用、协同作用的元素的研究是进一步厘定地氟病、地甲病与地球化学环境关系的重要方面。作为流行病的肝癌和鼻咽癌的病因尚未探明,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环境地球化学、医学地质学和多元统计分析等多学科方法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滇东南地区卡林型金矿的大地构造特点和地球化学环境,探讨了金的地球化学性质。研究了金的低温迁移机制、络合迁移机制、金与硅和有机质的关系、总结了金的沉积机制。对于滇东南地区的外围地质找矿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邱贵川 《遵义科技》2006,34(3):31-32
本文介绍了工程地质环境中地球化学作用的多样性及其机理,讨论了利用人工地球化学方法增强岩(土)体强度和降低岩(土)体渗透性的可行性,认为工程地球化学在保护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等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金的地球化学稳定性与活泼性、亲铁性与亲硫性、碱性与酸性的比较,讨论了金的活化、迁移、沉出、富集成矿及元素共生组合等与其地球化学性质的关系。指出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金可在多种地质环境、多种地质作用中成矿。  相似文献   

13.
王伟 《甘肃科技》2014,30(15):33-34
通过对甘肃省岷县大沟寨金矿地质、地球化特征和矿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化探异常与矿体对应关系较好,并且地球化学异常为该区矿化体的存在进行了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大沟寨金矿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前言不同的元素,由于地球化学性质不同,它们在不同的地质体或相同的地质体中,会有着不同的分布型式,就是同一种元素在不同的地质体或相同的地质体中,由于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不同,也会存在不同的分布型式。关于这方面,前人已作过不少工作。研究、归纳和总结这些分布型式,对于矿床之间的对比,有矿地段和无矿地段之间的对比,无疑会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仅就湖南黄金洞金矿元素的分布特征作一初步分析。从中已经可以粗略地看到成矿元素金在不同地段的分布特征,以及金与其他伴生元素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同时还可看出不同元素之间的不同的或相似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铁山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长期的野外调查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和分析数据,从定性、定量上研究铁山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所论证的地球化学特征又恰好与岩体赋存的矿床的时空分布相吻合。从而揭示了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的特征,比较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出地质灾害总是受所在地质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云南ZC金矿矿床及其外围地质背景、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该金矿北部仍存在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分析含金矿化带的蚀变特点,发现金与黄铁矿伴生关系密切。通过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金、汞、锑、砷等多元素伴生关系密切。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方法圈出了多个地球化学异常浓集中心;根据含金破碎带具有明显低阻高极化特点,利用大功率激发极化法对有利部位进行详查,根据激电异常特征,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确定了两个重要异常带,为探矿工程布置提供了物化探依据。最后总结了该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阿吉勒银铅锌多金属矿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和矿化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地质特征的总结,认为阿吉勒银铅锌多金属矿应为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相关的成矿模式,下一步应加强构造叠加部位和激电中梯低阻高极化区的深部。  相似文献   

19.
从地质环境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入手 ,重点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结论指出 :地质环境是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交汇而成的地质空间 ,具有空间性、稳定性、可变性和系统性等特征 ,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栖息地 ;由于人口的剧增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即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形态、破坏了地表的植被、产生了新的地球化学过程、改变着水的循环途径和物质成分、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和使物种减少。认为地质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 ,甚至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因子分析,对河北某地区1:5万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取出6个代表性因子,利用GIS自动绘制了因子得分图,并通过地质背景综合分析,研判了各因子得分图与地质背景的对应关系。依据因子分析,对应地球化学图,结合工作区地质特征及野外调查成果,共圈出45处综合异常,并提出金银矿同类成矿模型。根据找矿靶区划分原则,圈出7个成矿远景区、5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